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孙权后裔聚居地--龙门古镇
2013年10月30日 星期三 晴
龙门古镇,是一个距离富阳县城只有16公里的小镇。村内以独特的明、清古建筑群而闻名,是现今江南地区明清古建筑群中保存较为完整的山乡古镇。剡溪从龙门山上缓缓流下,穿过小镇,潺潺流水从各家各户门前流过。村后的龙门山,海拔1000多米,峰峦重叠,气象万千,为富阳群山之冠。15年前来富阳,就想亲眼看看东吴霸主孙权后裔聚居地的古镇风貌,因时间仓促未能成行。
今天是我们在富阳休养的最后一天,自由活动时间。上午九时,我决定了此心愿,与何海波、孙国友等一起来到孙权后裔聚居地龙门古镇。
东汉名士严子陵曾游龙门,观山势异常,赞叹:“此地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古镇因此得名。古镇现村民7000多人,
90%以上为三国东吴大帝孙权家族的后裔,据家谱记载,从三国时孙权到民国28年(1939年),孙氏已繁衍到65世。龙门古镇,是我国古代宗族聚居形态的典型,随着孙氏家族的繁衍昌炽,逐渐形成了以“厅堂为中心的厅屋组合院落”。
千百年来,经各房一代又一代的建筑,从一个大家庭的聚居地,形成今日的古镇。镇内屋舍房廊相连,长街曲巷连贯相通。伴随着古樟、小桥、溪流与古街,构成了古镇独特的风光。
明代嘉靖年间至清代康乾盛世,龙门孙氏“半列儒林,咸饶富有”,更使老街成为商贾云集、店铺林立之地。其间店铺大多为前店后坊、前店后居,商业活动的忙碍与劳作之余的闲适相得益彰,凸现山乡古镇明清街市的独特韵味。龙门历来以农耕为本,作为唯一的商品交换场所,老街给静谧、内敛的古镇增添了别样的风采。
进入古镇,如入迷宫。相传,古镇整体布局是根据孙武后裔及吴大帝子孙中的众多兵家以迷魂阵的格局所建造。古镇,除了老街以外,都为长弄小巷,外人入内,走着走着认为到底,转个弯又是长弄通道,再转个弯可能又回到老地方。古镇历尽沧桑迷宫般的里弄,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意义。
弄,其名大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理论道德意识的典型,宗族社会的缩影。如十房弄、三房弄、七房弄等,以宗族房系取名。官房弄,其堂名为“馀荫堂”,又称“官房厅”,该宗族出了两位知县,即河南长葛县知县孙濡和四川岳池县知县孙海威,因而取名“官房”。他们为官时清正廉洁、爱民如子,以“只可绝我子孙,不可绝我子民”,受到当地百姓敬仰。所以官房厅、官房弄,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
盛家弄、洪家弄、沈家弄、赖家弄等,为异姓家族所取之名,因封建时代,龙门孙氏为大姓,而小姓家族为了避免出路纠纷,有的买地作为出路。所以这些弄,成为各家族的私家出路。有的弄,以堂取名,如祠堂弄,以孙氏祠堂而取名,明哲堂弄,以明哲堂取名;怀珍弄,以怀珍堂取名。有的以建筑物名称取名,如朝岁弄,因一座朝岁庙而得名;木桥弄,因古时剡溪上建有木桥,以桥取名。总之,龙门一条弄就有一段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故事。
龙门《孙氏族谱》记载,自孙权十九世孙匡力之子忠始迁居龙门后,生治、洽二子,治为长子,洽为次子。洽仕宋,为秘书省校郎中。洽生余庆,仕宋,为承事郎。余庆生裕,裕仕宋,为朝散大夫。裕生景纯,宋元三年考取进士,任右学士。自洽至景纯的四代中,都在朝为官,代代人才。为不忘祖宗,光耀门第,洽在晚年设想建造祭拜祖宗的香火祠和家庙,经过族内祖孙三代商量后,决定在村的西南建造一座香火祠,名为“孙处士祠”,以纪念祖先钟公。洽公百年后,余庆公也已到晚年,为实现父亲遗愿,与儿子裕和孙子景纯决定在石塔山(古称水口山)下的大路旁建造一座家庙,为纪念祖先种瓜积德而出天子,就取名“荫功天子庙”。
祠堂,是祭祖的场所。据介绍,龙门孙氏每年的祭祖,成为全族合力筹办的大典,分春秋两祭,春祭农历二月初二,由龙门孙氏大房、四房筹备;秋祭农历十月十九,由龙门孙氏五房、七房筹备。二、三、六房基本迁居外地,不须筹备,但届时必须由房长率领房中头面人物来参加祭祖大典。
龙门孙氏祠堂世德堂,为明代建筑;思源堂为清代建筑。两座孙氏宗祠成为古镇景区的中心。孙氏祠堂及庆余堂、承恩堂等孙氏厅堂,分别展示孙氏各支的宗谱、祭祀活动等。据介绍,每年的祭祖大典在孙氏宗祠举行,从东、西辕门进入,步步登高。宗祠分前后三进,前是门厅,五间门面,中设戏台,台前一在天井,左右屋环绕;中为正厅,方砖铺地,又称状元地,梁上挂满匾额,是孙氏家族决定重大事情的议事厅;后厅为荫堂,上面排列着孙氏祖宗的牌位。宗祠平时人迹罕至,除祭祖外,只有族中遇到大事,才郑重其事地开祠堂门。祭祖三日,穿戴整齐,如度节日。午后,祠堂开门演戏,一曲方了,族人齐集,祭祖大典开始。此时,正门至荫堂中门大开,祖宗牌位,前六张八仙桌并列,上铺红毡,摆上数以百计的菜肴、果品、糕点,中间饰以鲜花、纸马。桌前特制供架上放着全猪全羊,白肉上系着彩条红绸。一对手臂粗的巨型蜡烛红光四射,显示一派庄严景象。
在富阳的一周,我们见到的兰溪、诸暨、绍兴鉴湖、杭州西溪等地的宗祠,比较而言,真正保存完好的祠堂,除诸葛八卦村的丞相祠堂外,要数龙门古镇的这几座……
下午,陪杨成(80岁)等几位老同志去鹿山脚下的东吴文化公园及富春江畔游览。
明晨,将告别花坞山下的富春山庄(新疆·富阳疗养院),离开富春江畔美丽的城市富阳,启程回盐。
【题外的话】龙门古镇售票处不承认《身份证》的有效性,岂有此理
今天上午9:30,在富阳市龙门古镇景区碰到一件怪事。我们江苏盐城老干部休养团部分成员一行五人(其中60周岁以上的四人),来到景区售票处购票时,出示公安部门颁发《身份证》,要求享受60周岁以上老人半价优惠的待遇。但售票员不承认《身份证》的有效性,一定要出示民政部门颁发的《老年证》,方可半价售票,反复交涉,仍然无果。我们感到这是不正常的!在全国各地的景区60岁以上的老人。只要出示《身份证》或《退休证》、《老年证》中的一证,就可享受相关优惠政策。但在富阳龙门古镇就行不通,不知道这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