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鄂西北之旅】走进神农架(上)

(2012-05-20 03:48:50)
标签:

鄂西北

楷体

gb2312

神农架

香溪源

分类: 旅行日记

【鄂西北之旅】走进神农架(上)

 

   鄂西北之旅

 

       走进神农架 寻找远祖足迹

 

 

                                            2012年5月20日  星期日   

 

    入住木鱼镇,寻迹洗药池



【鄂西北之旅】走进神龙架

 

   香溪源,昭君故里香溪的源头                           俺老崔   摄影

 

 



   上午9时,乘车从“汽车城”、“东方底特律”十堰出发,经过房县大川(9:30)-房县土城(10:30)(支路可至武当六里坪:距离神农架一百公里)-房县(11:00)-竹山野人谷镇(野人谷)(12:00)-岔路(13:00)(支路至神农架松柏镇)-红坪镇(红坪画廊)-(13:30)-香溪源等地。



http://photo.you.kximg.cn/data/you/a2/fe/48a3f3e73405bfcd717003b5222a.jpg


   


    一路丛山峻岭,山道弯弯,透过车窗,山水画卷一幅幅展现,色彩纷呈,目不暇接。汽车在盘山公路上疾驰,令人提心吊胆。邻近目的地,自神农顶至木鱼镇,正在开山修路,尘土飞扬,险象环生。经过5个多小时的路程,下午14时40分到达湖北神农架林区管理局所在地木鱼镇。



【鄂西北之旅】 <wbr><wbr>走进神农架(上)


   神农架位于鄂西边陲,东与湖北保康接壤,西与重庆市巫山毗邻,南依兴山、巴东而濒三峡,北倚房县竹山靠近武当。林区总面积3253平方公里,辖5镇3乡和1个国家级森林及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个国有森工企业林业管理局、1个国家湿地公园,林地占85%以上,人口8万。神农架是197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制,直属省里管辖,是我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木鱼镇位于神农架南部,209国道一侧,是神农架对外的“窗口”和“南大门”。


【鄂西北之旅】 <wbr><wbr>走进神农架(上)

 

   神农架,据传是华夏始祖之一、神农炎帝搭架采药、疗民疾矢的地方。他在此“架木为梯,以助攀援”,“架木为屋,以避风雨”,最后“架木为坛,跨鹤升天”。神农炎帝,是华夏文明开创者之一,后人将其丰功伟绩概括为训牛以耕,焦尾五弦,积麻衣革,陶石木具,首创农耕,搭架采药,日中为市,穿井灌溉八方面。为纪念华夏始祖炎帝神龙氏,镇上建有姜姓、崔氏等姓氏远祖炎帝的神龙祭坛。根据下午的时间,先去镇旁的“香溪源”处寻迹。香溪从镇中流过,潺潺流水,为古镇添色不少。“香溪源”,是神农架著名景点之一。这是流向三峡、流经昭君故里的香溪的源头,也是传说中的神农氏洗药处(有洗药池)。

 

 

【鄂西北之旅】 <wbr><wbr>走进神农架(上)


【鄂西北之旅】走进神龙架

【鄂西北之旅】 <wbr><wbr>走进神农架(上)

 

  神农氏洗药处:香溪源洗药池

 


   神农架,既是东西南北野生动植物种类的交汇地,又是华夏民族四大文化种类的交汇地。这里有各类植物3700多种。有高等维管束植物119科、872属、2671种,其中列为国家一、二级保护的树种有39种,如珙桐、光叶珙桐,连香树、水青树、香果树等。有各类动物1060余种,其中两栖类33种,爬行类40种,兽类76种,鱼类47种,鸟类308种,昆虫560种。金丝猴、华南虎、金钱豹、白鹳、白蛇、大鸨等67种珍稀野生动物受国家重点保护。神农架可入药的动、植物达2013种。白化动物和千年相传的“野人”之谜为世人瞩目。神农架是名符其实的“物种基因库”、“天然动物园”、“绿色宝库”。



【鄂西北之旅】 <wbr><wbr>走进神农架(上)

 

   以神农架为原点,西有秦汉文化,东有楚文化,北有商文化,南有巴蜀文化。神农架是一处文化洼地,各种文化溪流在这里交融。神农架的自然条件和人文背景共同构成了神农架绚丽多彩的画卷,隽秀如屏的群峰,茫茫苍苍的林海,完好的原始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宜人的气候,独特的内陆高山文化使神农架成为当今世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净土和乐园。明天,走进神农架原始森林,继续踏寻远祖炎帝的足迹。

 

 【鄂西北之旅】走进神龙架



  香溪源头                                            俺老崔   摄影

 


【鄂西北之旅】 <wbr><wbr>走进神农架(上)



  【链接】炎帝神农氏的传说

 

 

   神农架林区的民间文学是神农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珍贵的汉民族神话史诗,优美抒情的民间歌谣,绚丽多彩的传说故事,构成了神农架民间文学的宝库,也是上个世纪以前的古老文化封存在神农架的有力见证。 上古时候,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粮食可以吃,哪些草药可以治病,谁也分不清楚,所以,人们经常遭受饥饿和病痛的折磨。老百姓的疾苦,神农氏瞧在眼里,疼在心里。怎样给百姓充饥?怎样为百姓治病?神农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第四天,他带着一批臣民,从家乡随州历山出发,向西北大山走去,来到了一座茫茫大山的脚下。这山半截插在云彩里,四面是刀切崖,崖上挂着瀑布,长着青苔,溜光水滑,看来没有登天的梯子是上不去的。神农站在一个小山上,对着高山,寻思着攀登的方法突然,他看见几只金丝猴,顺着高悬的古藤和横倒在崖腰的朽木,爬过来爬过去,灵活得很。神农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好办法,他当下把臣民们喊来,叫他们砍木杆,个藤条,靠着山崖搭成架子,一天搭上一层,从春天搭到夏天,从秋天搭到冬天,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飞雪结冰,从来不停工。整整搭了一年,搭了三百六十层,才搭到山顶。

 

  神农带着臣民们上了山顶,这山顶是一个奇花异草的世界。在这里,他尝出了麦、稻、谷子、高粱能充饥,就叫臣民把种子带回去种植,这就是后来的五谷。他又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写成《神农本草》,叫臣民带回去,为天下百姓治病。神农尝完百草,为黎民百姓找到了充饥的五谷、医病的草药,准备下山回去。他放眼一望,遍山搭的木架不见了。


    原来,那些搭架的木杆,落地生根,淋雨吐芽,年深月久,竟然长成了一片茫茫林海。为了纪念神农尝百草、造福人间的功绩,老百姓就把这一片茫茫林海取名为“神农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