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印象】参观江东门--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2010-11-06 20:53:54)
标签:

江东门

日军南京大屠杀

遇难同胞

著名建筑

纪念墙

分类: 旅行日记

参观江东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2010年11月6日下午

 

【南京印象】参观江东门--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著名建筑大师齐康院士主持设计的南京大屠杀纪念墙

 

 

   早就想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但多次来南京,因为时间关系,愿望一直未能实现。此次在南京参加省语言学会年会期间,住地凤西宾馆离江东门只有几分钟路程,祭奠30万遇难同胞的夙愿,终于如愿以偿。

 


【南京印象】参观江东门--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不能忘却的历史



【南京印象】参观江东门--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南京印象】参观江东门--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1937年12月13日,历史不会忘记,中国人民不会忘记

 

 

【南京印象】参观江东门--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永恒的纪念


 

【南京印象】参观江东门--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德国约翰-拉贝先生说: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

 

 

   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二层展厅图文数据并茂,音像实物翔实,具有很强的震撼力。

 

 

【南京印象】参观江东门--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德国约翰-拉贝先生在记目击南京大屠杀《日记》

 

 

【南京印象】参观江东门--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之一、曾被日军“强暴”的南京妇女李秀英说:“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

 

 

【南京印象】参观江东门--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原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梅汝璇说: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

 

 

【南京印象】参观江东门--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胜利,1945

 

 

【南京印象】参观江东门--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南京印象】参观江东门--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南京战地尸体掩埋队工作记录显示,遇难者人数超过30万人

 

 

【南京印象】参观江东门--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南京印象】参观江东门--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名录墙

 


【南京印象】参观江东门--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

 


【南京印象】参观江东门--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祭奠台

 


【南京印象】参观江东门--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祈祷和平,警钟长鸣

 


【南京印象】参观江东门--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和平广场

 


【南京印象】参观江东门--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和平纪念碑   和平万岁!

 

 

【相关链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建设的最早发起者   崔卫平教授

 

 
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0/03/27/world/27china_CA0/27china_CA0-popup.jpg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崔卫平(盐城人)  
 
 

 【南京印象】参观江东门--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南京大学中文系三年级学生崔卫平


     

 

  崔卫平致南京市政府市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南京市人民政府市长及各位负责同志:

 

  我诚恳地请求你们,为历史也为未来,为南京人民、中国人民也为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人民做两件事:


   一、在南京选择适当的地点,建立三十万受难同胞的纪念馆,在馆内陈列日本侵略军在南京所犯下的滔天罪行的有关照片、文献和实物。


   二、与有关部门联系撰写、出版通俗的、图文并存的南京大屠杀惨案的历史记载,让小学文化程度以上的人民群众都可以阅读。

 

                           南京大学中文系三年级学生  崔卫平

 

                                         1980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