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福建省博物馆)-平潭海坛岛
2011年03月11日
星期五 小雨

中午,路过冰心故居

福州西湖柳堤
早上,我先游览了福州风景如画的西湖公园与左海公园。高山流水,亭台楼阁,桃红柳绿,鸟语花香……晨练的老人翩翩起舞,青年人在跑步,赶去上班的人们匆匆而过,好不热闹。

福建博物院,就在西湖公园与左海公园之间。其前身是1933年设立的“福建省立科学馆”,1953年4月成立福建省博物馆。2002年10月,新馆落成并对公众开放,改为现名。博物馆9:00准时开放,我们就进馆参观。

“郑和下西洋”时船上用的铜钟
福建博物院,除地下室外,有三层,据介绍,拥有馆藏文物和自然标本近17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3万余件。在10多个展厅中,我们参观了《福建古代文明之光》、《福建古代外销瓷》及《浙江馆藏中国历代书画展》等10多个基本陈列,全面、系统地展示了独具特色的福建历史文化风貌。参观后,我更加感到,福建确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博物馆的很多藏品都足以说明这一点。这方面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车过闽江大桥
中午,11:30从福州汽车南站乘车去平潭。车子经过闽江大桥,向西南方向开去。途经祥谦镇(革命烈士林祥谦故乡)、青口镇,穿过相思岭隧道,直奔目的地。距离福州128公里的里程,13:30才到达平潭县城。
http://y2.ifengimg.com/1a49d0cd0cb3eb9b/2012/0215/ori_4f3b05e18091f.gif

海边的平潭民居
平潭海坛岛是我国第五大岛,福建第一大岛,因为岛上时常“东来岚气弥漫”,又称“东岚”。为省级综合改革实验区、旅游经济开发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
我入住宾馆后,沿着龙凤路向南,徒步走到海边。海边正在兴建环岛公路,人烟稀少。我在海边漫步。海岸蜿蜒曲折,岸线据说就有400多公里,其中100多公里为优质海沙滩。平潭岛的北、东、南三面分别有长江澳、海坛湾、坛南湾三大沙滩,都比较漂亮。

平潭县龙凤山老龙头 海坛湾
我在海坛湾驻足观赏。正是下午2:30左右,涨潮时分。海面上白浪滔天,拍打在岸边的岩石上,发出阵阵轰鸣声(日本刚刚发生在仙台的8.9级地震,引发海啸,已开始影响我国浙江\福建一带)。我心里提醒自己,不能在靠近潮水的沙滩上走。海坛湾沙滩与广西银滩有异曲同工之妙。沙滩上沙质细白,海水清澈湛蓝,海上有岛屿岩礁。远处的礁石旁,有一红色建筑群,与蓝蓝的天空、蓝蓝的海水相映成辉。工地上的老乡告诉我们,海坛湾和坛南湾的沙滩,长度有40多公里,可容纳120万游客,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海滨浴场之一。

在龙凤山老龙头,正在大规模开发海景别墅。我在“海景国际”楼盘售楼中心休息,售楼小姐告诉我,此处海景房40-600多平方米,均价2万多元。小县城的房价如此高,可厉害啊!

平潭的许多景色都很美。有“甲天下”的海蚀地貌,海蚀崖、海蚀洞、海蚀穴、海蚀平台、海蚀阶地等星罗棋布,形态各异,或如双龙抱珠,海豚戏水,跳跃腾空;或如利鳄刺天,锐不可挡;或如海龟登陆,摇曳徐行……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令游客叹为观止。有被誉称“东海仙境”的海蚀造型系列,包括仙人井、仙人峰、仙人台、仙人洞以及金光灿烂、神奇莫测的“金观音”,雄奇壮丽,神秘诱人。
岛上的三十六脚湖,高出海面15米,为八闽第一大天然淡水湖,风光旖旎,百态千姿;还有体积超过乐山大佛四倍的巨型石人――海坛天神,造型奇特,形象逼真,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岗岩球状风化造型。平潭岛,巨岩交错,千姿百态,奇洞错列,佳境迭出……
【明日行踪】“海滨邹鲁”
侨乡泉州
泉州,又称鲤城(市区地图似鲤鱼)、刺桐城(古时据说遍布刺桐树)、温陵,地处福建东南部,与台湾隔海相望,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代有“海滨邹鲁”的美誉。
泉州历史文化悠久,泉州人口的主体为古代衣冠南渡的中原河洛人,河洛语即闽南语为主体语言。西晋年间(公元280年左右)中原发生五胡乱华,河洛人衣冠南渡,定居于泉州晋江、洛阳江两岸,今泉州自此兴起。迄今泉州每个家族的姓氏均对应一个或多个郡望堂号,代表了泉州人的古代中原来历。唐、宋、元朝,泉州逐步发展成为世界大港,在《马可·波罗游记》里,马克·波罗认为只有亚历山大港可以和它相提并论,甚至比亚历山大港更加宏伟。宋代绍兴年间,一代大儒朱熹曾为泉州开元寺撰写对联云:“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泉州历代人才辈出,唐朝太守留从效为发展泉州奠定伟大功绩;明代时期,泉州著名的古代思想家李贽为延续和创新汉文明矢志不渝;明后时期民族英雄郑成功为保全汉文明和抵御外侮南征北战。泉州还是多名杰出海外华人的祖籍地,非常著名的有:菲律宾国父荷西·黎萨,印尼前总统瓦希德,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泉州迄今保留着大量的历史文明,主要的代表有汉族原生态曲艺“南音”、梨园戏、高甲戏、提线木偶、布袋戏等。
当地人们普遍信仰宗教,各种宗教的雕像、寺院、教堂林立。古代泉州河洛人民信仰道教,至唐朝时期佛教则更为鼎盛。宋、元时期的泉州,对外贸易发达,因此也有阿拉伯和波斯商人信仰的天主教、景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等,故泉州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本地人民信仰道教、佛教、儒教等。保留着宋元时期海外商人信仰的天主教、景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的遗迹。史称“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保留着汉族原生态曲艺“南音”。今为福建省中心城市之一,是福建省经济中心。
泉州是古代“东方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