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袁桥村叟
袁桥村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3,636
  • 关注人气:67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崔氏名作】北宋画家 崔慤 《竹林飞禽图》、《杞实鹌鹑》

(2011-07-21 18:49:49)
标签:

崔憉

东瀛

竹林飞禽图

北宋

陈石濑

文化

分类: 崔氏踪迹

 

 北宋画家 崔慤 《竹林飞禽图》、《杞实鹌鹑》

 

 

 

 崔慤画作 《竹林飞禽图》

 

 

http://www.yingbishufa.com/ldhh/img/cuique001.jpg崔慤 《竹林飞禽图》、《杞实鹌鹑》" TITLE="【崔氏名作】北宋画家 崔慤 《竹林飞禽图》、《杞实鹌鹑》" />


 

 《竹林飞禽图》

 

 

【作者】 崔慤

 

    崔悫,北宋院体画家(既宫廷画家),生卒年不详,北宋著名花鸟画家崔白之

弟,濠梁(今安徽凤阳)人,官至左班殿直.工书花竹翎毛,笔法规模,与白相若,

凡造景写物,必放手铺张而为图.所画花鸟善于表现荒郊野外秋冬季节中花鸟

的情态神志,崔悫和崔白两兄弟的花鸟画打破了自宋初100年来由黄荃父子工

致富丽的黄家富贵为标准的花鸟体系,开北宋宫廷绘画之新风。


 

【年代】北宋


【简介】

 

     该手卷曾流入东瀛,后几经转折流回国内,画幅后有近代画家陈石濑

的题跋,断定此作为崔愨传世孤品。画面上清翠的竹林中,各种飞禽或左右顾

盼,或引颈相啼,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如临其境,令人叹为观止。

 

   崔悫花鸟长卷《竹林飞禽图》              本画上有乾隆御览之宝,

嘉庆御览之宝,汪由敦,梁诗正、项子京等著名收藏家印章22枚.在“乾隆辰

翰”印章上疑有乾隆御笔“神”字。乾隆嘉庆内务府印章10方:“广运之

宝”(朱文)、“乾隆御览之宝”(朱文)、“乾隆鉴赏”(白文)、“嘉

庆御览之宝”(朱文)、“三希堂精鉴玺”(朱文)、“石渠宝芨”(朱

文)、“万华宫鉴藏宝”(朱文)、“乾隆宸翰”(朱文)、“八旬天恩”

(朱文)、“宜子孙”(白文)。明代大收藏家项子京收藏印章1方:“项

子京家珍藏”(朱文)。明代开国功臣沐英第三子沐昂收藏印章1方:“黔

宁王子子孙孙永保之”(白文)。康熙第十七子果亲王允礼的鉴藏印章1方:

“芳林主人鉴赏”(白文)。汪由敦:1692--1758年,清,安徽休宁人,号谨

堂,雍正二年(1724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书法力追晋.唐大家,

兼工篆.隶.卒年67岁.题书,两方印章“汪由敦印”(白文)、“谨堂”(朱

文)。梁诗正:钱塘人,雍正八年(1730年)探花,乾隆时历任礼、刑、户、吏

部侍郎,户、兵、吏、工部尚书,官至东阁大学士,执掌翰林院。题书,两

方印章“诗正”(朱文)、“香林”(白文)。吴大澄:同治七年进士,精

鉴别,铃有“恪斋鉴藏书画”(白文)伍元蕙:道光咸丰时著名收藏家,铃

有“南海伍元蕙宝玩”(朱文)。载铨:清高宗皇玄孙定亲王,好收藏,铃

有“曾存定府行有恒堂”(朱文)。于腾:字飞卿,清代大收藏家,铃有

“飞卿过眼”(朱文)。李恩庆:字寄云,咸丰、同治间两淮盐运使,善书

画,富藏书,有《爱吾庐画稿》存世,铃有“李氏爱吾庐珍藏书画记”(朱

文)。本藏品有明代功臣和著名收藏家,以及清代亲王、大臣和著名收藏

家的鉴赏和收藏,说明是一幅流传有序、不可多得的上等佳作。

 

 

 

 

  崔悫画作《杞实鹌鹑》图册

 

 

 http://imgsrc.baidu.com/baike/pic/item/d048added1c6944bccbf1afc.jpg崔慤 《竹林飞禽图》、《杞实鹌鹑》" TITLE="【崔氏名作】北宋画家 崔慤 《竹林飞禽图》、《杞实鹌鹑》" />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简介】 册,绢,设色,尺幅:27.5 x 25.5公分。 林野中的某个角落,

一株枸杞以及禾草旁,有只鹌鹑正眈眈地望著地上蝼蛄。蝼蛄从土穴中爬

後,在地上恍恍惚惚地游走,没有察觉大难即将临头。

  古代画鸟兽,往往多有吉祥寓意,手法上又以谐音或象征最为常见。在

这幅充满自然野趣的作品中:鹌鹑与稻禾相伴,便取其「安和」的谐音;与

枸杞相伴,或带有「祈(或乞)安」之意,或以杞实能延年异寿,因此带有

长寿祝福的象征之意。趋吉是吉,避凶也是吉:蝼蛄(又名「土狗子」)是

囓食农作物根茎的害虫,也是小人的象征,更有人认为它是鬼怪派遣来的坏

东西,总之是个不讨人喜欢的小家伙。因此,画中鹌鹑将欲啄食蝼蛄,也就

象征著去除灾厄、防小人的意思。

  这幅「杞实鹌鹑」图相传是出自宋代院画家崔悫(约十一世纪)之笔。

崔悫与及他的兄长崔白,都是北宋著名的花鸟画家。他们的画风朴素、重视

自然野趣,对於当时的画院有很深的影响。这件作品除了取材自山林野趣之

外,画中直接用墨色点染,不用笔描(即所谓的「没骨画法」),是宋代花

鸟画中少见的表现手法,但却能将鹌鹑与蝼蛄的形态表现得准确而生动,令

人赞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