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风民俗】“泰山尼姑”

标签:
泰山妙常与必正《红楼梦》玉蜻蜓清稗类钞文化 |
分类: 百家文汇 |
http://www.papbout.com/UploadFile/201077132447475.jpg
“泰山尼姑”
当时的尼姑庵堂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就像《红楼梦》所描写的那样,尼姑庵堂的主持需要交结权贵。尼姑庵堂主持大权渐渐落入那些社会阅历复杂、善于应酬敛钱的人手中,她们有的原先就是妓女。她们就让30岁以下的尼姑蓄发,着俗家装束,佩带华丽妆饰,教以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使她们具有大家风度。由于这些尼姑既有出家人的庄重,又有俏丽文雅的风度,深得香客垂涎。
《清稗类钞》记载:“泰山姑子,著称于同、光间。姑子者,尼也,亦天足,而好自修饰,冶游者争趋之。顶礼泰山之人,下山时亦必一往,谓之‘开荤’。盖朝时皆持斋,至此则享山珍海错之奉。客至,主庵之老尼先出,妙龄者以次入侍。酒阑,亦可择一以下榻。”
原先位于山下绮窗曲户间的俗间娼妓见尼姑的皮肉生意异常火爆,也争先效法,纷纷把妓院改为道观,倚门拉客的妓女摇身一变,成为庄重素色的尼姑。上演了一出真假难辨的丑剧。戏剧舞台出现的《秋江》(又名《妙常与必正》)、《玉蜻蜓》、《桃花庵》就反映了尼姑与红尘男人的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