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丹顶鹤鹤鸣堡区看台望鹤亭盐城旅游 |
分类: 百家文汇 |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儿时吟诵的名句,写的是阴山脚下的敕勒川草原景色。不知怎的,一到了保护区,我就想到了这些句子。不过,盐城的滩涂,天幕却是格外的湛蓝,草木却是格外的丰肥。秋风送爽,风吹草低,见到的不是牛羊,而是鸳鸯、野鸭、白天鹅、蓝孔雀,以及认也认不清飞鸟、游禽。它们,或在草丛中私语,或在碧波中谈情,或在低空中比翼,或在树梢上鸣唱。旁若无人,怡然自得。
除了临门处的一座望鹤亭,全无想象中可能有的楼、台、阁、榭。多少有点儿失望。转而一想,这倒好。清新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嘛!绕过一方池塘,看过一座小岛,行过一段曲径,忽地,眼前一亮——一座形似运动场的大型构筑物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环状,硕大。围绕在圆环内侧的,是钢木结构的看台。看台用料考究,却是未经涂鸦,保留原来本色。思之,足见保护区管理人员的良苦用心。假设,看台被染上其它艳色,岂不突兀?场地中间长着小草,是经人工照料过的,很平整。看台的外围,则是长长一溜子鹤舍。
“丹顶鹤!”有人嚷了起来。我们随即快步跑了过去,驻足在一个个鹤舍前。
这精灵一米来高,通体洁白,唯头顶一片红、翅尖两处黑。仙风道骨,仪表不俗。鹤舍数十间,大小也一样。然而,鹤的数量却不一样,五、六只的有之,两、三只的也有。导游告知,每一间鹤舍里住着的,便是一家子。顺便还说,这精灵外表美,内心更美——对爱情忠贞不二,一旦成其男女之欢,便绝无韵事风流。
大约是听到了表扬,精灵们亦显欢快之色。有不少扑打着双翅,迎了过来,隔着鹤舍栅栏,盯着我们上下端详。片刻,又各行其事。或用那长长的喙啄食地上的干玉米粒,或相互间交颈嬉戏,或者干脆照看它的孩子去了。而不管干什么,那步态、那神情,却总是优雅的、洒脱的。想起杜牧之的“丹顶西施颊,霜毛四皓须。”、白乐天的“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销。”,对照眼前的精灵,真的感到传神得很。
看到了静态的,看不到动态的,心底总归会产生一种遗憾。其实,游客的这种心思,早就被人家驯养员看透了。这档口,不知是谁嚷了一声“快看!”循着那手指的方向,我果然看到,一座鹤舍的门打开了,五只丹顶鹤正在做着预备动作。它们的脚步轻轻跳跃,翅膀慢慢摆动。那喉管间,却有一股齐刷刷的声浪在涌动。并没有听到发令枪响,它们,却像长跑运动员突然起跑一样,冲出了鹤舍、冲向了蓝天。那唳嘹声也一下子明亮了起来——“嘎——嘎——嘎”,声震长天。那时节,我忽然对“风声鹤唳”这个成语不满起来。用于草木皆兵那么一种解释,是对这精灵的一种轻谩。你听,这声音,分明是直抒胸臆,在歌唱、在赞美。岂能是其它?那翱翔的体态,至美。那盘旋的身影,至美。蓝天下,滩涂上,展现了一幅天然的画图。
不经意。或许,是驯养员发出了某种信号。天空中的精灵们减慢了速度,翱翔变成了滑翔。着陆的一瞬间,它们前倾曲颈,张扬双翅,伸展两足。随着被其蹬翻的泥土草屑的飞扬,精灵就平稳地站立在地面上了。游人们围了前去,精灵们优雅四顾。看那光景,似乎是刚下了座机的贵客,在接见迎接它们的人们。那一刻,我们抓拍了不少照片。
说到底,丹顶鹤的飞翔表演,是驯养员长期驯导的结果。那么,纯野生的呢?
驯养员告诉游人:“这时节,黑龙江保护区的鹤群正在酝酿着重大行动。如果,北方来上一场寒流,那就一定是它们长途飞行的动员令。十年前,飞抵这里的,只有区区二、三百只,而现在,每年则有近两千只。”
我浮想联翩。
黑龙江扎龙——江苏盐城,三千公里上下,数千只丹顶鹤,数十个小时,绝对称得起是一场壮怀激烈的大行动。那么,是什么样的力量驱使它们如此的不辞辛劳呢?答案只能有一个——这里的一万八千公顷土地,是它们最最温馨的家园!
离开保护区的时候,我不禁举头北望。耳际,似乎已经隐隐听到了远方传来的阵阵鹤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