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盐城名人】大丰市万盈二小沈福明,第一个发现骆晓娟体育运动天赋的人

(2012-08-06 16:46:55)
标签:

体育

分类: 历史记忆

http://www.legaldaily.com.cn/zt/images/attachement/jpg/site4/20101122/00016ccb73570e545dd519.jpg

 

 

 

  大丰市万盈二小沈福明,第一个发现骆晓娟体育运动天赋的人

 

 

  【博主的话】伦敦奥运会重剑团体冠军骆晓娟的恩师、万盈二小体育老师沈福明,是第一个发现骆晓娟体育运动天赋的人。他是盐城师范学校1979届普通师范班(辅修体育专业)毕业生。我是他当年的老师。前年暑期,我到万盈二小教师培训班讲课,看到校园里骆晓娟的巨幅照片,听到校长高智华及沈福明的介绍,为骆晓娟取得的成绩和我的学生沈福明的贡献感到骄傲和自豪

 

   此次伦敦奥运会,骆晓娟在女子重剑团体四分之一赛中,骆晓娟以中国队第三主力出战,分别在第三局以9-7胜杜普利策、第五局6-7一剑负于德国第一主力海德曼、第七局以5-4胜索赞斯卡,以个人贡献分20-18,为中国女子重剑队以45:42战胜德国队,进入四强,立下赫赫战功,成为江苏盐城首位奥运冠军。我们盐城人为她感到扬眉吐气,欣喜若狂。                             

 

                                          (崔一良)

 

 

http://paper.ycnews.cn/ycwb/images/2012-08/06/A04/chensy120820_b.jpg

 

都灵世锦赛后,骆晓娟回母校万盈二小看望恩师沈福明

 

http://paper.ycnews.cn/ycwb/images/2012-08/06/A04/zhuj12087_b.jpg

 

骆爱根夫妇对女骆晓娟剑爱不释手

 

 

  《盐城晚报》记者采访骆晓娟的小学体育老师沈福明

   

   昨天凌晨,骆晓娟家,见证奥运冠军产生的人群中,有一个人特别激动,他就是骆晓娟的小学体育老师沈福明。他是第一个发现骆晓娟体育运动天赋的人。对于自己的弟子站在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上,沈福明十分自豪。

 

   伯乐:登门十几次为求人才

 

   沈福明自己就是练体育的,对于什么人适合练体育心中有数。他说,一般人双臂张开的长度等于身高,但是骆晓娟双臂展开却比身高要长8厘米。这个发现,让沈福明牢牢记住骆晓娟的名字,并开始与她的父亲骆爱根联系。

 

   “说什么也没有用,骆爱根就是不同意。”沈福明回忆,当时他找到骆晓娟的父亲骆爱根,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遭到了骆家人的强烈反对。“当运动员太苦了,不忍心让孩子去啊!”骆爱根说。

 

   不过沈福明并没有放弃。“一个运动的好苗子,不开发实在太可惜。”他多次到骆家做工作。前前后后,去了十几次。沈福明的真诚打动了骆家人,骆爱根勉强同意骆晓娟进入大丰体校进行锻炼。也就是这个勉强的决定,改变了骆晓娟的人生。

 

   新秀:国际赛场首次夺冠

 

   一开始,骆晓娟在大丰体校是一名跳高运动员。大约一年后,大丰举行中小学生运动会。盐城市体校的黄晓明教练恰好在场,一眼就看中了骆晓娟,并把她带到盐城,与其他女队员组建了盐城第一支女子击剑队。至此,骆晓娟开始了她的击剑生涯。

   2006年都灵世锦赛,中国女重在决赛中遭遇卫冕冠军法国队。队中年纪最小的骆晓娟打头阵,她以3比2单节领先,为中国队取得开门红,随后,她在自己的两次上场中都发挥神勇,全场下来,她总共赢下13剑丢了7剑,为中国女重历史上首次夺冠立下汗马功劳。骆晓娟成为世界冠军后,沈福明受到盐城市政府的通令嘉奖。

   奥运金牌一直是骆晓娟的梦,这一点沈福明也很清楚。每次骆晓娟返乡时,沈福明总会找机会鼓励她,希望她能超越自我,让美梦成真。

 

    家乡:更多市民关注体育

 

   骆晓娟成为世界冠军的意义,不仅仅是让她一个人成为盐城人心目中的英雄,更重要的是她推动了击剑等体育运动项目在我市的普及。去年,沈福明所在的大丰市万盈二小,向盐城市体校输送了3名运动员,其中击剑2名,射击1名。今年,该校向大丰体校输送了一名举重人才,向上海市少体校输送1名篮球运动员。

   沈福明说,当年他求贤若渴十几次登门,求得骆晓娟的情况已经不复存在了。现在,越来越多的大丰市民主动咨询体育运动员训练情况,部分家长主动送孩子来训练。这些变化和骆晓娟这个世界冠军、奥运冠军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有着密切关系。

   看着自己的爱将源源不断地被送往上级体校,沈福明心里乐呵呵的。虽然骆晓娟圆了奥运冠军梦,但沈福明却想对她提出新要求,希望她结束竞技体育生涯后,继续从事体育方面的工作,尽己所能为大丰、为盐城的体育事业再做贡献。


 

 【链接】盐阜报记者电话连线伦敦奥运女子重剑团体冠军骆晓娟



   昨天(08月5日)凌晨,中国女子重剑队在伦敦完成了几代女子重剑队员们的奥运金牌梦。在这个英雄的团队里,有一位出生于盐城、从盐城走出去的优秀运动员,她就是骆晓娟。她的奥运梦之旅究竟是如何走过的。5日,记者电话连线到了在伦敦的骆晓娟。

  “我曾两次与奥运擦肩而过,等待8年后,第3次才圆奥运梦想。今天夺得的是中国击剑的第一枚团体奥运金牌,是一个伟大的突破。为了这枚金牌,我付出了太多,现在感觉:即使付出再多也值得!”在采访中,骆晓娟将胜利归于四姐妹的团结,“我们大家都非常团结,相互鼓励,大家都付出了很多努力,我们都是最棒的!”

   骆晓娟说,女子重剑这个团队之所以走到今天,都是我们付出的结果。击剑项目必须得付出,你付出的越多得到的回报就越多。今天的成绩证明了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

   谈到获得奥运会金牌时的喜悦心情,骆晓娟透露了一个小秘密:在与队员们庆祝获得冠军的时候,她的嘴“撞上”了孙玉洁的手表,牙被磕掉了半颗,以致接受电视采访时不敢张大嘴。谈到这,她笑着说:“这个时候磕掉了牙,值得!”

   在比赛中有没有揪心的事情?面对记者的提问,骆晓娟说,最煎熬的时候是半决赛。面对世界排名第二的俄罗斯队,刚刚摘得女重个人铜牌的孙玉洁最后24秒关键一剑将比赛拖入加时。决一剑的时候,我和李娜姐两个人跪在地上,都不敢看了。幸运的是,孙玉洁在加时赛时顶住了压力,祭出制胜“金剑”,最终以20:19绝杀对手晋级。

  “我一直坚持一个观点——中国人非常适合练习击剑。因为中国人的动作灵活,聪明、智慧、反应快。”骆晓娟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奥运会是我个人运动生涯中的最大梦想,毕竟已经练了十几年,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始终没能敲开奥运的大门。现在机会来了,我必须好好把握。”

   在中国女团夺冠之路上,最难的考验,就是前两轮对撼欧洲豪门的复赛了。在对阵德国队1/4决赛里,骆晓娟三次出战,三局总分是20比17。最终中国队以45:42击败德国,骆晓娟就是取胜的关键砝码。虽然在此后的半决赛和决赛里,主教练进行了战术调整,骆晓娟没有足够的出场时间,但在中国队之前的晋级路途中她做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同样称得上是中国女子重剑改写历史的英雄。

   骆晓娟不但天赋出众,而且勤奋刻苦,她的剑客之路逐年提升。2003年世青赛冠军、2005年亚锦赛个人和团体冠军,2006年亚运会团体赛冠军,2006年世锦赛团体赛冠军……但在2004年雅典奥运上,骆晓娟却落选了名单,这令她感到十分失望。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女子重剑团体项目被取消,个人赛骆晓娟又再次落选。“真的很失望。”骆晓娟回忆道,当时她有了淡出赛场的念头。

   骆晓娟是如何走出那刻骨铭心、痛不欲生的人生低谷? 

   在电话中,她给出的回答是:击剑如做人,老天爷会公平对待每一个人。我不认命,我是更加勤奋地苦练!这些年,骆晓娟不断向梦想发起冲击:广州亚运,她拼出冠军;伦敦奥运会,她又一次表现出色,为中国队赢得冠军立下奇功。“我的成长离不开盐城这块土地的培养。这些年一路走下来真的太苦了!”在采访中,骆晓娟深情地说,如果没有家人、领导、教练、队友和朋友的支持,我或许就坚持不下来,更不会有今天的成绩。

   谈到以后生活时,骆晓娟说:“击剑给我带来了信心、坚定、韧性和做人的道理。这次拿到了金牌,也不会改变什么,接下来的路很长。” 在电话里,记者先后几次对打扰她表示歉意,每次骆晓娟都是笑笑说“没关系”。整个通话过程中,骆晓娟的语气十分谦和,让人没有太多的距离感,更没“高高在上”的感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