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印象】“世界宗教博物馆”


标签:
景教泉州开元寺伊斯兰教道教世界宗教杂谈 |
分类: 旅行日记 |
“世界宗教博物馆”
道教圣地--泉州清源山
佛教著名寺庙泉州开元寺山门
佛教著名寺庙泉州开元寺“双塔”之一:镇国塔(东塔)
道教圣地--泉州清源山千手岩道观
清源山道士在老君岩读《老子》
唐景支二年(711年),泉州设置,经济发展,海外贸易逐渐发达,为多种宗教在泉州的传播提供了条件。大批道教宫观、佛教寺院相继创建。佛教在泉州的传播过程中,不断与地方传统民俗文化相融合,逐渐形成具有泉州地方文化色彩的佛教文化。随着泉州港的兴起和海外贸易的发展,伊斯兰教和摩尼教也传入泉州。五代时,闽王政权推崇倡导道、佛二教,泉州的道教和佛教达到鼎盛阶段。
道教圣地--清源山
宋代,最高统治者确立以儒、道、释合一为格局的中国文化传统。佛教寺院积聚了大量的财富,因此出现历史上空前的佛教僧人造桥、造塔盛事,泉州开元寺著名的镇国塔、仁寿塔,以及著名的洛阳桥,就是僧人发起建造的。宋代,伊斯兰教、景教(基督教)都在泉州流传,阿拉伯人、波斯人在泉州建造了清净寺。
元代,对各门宗教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道教、佛教、伊斯兰教、景教和明教(摩尼教)可以自由传播,天主教和印度度也传入泉州,多种宗教在泉州共存并传播。这与元代泉州成为世界最大贸易港的地位是相适应的。泉州港主马八儿国挹伯鲁马尔,在泉州建造印度教湿婆神庙。泉州城内有三座欧洲人兴建的华丽的天主教堂。泉州伊斯兰教清净寺增至六七座。元廷派遣“管领江南诸路明教、秦教”的高级僧官西雷蒙驻扎泉州。管领泉州路景教僧官吴咹哆呢思,住持兴明寺。泉州开元寺有三千多僧人。这一切表明,元代泉州是世界宗教的辐射点。清末,日本教也传入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