
山东行(3):古齐都临淄,再次祭拜姜太公祠
题图:在临淄太公广场,崔氏宗亲(自左至右,培杰、一良、力争、广生、汉杰)合影
“二月二,龙抬头。”古齐都临淄的春天似乎来得特别早。淄水河畔,太公广场,游人如织,春意盎然。我们参加崔氏文集编纂座谈会的宗亲利用会议闲暇,来到太公广场散步,领略古齐都的秀丽风光。
淄水沧沧,牛山莽莽
崔一良摄影
利用淄水拦截形成的太公湖风景区,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景区的水文化特色明显。景区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其中水面1.6平方公里,占景区面积的16%。景区内的管仲纪念馆、仿齐国古代门楼、宫殿等建筑,临淄中国古车马博物馆的独特外形构造等,构成了完整丰富的工程景观系统。放眼望去,周围的自然景色巍峨秀丽,牛山、稷山、马莲台等风景区委逦起伏。彰显出鲜明的齐文化特色。
临淄太公广场大鼎前,崔氏宗亲宿光(临沂)、殿祯(滨州)、一良(江苏盐城)、力争(河北石家庄)、广生(淄博)、培杰(枣庄)、汉杰(淄博)合影
我们一行在广场中央的姜太公像及古鼎前留影后,即前往姜太公祠祭拜。姜太公祠于1993年以姜太公衣冠冢为依托而建,总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
在崔氏远祖姜太公祠堂前留影
周文王访贤遇到姜太公,遂请回拜为太师,尊称太公望,周武王继位又尊称师尚父。姜太公辅佐周王朝灭掉殷商,以首功被分封到了齐国。太公治理齐国,采取“因俗简礼和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等政策,注重农、工、商并举,大力发展生产,齐国很快强大起来。其后姜太公又辅佐周公平定纣的儿子武庚的叛乱,为赏太公二次安周之功,周成王赋予姜太公”东至海
,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的专伐大权,成为海岱之间联袂而往朝的大国。
姜太公祠采用传统建筑的中轴对称序列,殿堂庙宇布局洒脱,建筑显得古香古色.在配殿内陈列有姜姓源流考和姜氏宗谱。姜姓是我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在漫长的岁月中,姜姓氏族世代繁衍,不仅分布于中华大地,而且世界各地都有,韩国前总统卢泰愚就是姜姓后裔,曾于2000年前来太公祠寻根访祖。

经考证,出自姜姓的姓氏有103个之多。姜太公封于营丘,支孙以地为氏,其孙季子让国君位于弟叔乙,封于崔邑。这一支以封地为氏,得姓崔氏,奕世蝉联,支庶分居五湖四海,后裔遍于海内外
在崔氏历史文化研究会谱牒馆查阅崔氏族谱
宿光摄于临淄
午后,我与培杰离开临淄,去淄博火车站(张店)候车。我于下午15:22乘高铁G248次列车,于17:22到达古城徐州东。徐州友人接站,晚上与兴朝等友人小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