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端砚


标签:
端砚十二章纹澄泥砚端溪九龙砚砚石 |
分类: 旅游指南 |
|
||||
http://www.ce.cn/kjwh/scpm/scxx/200707/16/W020070716296380736881.jpg
加上历代制砚艺人的精雕细作,使其造型式样多姿多彩,由初唐的实用型逐渐提高到明清时期的实用与欣赏相结合的高度,步入了民族工艺美术的行列。现在已成为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闻名遐迩。使来肇庆观光的中外游客无不以拥有一方工艺精湛、多姿多彩的端砚为荣。
|
||||
“文房四宝”名砚鉴藏 上图这方古砚,若不作深究,只能得出“开门、漂亮”的结论,而笔者仔细研究后发现,虽然它身上没有刻上皇亲国戚的铭文,但它以“十二章纹”为装饰,带有浓重的“皇权”气息,可以断定:这是一方极为罕见、与明代皇权有关的珍贵端砚。 该砚长17.5厘米,宽11厘米,厚4.4厘米,为明代水坑优质端石精雕而成。砚台长方规整,色如羊肝,发湿木之声;石质细腻润泽,握之出水;砚堂可见微尘和萍藻青花、天青、胭脂晕火捺等珍贵石品,砚底一条翡翠纹,由天青冻围绕,明艳异常;整砚为一块纯净石肉,无筋无裂;入水细察,石品更加丰富多彩,娇艳如花,美不胜收。 首先来看砚面造型,你说它是瓶形吧,可是它肩部和颈部又多了三个带孔的系,与常瓶不符;再看砚底纹饰,笔者曾在砚台上见过单个出现的两己相背的“黻”字纹和火焰纹,但组合出现,则从未见过。后经笔者反复考证,竟发现这就是历史悠久的皇家专用纹饰“十二章”纹!据史料记载,十二章纹包括: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火、宗彝、藻、粉米、黼(fǔ)和黻(fú)12种图案,为古代皇权神圣象征的专有纹饰,历时两千余年而不改。饰章之多寡,代表了森严的等级。 对照本砚,鉴赏十二章纹饰,其中,“一目了然”的有六章,砚面刻有两章,为杯状宗彝纹和三点星辰纹的组合;砚底由上至下有四章,分别为亚字黻纹、斧形黼纹、圆形带点的粉米纹和火焰纹。 其余六章皆“难读难寻”。先看砚底下方半圆内的一组纹饰,如果结合十二章内容推测理解,笔者认为应是日纹、月纹和山纹的有机结合。左边一横为阳,代表日纹;右边两竖为阴,代表月纹;中间方形凸起为山纹。而与黼纹并肩的圆头圭样纹似浮雕有已磨损的纹饰,估计是华虫纹。寻找剩下的两章令笔者费尽脑汁,经反复研究,笔者终于恍然大悟:石中条状翠带和萍藻青花石品,不就是形象贴切的龙纹和藻纹! 古砚与新砚最大不同就是“文化内涵深厚”,本砚作者将中国皇权文化、造型艺术和名砚石品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毫不夸张地说,其匠心独具、化繁就简的功夫已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 名家雕刻端砚欣赏 作品名称:《明月松间照》砚 石 规 生产日期:2008年 设计制作:梁佩阳 石 |
广东肈庆地图
相关链接:端砚的选择
“石质好的端砚,如果添上晶莹夺目的鸲鹆眼(鸲鹆即八哥),更是锦上添花,身价百倍。”黎铿说,端砚的石眼,是端砚中的独有佳品,也是区别于其它砚台的独有标志。优质石眼青翠碧绿,眼晕达十数重,而且其中有瞳子,奕奕生辉,别致美砚,分外明媚动人。
据了解,端砚的石眼以其形似而定名,有鸲鹆眼、绿豆眼、象眼、鹦哥眼等。以其质又分活眼、泪眼、翳眼、瞎眼等。“当然,在端砚中有石眼,并不就是唯一表现砚的好坏。在选料中必须注意到石眼所生的位置与墨堂的石质好坏而选料,决不能舍本逐末,买椟还珠,况且石眼有优劣之分,不能一概而论之,因此选料极为重要。”黎铿支招:“石质纯正、滋润、细腻方为好料,如再有石眼、鱼脑冻、青花等则为上品。”
“端砚中的石眼,虽然在实用价值方面作用不大,但在端砚雕刻艺术中,其利用却有着装饰与欣赏的重要价值。”黎铿认为,在端砚雕刻和创作设计中,因材施艺、因色取巧,显得尤为重要:“除了考虑石质,还必须顾及到石眼生长的位置和构图上的经营。
“因此,在评价一件名贵的端砚时,不仅要看其雕刻艺术,而且更重要的是因材施艺的技艺是否出神入化。别开生面的构思;巧妙的利用原材料,这是端砚工艺品创作设计的要素。”黎铿这样说。
http://img.wtianx.com/image/k/kltyzh/images/2006121715254801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