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新闻】东台沿海将围垦100万亩

标签:
严安东沙围垦人工岛条子旅游 |
分类: 旅游指南 |
|
|||
东台市沿海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同志向记者介绍,是否在东沙和高泥建立大型人工岛,目前仍在论证阶段,尚无定论。但包括东沙、高泥、条子泥在内的大型围垦计划已经进入实施阶段,计划围垦100万亩。无论将来东沙、高泥等地是开发超大型人工岛,还是围海造田,围垦都是第一步。 巨大的潮间带 严格意义上说,“两大人工岛”东沙、高泥实际上属于潮间带。所谓潮间带,就是指大潮期的最高潮位和大潮期的最低潮位间的海岸,也就是海水涨至最高时所淹没的地方开始,至潮水退到最低时露出水面的范围。在我国,潮间带资源集中于长江口以北各省,主要在江苏、上海和山东沿海地区。通俗地说,潮间带和人们口中所谓的“沙洲”有些相似,涨潮时会被海水淹没,落潮时又会露出来。 从《2009—2020年条子泥、高泥、东沙100万亩围垦规划图》(题头图)上可以看到,条子泥沙洲一带的围垦面积是40万亩,高泥是28万亩,东沙是32万亩,总共为100万亩,大约是667平方公里。 所谓围垦,则是在沿江、滨湖和海边的滩地上圈筑围堤进行垦殖的工程技术。对海滩地的围垦又叫海涂围垦;对经常淹在水下的海湾浅滩的围垦又叫围海造田;对滨湖滩地的围垦也叫围湖造田。因此,人们议论中,“两大人工岛”东沙、高泥的前期工程,实际上是围海造田工程。只不过,这个“田”的用途尚未确定,是建设工厂还是农业开垦?目前尚无定论。 增加土地,形成大港口 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土地。长期以来,我国以较少的土地资源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养活了众多的人口。据预测,到21世纪中期,我国人口将达到15至16亿。然而,土地的供给是有限的,现有耕地又因各种占用连年减少,据统计,近10年来我国耕地每年减少3600平方公里,按照这个速度递减下去,到2050年耕地面积将累计减少18万平方公里。如果按每人耕地面积为0.001平方公里计算,相当于减少1.8亿人口的生存空间。 江苏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只有0.99亩。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省每年还需要占用耕地30万亩左右。根据2003年江苏省农村统计年鉴资料,自1996年至2002年,我省耕地面积减少254万亩,平均年减少耕地36万亩,人地矛盾空前严峻。因此,迫切需要增加耕地,保证“占补平衡”。沿海滩涂是得天独厚的土地资源,围垦开发滩涂是我省增加耕地的有效途径,也是历来传统的做法。用好这片极具开发价值的土地后备资源,对缓解江苏用地日益紧缺的矛盾,推动沿海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2009—2020年条子泥、高泥、东沙100万亩围垦规划图》上看,省政府对这三块地用意很明显。据东台市沿海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同志介绍,将来在条子泥和高泥之间、高泥和东沙之间,将分别建立条子泥大桥和东沙大桥,将三块围垦的地方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如图所示,三大块围垦地和岸边将形成一个自然的深水港。这对于没有港口的东台市而言,将是一大喜讯。 此外,根据估算,潮间带年平均风速可达6—7米/秒,可以用来进行海上风力发电。严格意义上说,目前我国开展的海上风电项目均为潮间带风电场。东台市的海上发电项目,也选址在高泥附近。 一个海岛梦,一个新城市梦想 “如东沙、高泥两座人工岛建成,盐城版图上将诞生一个崭新的‘城在海中、海在城里’的海上城市,从而使城市格局发生一定改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致力于沿海开发研究的市委党校科研处副处长、经济学副教授严安兴奋地说。 严安认为,这一项目意味着一个五彩斑斓的海岛梦,一种用海方式和发展方式的新转变。盐城目前是一个面向大海,有着漫长海岸线的沿海地区,但却没有一个呼吸海洋气息的临海城市。现在从茫茫大海上填出1000多平方公里的陆地,大大缓解我市工业和城市用地的状况,同时,在盐城也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海上城市。 他认为, “离岸建岛是国际上比较先进的用海理念,”严安说,这一用海方式的转变,它可以有效解决土地短缺的同时,不占用、不破坏自然岸线资源和海涂湿地,有效保护宝贵的自然岸线资源,缓解了开发和保护之间的矛盾。 【相关链接】 围垦第一步已经跨出 记者从东台市沿海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目前100万亩围垦规划的第一步已经迈出,《条子泥I期匡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通过评审,进入实施阶段。 据悉,自2009年6月,国务院批准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使之成为具有全局意义的国家战略。随后,河海大学受托完成了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开发规划研究。 研究报告指出,计划在2020年前,规划匡围滩涂270万亩,其中辐射沙脊群核心区的条子泥、高泥、东沙三者总匡围面积为100万亩,占全部匡围面积的37%。江苏省沿海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承担了省级100万亩滩涂围垦工程前期工作,为确保在2012年前完成条子泥40万亩匡围,2020年前完成省级100万亩滩涂匡围,已先期启动的条子泥I期匡围工程,匡围面积为10.55万亩。 目前,条子泥围垦工程明确由省统一组织实施。实施单位仅用不足100天时间,就先后完成了围垦定位、规划制订、组建沿海投资公司、协调已围垦区域产权、委托相关单位编制工可研报告、用海规划、环境评价、海域使用论证和施工方案等多项重大工作,为条子泥围垦工程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东台市在项目前期调研、规划评审对接、工可研评审、材料运输中转码头建设、预制构件施工场地选址等方面给予了支持和配合。 按照《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纲要》,条子泥匡围工程40万亩,其中农业用地20万亩、生态用地12万亩、建设用地8万亩。由于洗盐脱碱需要6~8年的较长过程,因此匡围项目近期主要用于海、淡水无公害生态养殖,将粗放式养殖变为精细化养殖,有利于带动区域水产养殖的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周边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滩涂资源开发向高产、高效、优质的方向发展,形成资源良性开发与合理保护,提高用海效益,直接或间接带动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同时,结合围垦工程,综合发展生态养殖和生态旅游,促进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通过滩涂围垦,构筑高标准海堤,增加安全屏障,提高抵御台风、风暴潮等灾害的能力,可有效地保障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最重要的是,通过滩涂围垦和开发,逐步形成新的土地储备,缓解耕地资源严重紧张的矛盾,拓展发展空间,促进东台的发展,缩小与苏南的差距,实现江苏省区域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