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庭影院】夜深: 美国 法国 德国 电影《不忠》

(2011-09-09 22:36:57)
标签:

康妮

《不忠》

美国电影

爱德华·萨姆纳

利佛·马提纳兹

分类: 环球世界

http://img.funshion.com/attachment/images3/34/moonshiny/2003822153413.8015020.jpg美国 法国 德国 电影《不忠》" TITLE="【家庭影院】夜深: 美国 法国 德国 电影《不忠》" />

 

 

 美国 法国 德国 电影《不忠》     点击进入:

 

 

     http://v.pptv.com/show/rvOqKJD2ZqQHhUo.html

 

 

    爱德华·萨姆纳(理查·基尔)和康妮·萨姆纳(黛安·莱恩)是对令人羡慕的模范夫妻,步入中年的他们和8岁的儿子、一条小狗以及一名管家住在纽约市郊一栋舒适的大房子里。他们的生活安逸而又平静。
  但生活总不可能永远按照一种轨道走下去,他们幸福的婚姻生活正面临极大的挑战。在康妮看来再强烈的幸福都难以做到历久弥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七年之痒”,一成不变的生活让康妮感到厌倦。很快,激情就来了。仿佛是宿命般,康妮在街上遇到一个神秘英俊的男子(奥利佛·马提纳兹),两个人就像前生的情侣一样很快坠入情网。然而激情后面必然隐藏着危机,康妮为了这次情欲的放纵不得不向丈夫爱德华说谎,同时也将自己带入不可知的危险之中。
  当蒙在鼓里的爱德华知道妻子对自己撒谎后,他像疯了似的要知道妻子对自己不忠诚的所有细节。而知道得越多痛苦也越深,面对自己对康妮的爱,爱德华无法找到平衡,而他爆发出的愤怒竟是连他自己都无法想象的……

 

 

       夜深:让爱情、婚姻和利益,最终战胜情欲诱惑

 

 

    美国电影《unfaithful》(2004年),名字本意为“不忠”,引进国内译名为《出轨》,在出轨几乎已成全民运动的年头,这个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译名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时代性,从而也具有了一点讽刺性;引进香港译名为《不忠诱罪》,好像老太婆打扮得花里胡哨,一股肉麻当有趣的恶俗味儿。不同的译名,也能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口味。我觉得最好的译名就是直译为《不忠》,原原本本老老实实不带任何主观色彩。

    不忠的主题,具有国际性和普世性。忠或不忠的问题,本质上就是忠于什么的问题。人到底应该忠于什么?忠于义务还是忠于快乐?忠于爱情还是忠于情欲?我相信人类不管发展到什么阶段,这都是一个无法消除的困惑,因此也可以看作人类存在层面的一个哲学问题。既然是哲学问题,就很难逃脱辩证。而所谓辩证换句话说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什么时候选择当婆婆、在什么时候选择当公公,全看你的现实需求,所以,你要是足够聪明你就可以常有理。真理的面目常常就是如此暧昧。退一步讲,即便人类可以确认真理的本质面目,也依旧阻挡不了现实中践踏真理的脚步。比如“不忠”这种事情,我相信不管真理如何越辩越明,它都不可能绝迹。

    这样,问题的关键便由忠或不忠,滑向了不忠可能带来的后果,以及不忠者承担后果的能力。有道德感的人,要承受精神上的道德惩罚,没有道德感的人,即便可以逃脱精神惩罚,却可能要承受更可怕的后果。电影《不忠》便将这两种后果的惩罚叠加到了一起,结局就是崩溃。

    爱德华(李察·基尔)和康妮(戴安·莱恩)结婚11年、孩子9岁,依旧保持了相爱、默契、温馨的关系,可谓模范夫妻、幸福婚姻。一次龙卷风中的偶遇,使康妮受到了来自年轻书商的性诱惑,几番思想斗争之后,终于放纵了情欲。年轻书商狂野另类的性,使康妮迅速陷落,开始了说谎、欺骗和偷性的日子。一个谎言需要更多谎言来掩盖,康妮的欺骗很快便被爱德华觉察。陷入情欲的康妮,一边矛盾自责一边身不由己,当她发现年轻书商还有别的女人的的时候,立刻抓狂了,要跟书商决裂,厮打中却依旧做了书商狂烈的性的俘虏。女人被情欲绑架之后,真是至贱无敌啊。康妮从书商家走后,爱德华敲开了书商的家门。爱德华尽力保持着平静,了解书商和自己妻子偷情的始末。最后,当他跌坐在龌龊成一团的刚刚被自己的妻子和书商用过的床上的时候,忽然发现床头的水晶球正是他曾经送给妻子的礼物,他崩溃了,错乱之中,举起水晶球砸向书商。爱德华在处理杀人现场的时候,听到了康妮给书商的电话留言:承受不了欺骗家人的罪恶感,跟他分手。但是,康妮的放弃为时已晚,悲剧已经酿成。警察两次去家中调查,爱德华和康妮默契配合,由此也对各自的所作所为心知肚明了。最后,爱德华去警察局自首。车在警察局门口停下,康妮再次阻拦,两人拥抱,影片结束。

    从故事层面看,这个电影的主题很简明:不忠很可怕,后果很严重。这样的主题难免太过主流、太过概念化。幸亏故事的情节安排用了心,叙述节奏掌握得好,演员的表演也很有层次感,加上男主角帅、女主角美,使得电影还有不少可看之处。

    但我总是不能满足于故事层面的东西。而稍微深思一下,这个故事的背后,隐藏着一些不那么简明却更有普遍性、哲学性的东西。这是我更感兴趣的。

    笼统地说,这一类的故事,基本都要涉及爱、性、情欲、婚姻、利益、忠诚这些元素以及它们相互之间复杂的交错关系。我把“情欲”和“婚姻”作为两个线头,对这些关系进行一下梳理。

    情欲本身很简单,就是两性的吸引,这种性的吸引中包含有生命能量的碰撞与释放,是生命本质的美。而美本身是无罪的。所以,情欲本身不但无可厚非,而且值得赞美和欣赏。情欲是爱情的核心,但爱情大于情欲的地方,在于共情、同情与牺牲,有了核心之外的这些外围的东西,爱情才能变得坚强有力。而情欲因为仅止于情欲,没有共情、同情、牺牲这些因素的包裹,不管它一时一刻多么光焰万丈、耀眼夺目,却必然是脆弱的。有些美的东西,隐含着自我否定的陷阱、自我毁灭的力量。没有包裹的赤裸的情欲便是如此。

    情欲与爱情,有时候是容易混同的,但二者的较量,最终还是可见出力量对比的。年轻书商是一个深谙人生享乐之道的人,他将情欲与爱情分得很清,他引诱康妮,目的性非常明确,就是为了实现情欲,而不是为了追求爱情。他将性作为刺激冒险的游戏,可以在床上进行,也可以在走廊进行,还可以在饭店的卫生间中进行,他只专注于情欲发泄的乐趣,而并不在乎康妮是别人的妻子,也就是说他并不在乎情欲对象的非专用性。当然,他自己就更不必为康妮所专用了,康妮之外,他对别的女人同样有极大的兴趣,同样可以无限刺激。按说康妮也是冲着情欲而来的,但在情欲刺激的过程中,却将它与爱情混同了起来——要求专一性。这时候,她忘了自己本来就是别人的妻子,她的偷性行为本身就是对专一的否定,要求一个与自己玩性刺激游戏的男人对自己专一,是可笑的,甚至是霸道的。在这里,涉及到一个需要明确的问题,就是康妮与年轻书商之间是否有爱情,从情欲到爱情的路,有时候确实并不遥远,但就电影中所展现的来看,他们之间显然并没有发展到爱情,除了凶猛的上床,他们之间并没有别的交流与共情。也许,康妮跟很多身体比大脑灵敏的女人一样,印证了张爱玲那句讽刺女人的话——通向女人心灵的路,经过阴道。但是,大脑欠灵敏到王佳芝那种地步的女人,毕竟也是“凤毛麟角”,况且,王佳芝除了易先生之外感情世界是一片荒漠,而康妮虽然偷性,却依旧有与爱德华的爱情存在。当情欲与爱情进行较量的时候,康妮几乎毫不犹豫地一边倒向了爱情。

    王佳芝的革命没有战胜情欲,康妮的爱情战胜了情欲。不忠于革命,看来没有不忠于爱情所带来的负罪感更为强烈。当康妮拥有爱情的时候,她依旧可以被另外的情欲所诱惑,但如果情欲威胁到爱情,她还是选择了爱情。

    康妮与书商最初的情欲之美,因为涉及对爱情的背叛,涉及爱情与情欲的选择,逐渐变得走向自我否定。最后,当康妮阻止丈夫自首的时候,不仅彻底将与书商的情欲之美抛弃,而且将书商这个人的生命价值也全面漠视和否定了,曾经给她带来情欲燃烧使她欲罢不能的男人的生命,这时候在她的生活中已经变得一钱不值。康妮曾经的情欲之美,于是也完全转化成了情欲之丑。

    当然,由于康妮的爱情正好与婚姻是统一的,所以,战胜情欲的力量除了爱情之外,还有婚姻这种结构自身的力量,即婚姻所代表的利益的力量。可以说,是处于同一方向的爱情与婚姻之利益这样两个合力的作用,轻而易举便对情欲实行了革命。

    什么是最幸福的婚姻?既有爱又有利的婚姻。什么是最不幸的婚姻?既无爱又无利的婚姻。但,即便是既有爱又有利的幸福婚姻,也仍然难免受到诱惑,因为人性中的贪婪和好奇从来是无法根除的。但是,聪明的人知道幸福是需要保护和爱惜的,知道幸福与诱惑孰轻孰重,知道在危险到来之前收回脚。

    让爱情、婚姻和利益,最终战胜情欲诱惑,这是一个普世的主流价值观,是全世界人民能够普遍接受的。但是,影片在阐释这个普世的主流价值观的同时,却稍稍暴露了一种欠缺,那就是对书商这一个体生命价值的漠视。

    在爱德华和康妮关于是否去自首的理由争论中,说来说去都是他们的婚姻、家庭、孩子,竟然没有一句关乎到书商生命价值的话。似乎,书商就是个该死的道德祭物。这倒是合了某些中国人对于“第三者”的道德义愤。只不过,这里的“第三者”是男性而不是女性。

    但是,“第三者”(书商)毕竟没有不忠于谁,却为不忠的那个人(康妮)的婚姻付出了生命代价,难道他不是最悲剧的吗?电影对这个角色的生命价值的完全漠视,是一个人文和人道方面的败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