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藏峪的风景与传说
2008年12月11日

皇藏洞 刘邦落难时在此躲藏的洞穴
皇藏峪,位于安徽省萧县,是一处与汉高祖刘邦有关的人文景观,亦是一处还仍然处于原生态的自然景观,素有“幽谷圣地”、“淮海佳境”之称。经徐州友人一再推荐,乘在徐州开会之机,专程前往邻省安徽萧县皇藏峪考察。
据陪同的友人介绍,皇藏峪,原名黄桑峪,因峪内长满黄桑树而得名。《汉书地理志》记载:“汉高祖微时常隐芒砀山间,此山有皇藏河,汉高祖避难处。”这便是皇藏峪名称的由来。汉高祖刘邦称帝前,为躲避秦军追兵藏身此处山洞,故改名皇藏峪,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皇藏峪为陶墟山系南部的剥蚀低山丘陵,山岩系石灰岩体,有许多天然洞穴及井泉、山石景观。四周峰峦层叠,涧水淙淙。其中的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地域广阔,山川秀丽,农、林、水、土特产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异彩纷呈。冈峦起伏,林木参天,岭上坡下,繁衍着松柏、黄桑、青檀等木本植物种,中草药700多种,鸟类58种。

皇藏峪天洞
飞来石

皇藏峪
刘邦拔剑泉
拔剑泉,泉水清澈甘甜,四时不断。传说刘邦在此避难时,舌干口渴,挥剑刺入石缝,拔剑即成此泉。

瑞云寺,参天银杏,绿荫如盖
瑞云寺,依山而建,背负山崖,面临深谷,四周群山环抱。据《江南通志》记载,寺院始建于西晋,距今已有1500多年了;重建于唐。原名黄桑寺、“后随山改名为皇藏寺。

传说当年刘邦藏身此山,吕后寻夫,远望山中一洞口白云缭绕,很快找到了刘邦。《史记·高祖纪》载:“吕后曰‘季所居上常有气云,故从往常得季”。”根据这一传说,宋端拱年间改寺名为瑞云寺。有碑记曰:“众山环合,卫基如城,间有古寺,名日瑞云。”现高悬寺门之上的“瑞云寺”匾额,字迹苍劲古朴,为清代安徽大书法家邓石如所题。

丹桂依然飘香
瑞云寺后殿庭院内,有一棵桂花树,已有800多岁的高龄,至今仍然芬芳吐艳。
寺宇三层三院,共有房间九十余间。前院是藏经楼,雕梁画栋,图案精巧逼真,二门内为正殿,中庭宽广,佛像高大,厅堂宽敞堂皇,飞檐拱壁,气势雄伟;后院为僧房,清雅别致。整个寺院石级层迭,回廊交错,门楣多变。前院一颗参天银杏,历时一千三百多个春秋,依然绿荫如盖;一颗苍劲古桧,盘根虬于,枝叶扶疏。后院古柏挺立,一对父子银杏相偎成趣,厢房前金桂、银桂清香袭人。


“裸童”(青檀)
青檀,榆科,耐旱,生命力极强,树皮为生产宣纸的主要原料。
【链接】安徽掠影

安徽 黄山
|

安徽池州
九华山 |

安徽合肥 包公祠
|

安徽马鞍山 采石矶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