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旅行】名人论旅行

(2013-01-08 09:28:58)
标签:

关于

艺术

德波

大自然

杨冰文

分类: 旅游指南

【关于旅行】名人论旅行

 

  名人论旅行

 

 

 

 

 

     题图:高更作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

 

 

    远游于年少者乃教育之一部分,于年长者则为经验之一部分。未习一国之语言而去该国,那与其说是去旅游,不如说是去求学。余赞成年少者游异邦须有一私家教师或老成持重的仆人随行,但随行者须通该邦语言并去过该邦,这样他便可告知主人在所去国度有何事当看,有何人当交,有何等运动可习,或有何等学问可得,不然年少者将犹如雾中看花,虽远游他邦但所见甚少。

 

 

                              ---(英)弗朗西斯·培根《论旅行》

 

    远游者在所游国度应观其私家宫廷,尤其当遇到君王们接见各国使节的时候;应观其讼庭法院,尤其当遇到法官开庭审案之时;还应观各派教会举行的宗教会议;观各教堂寺院及其中的历史古迹;观各城镇之墙垣及堡垒要塞;观码头和海港、遗迹和废墟;观书楼和学校以及偶遇的答辩和演讲;观该国的航运船舶和海军舰队;观都市近郊壮美的建筑和花园;观军械库、大仓房、交易所和基金会;观马术、击剑、兵训及诸如此类的操演;观当地上流人士趋之若骛的戏剧;观珠宝服饰和各类珍奇标本。一言以蔽之,应观看所到之处一切值得记忆的风光名胜和礼仪习俗,反正打探上述去处应是随行的那名私家教师或贴身随从的事。

 

                             ---(英)弗朗西斯·培根《论旅行》

 

   若要让一名年少者在短期内游一小国且要受益甚多,那就必须让他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他必须如前文所述在动身前已略知该国语言;其次,他必须有一名上文所说的那种熟悉该国的私家教师或随从;其三,他得带若干介绍该国的书籍地图以资随时查阅释疑。他还必须坚持天天写日记;他不可在一城一镇久居,时间长短可视地方而定,但不宜太久;当居于某城某镇时,他须在该城不同地域变换位处,以便吸引更多人相识;他得使自己不与本国同胞交往,而且应在可结交当地朋友的地方用餐;当从一地迁往另一地时,他须设法获得写给另一地某位上流人物的推荐信,以便在他想见识或了解某些事时可得到那人的帮助。只要做到上述各点,他就能在短期游历中受益良多。

 

                            ---(英)弗朗西斯·培根《论旅行》

 

 

   我们从旅行中获取的乐趣或许更多地取决于我们旅行时的心境,而不是我们旅行的目的地本身。……什么是旅行的心境?感受力或许是它最主要的特征。我们怀着谦卑的态度接近新的地方。对于什么是有趣的东西,我们不带任何成见。

 

 

   独自旅行似乎有一个优点。我们对世界的看法通常在极大程度上受到我们周围人们的影响,我们调和自己的求知欲去满足别人的期待。他们或许已认定我们是怎样的人,因此我们不得不有意识地隐藏自己身上的某些东西。”“我们不得不让自己看上去更正常,这样一来便影响了我们的求知欲。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不在乎终点,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英)阿兰·德波顿《旅行的艺术》

 

 

    旅行是生活的一部分,它带给我们一种感受美的途径,但更重要的是从风景中感受你所崇尚的价值。

 

                         ----(英)阿兰·德波顿《旅行的艺术》

 

 

   旅行,或者那种漫无目的的漂泊的过程,其价值在于它们能让我们体验情感上的巨大改变。

 

 

   拍照可以稍稍满足那种拥有的渴望,这种渴望是被一个地方的美丽所激起的;我们对将要失去一幅珍贵的图景的焦虑,会随着快门的每一次闪动而逐渐消失。也许我们还可以尝试着让自己完全置身于一个美丽的地方,希望通过让自己更加接近于这地方而使它们在我们心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读者是多么容易为那些摄影图片所俘虏,因为这些图片有一种力量,使读者智识受挫,并完全丧失其自由意志。”“这本画册所引发出的令人感动,同时让人伤感的向往便是一个例子,它说明了人生中许许多多的事件(甚至是整个人生)是如何为一些最简单、最经不起推敲的快乐图景所影响;而一次开销巨大,超出经济承受能力的旅程的起因又如何可能仅仅只是因为瞥见了一张摄影图片。

 

 

                         ----(英)阿兰·德波顿《旅行的艺术》

 

 

 

 

   在各种交通方式中,火车也许最益于思考:同轮船和飞机比较,坐在火车上,我们决不会担心窗外的风景可能会单调乏味;其速度适中,既不会太慢而让我们失去耐性,也不会太快而让我们无法辨认窗外的景观。

 

 

   在长时间的火车梦幻的最后阶段,我们会感觉自己返归本真——亦即开始清楚那些对我们真正重要的情感和观念。……这全然陌生的环境能促使我们从一个新的高度来省察我们的生活。这高度,是我们在家中,为日常琐事所烦扰时所不能达到的。

 

 

  他很喜欢坐在人很少的车厢里驶过原野的那种感觉:车厢里一片沉寂,只听见车轮有节奏地敲打铁轨的声音;这有节奏的敲击声和窗外飘逝的风景把人带入一种梦幻之中,我们似乎出离了自己的身体而深入一种常态下我们不可能涉及的地带,在那里,各种思绪和诸般记忆错杂纠缠。

 

                           ----(英)阿兰·德波顿《旅行的艺术》

 

 

  旅行能催人思索。很少地方比在行进中的飞机、轮船和火车上更容易让人倾听到内心的声音。我们眼前的景观同我们脑子里可能产生的想法之间存在着某种奇妙的关联:宏阔的思考常常需要壮阔的景观,而新的观点往往也产生于陌生的所在。在流动的景观刺激下,那些原本容易停顿的内心求索可以不断深进。

 

                         ----(英)阿兰·德波顿《旅行的艺术》

 

 

   每当渴望美的食物,我们就得赶紧出去,与大自然接触,来唤醒我们心中蕴藏的直觉和情感。

 

                           ---保罗·高更(法国后印象派画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