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旅游指南】参观黄石公园景点,激发孩子质朴家国情怀

(2013-03-18 17:24:53)
标签:

旅游指南

服务范围

自然状态

自然之美

地质公园

分类: 旅游指南

http://a1.att.hudong.com/79/53/01200000033224117315346502079.jpg



参观景点,激发孩子内心最质朴的家国情怀


   美国黄石公园:环保与科普并重

 



  1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中国三大著名景区――湖南张家界、江西庐山和黑龙江五大连池给予“黄牌警告”,原因是“向公众科普地球知识”等方面有所不足。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提出的世界地质公园六条定义中有“可用来作为教育的工具,进行与地学各学科有关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环境教育、培训和研究”一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报在此将陆续介绍国外一些地质公园在教育科普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希望对我们有所启发和帮助。


  如梦似幻的碧蓝湖泊宛如天眼,深潭之中波涛汹涌。间歇泉的沸腾水柱从地下喷涌而出。五色斑斓的风化火山岩在灼灼日光下闪烁着油彩般的光泽。


  这是地处美国落基山脉的黄石国家公园。来到这里的游客总是先因其荒凉而惊诧,随后为其壮美而叹服。


  管理以生态为重


  黄石公园的管理机构是代表国家的国家公园管理局,资金来源由国会拨款和少量门票收入构成,且收支两线与公园的管理机构无关。上级权威管理机构和基层业务管理机构拥有实质的财政和人才资源管理权。这种自上而下直属的管理方式能令公园得到系统管理,而经济上不过分依赖市场收入则有效保护了地质公园及其周边环境的生态平衡。


  其实,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也是目前最大的国家公园,黄石公园建立的宗旨便是保护环境的原生态。美国著名画家托马斯莫兰于1860年随科考队进入黄石地区,画下了著名的《黄石大峡谷》。该画最终促使格兰特总统于1872年签字通过建园议案,为了令“其所有的树木,矿石的沉淀物,自然的奇观和风景,以及其它景物都保持现有的自然状态而免于被破坏。”


  “以火管理”是黄石公园管理上注重生态的一大体现。根据美国60年代公布的《荒野保护法》,只要不是人为因素造成,且不危及人的生命及财产,公园内的山火都不进行干涉,由它自生自灭,有时甚至允许有限制地人工制造山火。因山火能烧去堆积的干燥物质,让土地重返阳光怀抱,同时消除病虫害和化学物质。


  上海大学沈志文教授认为,黄石公园的管理理念,从根本上而言便是要通过保护脆弱的生态系统,从而保护作为艺术本根的自然造化之“大美”。他对记者说,保护环境不应局限在提高空气质量、治理水环境、植树造林等等方面,保护环境其实就是在保护艺术再生的土壤,对人类精神和物质发展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


  科普方式多样化


  黄石公园的社会功能开发完善,公园管理处通过书面、导游、定期活动等多种方式向公众进行科普教育。


  从每年的五月底到九月初这段时间内,公园管理员及自然学家会带领游客介绍公园多个景点的自然地理和历史发展。除了当面讲解,公园的游客中心也提供丰富的资讯及展览,像位于猛玛温泉的欧布莱特游客中心主要提供公园的自然及人文历史;麦迪逊博物馆的考德拉艺术中心则展出文学、视觉及表演艺术等作品;老忠实游客中心所展出的是有关间歇泉的现象及其影响;而钓鱼桥游客中心则主要展出园内自然生态及环境。


  另外,在每年五月中至十月,黄石公园还提供语音导览系统,游客可自行选择想要了解的公园景观介绍,不过需在车内使用。在网上,还有对黄石公园景点的虚拟游览和互动地图活动,这将公园的服务范围向更广阔的公众拓宽。每年,黄石公园还针对来访游客和其他公众出版大约60种读物,通过在公园的游客中心销售出版物,将获得的资金用于印制公园外文版地图以及提供外文导游等。


  在儿童教育方面,黄石公园针对5至12岁的孩子开展了一项名为“初级守护者”的官方项目。只需为长达12夜的活动支付3美元,孩子们就能参观公园的任何一个游览中心,最后还会得“初级守护者”称号。


  沈志文教授对记者说,他认为该项目最大的功能在于对孩子们进行了最为朴实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引导孩子们热爱家园及其生存环境,激发他们内心最质朴的家国情怀。地质公园除作为“风景名胜”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加强其宣传自然之美、向公众科普地球知识的功能建设,否则便多少有背离本义之嫌。


                                         (黄纯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