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旅游指南】中国道教第一山  武当山

(2011-05-16 07:05:26)
标签:

张三丰

道教

武当山古建筑群

《倚天屠龙记》

药用植物

旅游

分类: 旅游指南

天下第一仙山  武当山

 

 

 http://cjhww.com/travelline/images/8006588img201033019510539.jpg 武当山" TITLE="【旅游指南】中国道教第一山  武当山" />

 

 

 

   武当山经度:111.004 纬度:32.400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境内,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景区面积古称“方圆八百里”,现有312平方千米。东接历史名城襄樊市,西靠“车城”十堰市城区,南依原始森林神农架林区,北临大型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武当山不仅拥有奇特绚丽的自然景观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可以说,武当山无与伦比的美,是自然美与人文美高度和谐的统一因此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武当山,作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5A级旅游区、全国武术之乡全国八大避暑胜地之一其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先后荣获“全国文明风景名胜区”称号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称号。 2009年,武当山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道教第一山   

   武当山高峰林立,天柱峰海拔1612米。武当山山体四周低下﹐中央呈块状突起﹐多由古生代千枚岩﹑板岩和片岩构成﹐局部有花岗岩岩层节理发育﹐并有沿旧断层线不断上升的迹象﹐形成许多悬崖峭壁断层崖地貌。山地两侧多陷落盆地﹐如房县盆地﹑郧县盆地气候温暖湿润﹐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多集中夏季﹐为湖北省暴雨中心之一。原生植被属北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合林﹐次生林为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主要有松﹑杉﹑桦﹑栎等。药用植物有400多种﹐产曼陀罗花﹑金钗﹑王龙芝﹑猴结﹑九仙子﹑天麻﹑田七等名贵药材。武当山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十四涧﹑十一洞﹑三潭﹑九泉﹑十池﹑九井﹑十石﹑九台等胜景﹐风景名胜区以天柱峰为中心上﹑下十八盘等险道及“七十二峰朝大顶”和“金殿叠影”等   

   武当山,是著名的山岳风景旅游胜地。胜景有箭镞林立的72峰、绝壁深悬的36岩、激湍飞流的24涧、云腾雾蒸的11洞、玄妙奇特的10石9台等。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被誉为“一柱擎天”,四周群峰向主峰倾斜形成“万山来朝”的奇观。武当山的药用植物丰富,在《本草纲目记载的1800多种中草药中,武当山就有400多种。据1985年药用植物普查结果,已知全山有药材617种,因此,武当山有“天然药库”之称。   

   武当山古建筑群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据统计,唐至清代共建庙宇500多处,庙20000余间,明代达到鼎盛,历代皇帝都把武当山道场作为皇室家庙来修建。明永乐年间,大建武当,史有“北建故宫南建武当”之说,共建成9宫、9观、36庵堂、72岩庙、39桥、12亭等33座道教建筑群,面积达160万平方米。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又进行扩建,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镜中”的建筑奇观,达到“仙山琼阁”的意境。现存较完好的古建筑有129处,庙房1182间,犹如我国古代建筑成就的展览。金殿、紫霄宫、治世玄岳石牌坊、南岩宫、玉虚宫遗址分别于1961年、1982年、1988年、1996年、200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除古建筑外,武当山尚存珍贵文物7400多件,尤以道教文物著称于世,故被誉为“道教文物宝库”。   

   武当武术又称内家拳”,源远流长,玄妙飘灵,是中国武术的一大流派,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说。它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炼气凝神,刚柔相济,内外兼修,是极好的健身养性之术。富有神韵的武当道教音乐,具有中庸、委婉和庄重、典雅的特点,与武当武术同享盛名。武当传说故事、民歌、民俗风情等丰富多彩,异彩纷呈。《飞狐外传》写到了武当派的威名,武当为内家拳剑之主。《倚天屠龙记》中,少年张三丰在武当山创立门派,最后成为中国 武术史上的不世奇才,金庸把这回题拟为武当山顶松柏长,就是比喻张三丰开创的武当基业。

  武当山神奇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其物华天宝又兼具人杰地灵的特质给世人留下极大的想像空间。作为中华民族大好河山的一块瑰宝,令世人神往,让我们走进钟灵毓秀、自然天成的武当山,去感悟她的玄妙、空灵和神韵……

 

 

  相关链接

 

   武当山风景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 在丹江口市境内, 属大巴山东段。高峰林立,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方圆400公里。是道教名山,又是武当派拳术发源地。是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之一, 方圆30多平方公里之内有72峰, 峰奇谷险, 风景秀丽。主峰天柱峰, 海拔1612米, 全山游程约60公里。武当山相传为道教玄武大帝(北方神)修仙得道飞升之胜地, 历代道教名流曾在此修炼。据记载, 唐太宗贞观年间即在灵应峰创建五龙祠。宋、元以来, 代有开拓扩建。明成祖于永乐十年(1412)曾动用军夫30多万人在此大兴土木。现存的36处宫观大多是明代所建, 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道教古建筑群。宫观内保存的各类神像、法器、经籍等都有较高的文物和艺术价值。1994年12月, 武当山道教古建筑群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由于武当拳而出名的武当山,自古以来就是天下名山。它在湖北省北部,北通秦岭,南接巴山,连绵起伏,纵横400多公里。宋代书法家米芾曾为武当山写下了刚劲有力的“第一山”三个大字。作为旅游胜地,武当山主要有三方面的特色。山上有宏伟的古建筑。据说,在建筑的规模上,超过了五岳。早在1300年前的唐代贞观年间,武当山即兴建五龙祠,宣扬道教。以后道教逐渐增多,武当山便成了道教名山。武当山的道教,敬奉“玄天真武大帝”,据说,武当山就是由“非真武不足以当之”而名。元朝末年,武当山上的古建筑大部分毁于兵乱。目前山上的宫观多为明代所建。

 

 

文化遗产

 

 武当山古建筑群历经沧桑,现存4座道教宫殿、2座宫殿遗址、2座道观及大量神词、岩庙。在布局、规制、风格、材料和工艺等方面都保存了原状。建筑主体以宫观为核心,主要宫观建筑在内聚型盆地或山助台地之上,庵堂神祠分布于宫观附近地带,自成体系,岩庙则占峰踞险,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的巨大景观。在建筑艺术、建筑美学上达到了极为完美的境界,有着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化和科技内涵,是研究明初政治和中国宗教历史以及古建筑的实物见证。武当山古建筑群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规划严密,建筑杰出

 

  武当山古建筑群分布在以天柱峰为中心的群山之中,总体规划严密,主次分明,大小有序,布局合理。建筑位置选择,注重环境,讲究山形水脉布疏密有致。建筑设计的规划或宏伟壮观,或小巧精致,或深藏山坳,或濒临险崖,达到了建筑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具有浓郁的建筑韵律和天才的创造力。

  高超的技术与艺术成就武当山古建筑群类型多样,用材广泛,各项设计、构造、装饰、陈设,不论木构宫观、铜铸殿堂、石作岩庙,以及铜铸、木雕、石雕、泥塑等各类神像都达到了高度的技术与艺术成就。

  

道教建筑之瑰宝

 

 武当山道教建筑群始终由皇帝亲自策划营建,皇室派员管理。现存建筑其规模之大,规划之高,构造之严谨,装饰之精美,神像、供器之多,在中国现存道教建筑中是绝无仅有的。

 武当山金殿及殿内神像、供桌等全为铜铸馏金,铸件体量巨大,采用失蜡法(蜡模)翻铸,代表了中国明代初年(16世纪)科学技术和铸造工业的重大发展。

 

历史意义

 

  武当山建筑群的兴建,是明代皇帝朱棣在扩展外交的同时,对内大力推崇道教,灌输“皇权神授”思想,以巩固其内部统治,具有重大的历史和思想信仰等意义。

  武当山古建筑群中的主要遗产有太和拱、南岩宫、紫云宫、复真观和“治世玄岳”石坊等。

  此外,在全山各宫观中还保存着铜、铁、木、石各类造像1486件,其中明代以前制品近干件,宋、元、明、清碑刻、摩岩409通,法器、供器682件以及图书经籍等,均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武当景点推荐:

 

  净乐宫:武当山八宫之首,始建于明代永乐11年的武当山净乐宫,因1958年兴修丹江口水库时淹没在水库之中,宫中的牌楼、龟驮碑等一批文物搬迁至丹江口。2002年,丹江口市引资7000万元,全面实施净乐宫复原工作,经过2年多的施工,一期工程广场、山门、御碑亭、三大殿及配殿等已初现雏形,再现了当年净乐宫的宏伟气势,成为丹江口南水北调工程地上文物搬迁复原的范例

  玄岳门:是“治世玄岳”牌坊的俗称,为三间四柱五楼式的石建筑。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高12米,宽12.8米,石凿榫卯而成。正中坊额上刻着嘉靖皇帝亲书“治世玄岳”4个大字,笔势隽永刚健。

  玉虚宫:全称“玄天玉虚宫”。建于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建造宫观庙宇2200间,嘉靖三十一年又经修葺,是武当山古建筑群中最大的单元。后来大部分毁于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现存部分建筑和遗址,还建有重达百吨的“龟驮碑”亭四座。


  磨针井:又名纯阳宫。坐落在老营以南12公里处,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现存磨针井为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重建,1984年修葺如初,有厢房50余间,面积1700平方米。


  太子坡:又名复真观。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修建。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二十三年、二十九年曾三度重修。现基本保持当年规模,是武当建筑群中的一个较大单元。


  南 岩:为道教所称真武得道飞升之“圣境”,是武当山36岩中风光最美的一处。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重建,有宫殿、道房、亭台等大小房间150间,赐额“大圣南岩宫”,到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扩大到460间。今存石殿,南天门,碑亭,两仪殿等建筑。


 

  琼台观:位于天柱峰东南麓约10公里,垂直距离1350米,分为上观、中观、下观。在元代时,称为“琼台宫”。明清时修葺扩建有24座道院,庙房数百间。至清咸丰六年(1856年),毁于兵火。现已修复部分庙房。该处系武当山客运索道的起始点。已成为重要的游客集散地。


  紫霄宫:建于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原建宫殿、廊庑、斋堂、亭台等860多间,赐额“太元紫霄宫”。紫霄宫背依展旗峰;面对照壁、三台、五老、蜡烛、落帽、香炉诸峰;右为雷神洞;左为禹迹池、宝珠峰。周围山峦天然形成一把二龙戏珠的宝椅,明永乐皇帝封之为“紫霄福地”。


  金殿: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海拔1612米的武当天柱峰之巅,建于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进深为三间,高5.54米,长4.4米,宽3.15米,全为铜铸鎏金。是世界罕见的铜建筑精品。


  隐仙岩:隐仙岩位于竹关之上,五龙宫之北。高耸云烟,石如玉壁,呈瑰纳奇。

 


  旅游线路


  东线:武当山镇——磨针井——八仙观——琼台——金顶。

 

  三日游:


  第 1 天


  玉虚宫 - 元和观 - 遇真宫 - 玄岳门 - 老营


  第一天主要游山下玉虚宫、元和观、遇真宫、玄岳门等景点。晚上在老营镇(武当山镇)住宿。

  第 2 天


  磨针井 - 琼台三观 - 天柱峰 - 金殿

 

  第二天上山游游磨针井,而后经老君堂至琼台三观,午餐后上金顶(天柱峰)游览,并在此住宿。

 

  第 3 天


  南岩宫 - 紫霄宫 - 天津桥 - 玉虚岩 - 太子坡


  第三天下山游南岩、紫霄宫,在紫霄宫用完午餐后,继续游览天津桥、玉虚岩、太子坡,由磨针井下山。

 


  特色餐饮

 

  武当山所属地区以鄂菜和川菜为主,均属中国七大菜系之一;而武当山特有的道家斋菜也颇具独到之处,它取佛道两家素菜烹饪的精髓,注重本色,口味鲜醇,在紫霄宫和太和宫中都可品尝到。
  另外如果要吃武当山当地的小吃,可以去玉虚宫一带的“永乐盛世”仿古街,那里的小吃店鳞次栉比。
  到武当山,如果不吃一顿正宗的"道家斋饭",真是一大遗憾。武当道教斋饭原料来源主要是山生山长的植物果实,依靠山上腐败的枝叶和其他自然肥料给足植物生长的植物果实,依靠山上腐败的枝叶和其他自然肥料给足植物生长所需营养,诸如盐干笋、鹿尾笋、九仙子、冻豆腐、核桃、板栗、猕猴桃、木耳、香菇、黄精等,油料一律选用植物油,寓道家思想"道法自然,反朴归真"于饮食起居。
  武当山的紫霄宫斋饭分宴度(200元/席)和流水席(10元/人)两种,太和宫斋饭为宴(200~300元/席)。武当山地区餐馆和饭店则以川味为主。

 

  购物


  每到一个城市旅游大家总忘不了带点当地的土特产品回家,到了武当山你也不会空手而归的。武当山之旅沿线城市具有特色的商品也不少,有中华猕猴桃、蜜桔、茶叶等,另外烙画工艺品和玉雕工艺品亦很有收藏价值。
  特产推荐——道教用品
  镇宅之宝 100元 护身符 15元
  八卦铜铃 18元 老子像 6元
  镇宅龟蛇裱轴 120元 本命神金卡 190元
  本命神银卡 120元 道乐音带 15元 (产品有不同,价位也有所不同)

 

  特色活动


  老均州(今丹江口)的节庆,除传统节日外,本地的主要节庆有三月三、九月九庙会和一年一度的武当国际旅游节。武当山镇每年举办的武当武术交流活动,使武当山镇成为中国著名的武术之乡。同时,在节日期间举办的旅游风光图片展、书画展、根雕奇石展、武当文物展、旅游产品展示会和经贸洽谈等活动进一步展示了地方文化特色,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最佳旅游时间


  武当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垂直气候明显,气温随海拔高度递减,最佳旅游时间是春秋两季。
  全山分3层气候区:高层即朝天宫至金顶,海拔1200-1600米,年平均气温8.5℃;中层即紫霄宫至朝天宫,海拔750-1200米,年平均气温12℃;底层,在海拔750米以下的太子坡和武当山镇等地,年平均气温则在15.9℃左右。

 

  注意事项


  1、进入道观后不要以手指点神像,无论其造型多么令人惊叹;也不要背对着神像;进殿时不要踏在门坎上,也不要高声喧哗。
  2、俗话说:“僧不言名,道不言寿”,道人修炼是为长寿,所以最好不要问道人的年龄。入道门的原因很多,如果没有深交,也不要问其身世。
  3、进山朝贡步入武当神道后,就要静默清心,不说污秽不净的话。供品中不能有石榴、李子、红艳花及鸡、犬等,不吃雁、鳗、龟、鳖、牛、犬、猪肉及生葱、韭、蒜、姜等荤腥刺激食物,不饮酒。这些都是武当主神真武大帝所忌讳的。
  4、武当山上许多地段都没有人烟,如果你对地形不熟悉,或没有足够的准备,请勿贸然进入。最好请个当地向导。

 

 

 

 

    同章樸庵司空遊武當山(十五首)

 


 

                      (明) 崔桐

 

 


  
  ·入僊關至霄宮(二首)

 



  西山園合杳,鑿翠敞天關。

   龍磴丸丸上,鰲峰滾滾攀。

     *披碧樹杪忽到紫霄間。

   五月全無暑僊風有靜*

 

     此中真福* ,不與眾宮羣。

     杉宿光連斗峰旗翠掣雲。

    風迴金鎖路龍吐玉泉紋。

   未盡登臨興,徘徊問少君。

 

   山有七星杉、展旗峯。

 



  ·紫霄宮道中



  山行失炎暑,風磴髮蕭蕭。

   鴉觀丹崖覆,梅祠碧氣飄。

   問僊知古跡,採藥識新苗。

   不斷松杉路,陰陰轉石橋

 

    朗梅祠烏鴉觀】

 



  ·雨宿朝天宮山房



   風樹蛟龍鬪,天宮雲雨垂。

   曾陰吹不散,午景霽仍虧。

   榻借神僊窟,簷依鸛鶴枝。

   迷歸去路消息問南箕

 



  ·雨後夜坐岩山臺

 



   雨霽清宵坐,更長月轉橋。

   凉生松濕灑,光滿壑烟銷。

  擁天樞隔,樓虛地軸搖。

   忽聞笙鶴度,冉冉列僊朝。

 



  ·五龍道中



   塞壑奇松擁,呼人恠鳥翔

   廟岩題黑虎,石澗轉青羊。

   響荅聞樵語,香飄迓羽裳。

   停輿問前路,山夾紫雲長

 

       黑虎廟、青羊澗

 



  ·登五龍山

 



  盤旋千仞路,此地亦為尊。

   日久澗長晦,雲低山欲吞。

  搜隨鳥道,小憩借松根。

   愛啜僊源水,還築玉女盆。

 



  ·誦經臺山房

 



  僊子翻經處,幽厓住有人。

   徑泥深虎跡,松瓦盖龍鱗。

   石座留賓古,茶蔬剪藥新。

   問渠誰是侶,惟與白雲親

 



  ·贈檏庵尚書



   **僊侶去,七十二峯遙

   閣道攀天壁,池泉吸斗杓。

   徘徊丹竃窟,唱和紫芝謠。

   巳悟長生術,朱顏定不凋

 



  ·赴玉虛山行

 



  著處瑤宮敞,隨山羽客栖。

   雲根百里路,木杪萬重梯。

   人語鳴虛壑,鷄聲隔遠谿。

   桃源知不遠,欲往路仍迷。

 

  ·至玉虛

 

  已出桃源徑,迴鑣更玉虛。

  地宏疑月窟,氣肅象天居。

   龜負蓬巔石,龍纏殿額書。

  靈官五百輩,吹笛下雲裾。

 



  ·張僊留衣亭



  僊去留亭榭,松杉繞徑長。

   鳳輿何處所,蟬虫尚衣棠。

  餘澤涵金笥,清氛凝桂梁。

  時應星斗夜,飛動彩霞光。

 

  ·再至玉虛訪樸庵同登會僊樓

 



  避暑入雲去,言登僊子樓。

   山遮半林日,風灑萬松秋。

   俯瞰深層殿,雄談到十洲。

   迴輿下瑤磴,看水更淹留。

 



  ·聞清微宮之勝道側不能至

 



  傳聞天柱下,幽勝更清微。

    峯合天長隔,谿寒雲不飞

          花岩懸乳石,竹塢對瓊扉。

   未有凌風翼,空成悵望歸。

 



  ·聞玉虛岩之勝道僻不暇至

 



   宮殿藏巖裏,陰陰千尺深。

   秪容雲霧入,不受雨晹侵。

   樹影涵金鎖,鍾聲帶碧潯。

    漸非謝公興,雙屐倦登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