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南通籍数学家崔朝庆
http://100.ntzx.cn/uploadpic/20090212170554.jpg
1912年,留日数学家崔朝庆在成都创办《数学杂志》,发表初等代数、几何、排列组合和数学史方面文章,,促进了数学知识的普及和数学研究的开展。清末大数学家杨冰是其高足。
近代数学家崔朝庆(1860-1943),字聘臣,江苏南通人,曾就学于南菁书院,专治数学。徐珂《清稗类钞》中记载:“光绪时,尝于京师大学堂南京高等学堂教授算学,负时名”。崔朝庆曾于1910年至1914
年在公立中学(今南通中学)任教。后曾在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南通医学学校、英化学校、崇敬中学及南京大学院文化事业处任职。作为数学家,崔朝庆著述颇丰,著作达数十种,如《数学智珠》、《读代数术记》、《算理轴寄》等等,并有译著多种传世,如《代数字数及代数式四则》、《三角法三角形之性质及其解法》。更为重要的是,崔朝庆对于中国数学教育的近代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一是创办数学社团;二是创办数学杂志。
中国早期的数学社团出现于甲午之后,
多为民间自发设立并初步具有专业性质与学术交流功能。
目前已知的早期数学社团主要有:浙江瑞安学计馆、江苏泰兴的集贤讲舍、湖南的浏阳算学社、浙江的上
虞算学堂、四川的成都算学馆等等。其中,孙诒让创设的瑞安学计馆、崔朝庆创设的集贤讲舍、谭嗣同创设的浏阳算学社,均创设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从时间上看,难分先后。可以说,崔朝庆创办的集贤讲舍,应当之无愧地被列入中国最早的一批数学社团之列。崔朝庆在集贤讲舍“以算学教授邑中之隽,门下生徒数十人”,后“荟集平时课程文字,都为两卷,为集贤讲舍算学课艺”。今传《集贤讲舍算稿》、《集贤讲舍算稿续编》。《算稿》收录的算题多浅近易学,但涉及古代的百鸡术、大衍总数术,亦涉及平面几何、三角函数和虚根问题,兼顾中西数学,内容较为广泛。
以杂志为载体进行数学知识的传播也是数学教育近代化的反映。甲午之后,中国人自办的数学杂志相继出现。1912
年,崔朝庆创办了《数学杂志》,其目的在于“期与海内诸畴人互换知识,以为我国科学进化之一助”。《数学杂志》并非国内最早的数学期刊,现知最早的数学杂志为黄庆澄于1897
年创办的《算学报》。[40]23
但是,《数学杂志》在数学界影响颇大,海内外学者纷纷购订,前后共出九厚册,由江苏都督程德全、江苏教育学会资助刊印,民国副总统黎元洪特题字褒奖。就《数学杂志》的内容来看,具有一定的水平。其中刊载较多的是初等几何、初等代数、排列组合和数学史的文章。《释勾股形边角相求法》、《海镜新题》、《古人喜用平方数》、《若干与几何之别》、《常用数字》、《九九》等文章被中国著名数学史家李俨收入《三十七年来中算史论文目录》。
《书院与清末民初南通教育的转型》(徐静玉)
【相关链接】崔朝庆高足、清末大数学家、东台安丰人杨冰
杨冰(187l—1913),字冷仙,东台安丰场人。自幼博览群书,聪颖过人,名闻乡里。光绪14年(1888)秋,杨冰的堂兄杨馥(字梦梅)送他一本《西学大成》,他阅后觉得数学作用重大,遂决心弃文钻研数学。其先后师从东台戈右衡,留日数学家崔朝庆,数学功底日有所长。杨冰以扬州府试第一的成绩赴南京参加顺天府考,未及第,后入四川协助文考评卷一年,本可被保荐为县官,但由于他决心钻研数学,遂婉言谢绝。
在江阴南菁书院求学期间,杨冰比较系统地学习了代数、几何和微积分,并悉心研究中国古代数学名著《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其数学成绩全校第一,受到中日教师的一致好评,并派他任斋长(相当于今天的助教)。由于名闻遐迩,他被江南商业学堂、江南师范学堂聘为数学教师。
光绪31年(1905),杨冰受聘到江南高等学堂(南京大学前身)任教微积分。不久,被派往日本考察学制,经赵伯先介绍,与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先驱交往甚密,深受孙中山先生器重。日本明治大学得知杨冰数学造诣颇深,邀他前往讲学,受到日本师生的热烈欢迎。日本明治大学教授长译龟之助更是对他盛赞有加。
杨冰一直以振兴民族教育为己任。他先后执教于江南高等学堂、三江师范学堂、江南优级师范学堂,并被聘到济南高校(今山东大学)任教一年。任教之余,杨冰潜心研究数学,先后撰写了《三角讲义》、《球面三角法》、《原函数》、《微分应用题解》、《植树九行图》等多种专业论著,并在权威学术期刊《数学杂志》上发表《救救数学》、《微积分补代数未尽说》等著名论文。
杨冰认为,要使民族振兴,必先振兴教育,所以,他积极创办学堂,让更多的人接受教化。先后在扬州、泰州、东台创办学会,并在东台倡建东台县中学堂和东台县师范学堂,杨冰兼任两校名誉监督(名誉校长)。宣统3年(1911),杨冰在南京筹建南京公学,并任校长,受到南京各界人士的称赞。
民国2年1月17日,杨冰当选为江苏省首届议员,并计划于20日参加国会众议员决选。其时,他突发疾病,经医治无效去世,死时年仅41岁。南京各界惊悉恶耗后,深表哀痛,上海、山东、日本等地名流纷纷致电吊唁。孙中山先生特地命人为其敬献花圈,大学者黄炎培为其特撰祭文,吴稚晖为其撰写了墓表。
杨冰对近代中国数学的贡献很大。尤其是他的论著《植树九行图》,备受后人赞誉。南大数学系教授周伯埙(美国俄勒冈大学博士)称赞他在南大任教十年,成绩卓著,并说:“冷仙先生系我国本世纪初有很深造谐的数学家,先生治学严谨,其学术思想与近代发展的综合数学,亦有若干暗合之处,七八十年前有此水平,诚属难得!”
《东台人论坛》(2007年12月)
近代数学家杨冰(187l—1913),字冷仙,安丰场人。自幼博览群书,聪颖过人,名闻乡里。在南菁书院求学期间,杨冰师从数学家崔朝庆,比较系统地学习了代数、几何和微积分,并悉心研究中国古代数学名著《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数学功底日有所长。1901
年,杨冰应两江总督端方之邀,与之相会,评陈兴科学之要旨。后聘为江南师范学堂数学教习,旋受派赴日本考察学制,并应明治大学著名数学家长泽龟之助之邀讲学。回国后,杨冰先后执教于江南高等学堂、三江师范学堂、两江师范学堂、江南优级师范学堂。杨冰对近代中国数学的贡献很大,尤其是他的论著《植树九行图》,备受后人赞誉。南大数学系教授周伯埙曾称赞他说:“冷仙先生系我国本世纪初有很深造谐的数学家,先生治学严谨,其学术思想与近代发展的综合数学,亦有若干暗合之处,七八十年前有此水平,诚属难得!
”
《书院与清末民初南通教育的转型》(徐静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