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存高远
锐意创新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退伍军人、民营企业家、高级工程师何贤用

何贤用,退伍军人,高级工程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盐城市党代会代表、盐城市人大代表。先后承担国家“八五”、“九五”、“十五”科技攻关课题,其发明创造共获得四个“国家级新产品”称号,先后获19项国家专利,获江苏省及盐城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六次,并在全国性报刊杂志、会议上发表科研论文三十多篇次。其主持设计开发的多用途辊筒干燥机、马铃薯深加工成套设备、自动签语饼机、变性淀粉生产线等新产品,涉及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的多个领域。十多年销售上述生产线近4亿元,为国家节约引进费用近亿美元,受到业内专家高度评价。
何贤用,这个豪爽精明的农家子弟,种过田,当过兵,凭着—股敢闯敢干的热情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破风斩浪,在美丽的黄海之滨,取得了令人赞叹的业绩。
东台市食品机械厂有限公司前身是弶港镇渔农具修造厂,以铁木竹产品为主,1983年转产食品机械,但一直没有形成产品优势。后因技术力量薄弱,产品老化滞销,企业陷入了资不抵债的困境。1988年,何贤用通过公开竞争走上了食品机械厂厂长的岗位。从此,他与食品机械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担任厂长后,他坚持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自学科技知识,先后自学了塑料、造纸、包装以及一些专用机械设计和制造知识,并努力把所掌握的科技知识融会贯通,付诸实践。担任厂长不久后的一天,他获悉:刚问世的日本产炒货机倍受青睐,称霸市场,由于价格昂贵,我国只有南京某食品公司引进一台,于是他连夜赶到南京。在参观时,他被这台先进的设备所倾倒。他暗下决心,要开发研制出自己的一流产品,欲与洋货比高低。回厂后,在—无所有的情况下,他带领厂里的两名技术骨干埋头攻关。缺少资料,他们走南京、跑上海,在图书馆里—呆就是一整天;遇到技术难题无法攻破时,他们求援于一些科研部门、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苍天不负有心人,3个月的辛勤的汗水换来了成功的喜悦,他们自研自制的炒货机经有关专家鉴定,不仅比洋货功能更齐全,更加节能降耗,而且造价只有进口的20%左右,推向市场后,十分抢手。印度尼西亚一家公司的老板看到后翘起大拇指连声称赞:“想不到一个小厂能生产出比日货更先进的产品,令人钦佩。”并当场买下了他们生产的3台机器,且签下了3年包销合同。此后,他一发不可收,相继开发出自动蛋花酥机、自动签语饼机等大型专利产品,既替代了进口产品,又填补了国内空白。10多年来,志存高远的何贤用依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和执着追求,摸准了影响企业发展的掣肘,通过不断打造新产品,提升核心竞争力,使企业从低谷奋起,焕发出强有力的生机和活力。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扎根后,何贤用深深感到,食品机械厂要盘活壮大,并牢牢占据市场的制高点,必须不断追求高科技含量,瞄准国际先进水平,走科技兴厂之路。在全国食品机械行业滑入低谷的困难时期,东台市食品机械厂有限公司非但没受到影响,反而抓住了又一个大发展的机遇,以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赢得了市场。1996年,何贤用从报纸上得知:我国婴幼儿营养麦片生产线主要依赖进口且价格昂贵,交货不及时。他如获至宝,当即产生了开发辊筒干燥机的念头。于是,他飞赴荷兰、越南仔细考察,带回了一大包技术资料和学习考察笔记,与有关专家合作开发这一项目。他们当时承担的是轻工部课题,其投入产出比,投资收益率和产品的诸多性能均优于进口产品,其性能、售价与世界上先进的美国、荷兰、德国产品相比有很强的竞争力;在全国淀粉行业和麦片生产领域成功推广后引起了轰动。2000年,厦门一企业扩产,先后向该厂订购32台套辊筒干燥机。
在企业大踏步前进的同时,何贤用又把目光投向了中国淀粉行业。2000年,在国家投资西部的号角声中,他在广西大胆注入资金近1000万元,建立了广西百色淀粉分厂,并一举获得成功,当年就创下利税100多万元。目前,仅淀粉分厂就已发展到3家。
因其在我国变性淀粉行业、通用机械行业、食品制造业作出的重要贡献,何贤用现担任相关的五个全国性学会、协会的主要领导成员或负责人,并先后荣获江苏省“青年科技兴农带头人”、盐城市、东台市劳模和突出贡献奖等多项荣誉,现为盐城市、东台市、弶港镇三级人大代表。东台市食品机械厂有限公司也因此成为“江苏省先进民营科技企业”和“江苏省知识产权重点保护单位”以及东台市首家“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