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艺术欣赏】王羲之十七帖

(2010-07-05 14:30:38)
标签:

《阳春白雪》

王羲之

文化

分类: 百家文汇

        王羲之十七帖           http://img5.artxun.com/auction_artron_net_LGD_DutchAuction/29/8517/thumbnail_400_400.jpg 

 

 

    《十七帖》是王羲之草书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王羲之的地位非常独特。因为经唐太宗李世民的大力提倡,王羲之的书法被确认为古代书法艺术的典范。此后的一千多年时间内,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地位一直非常牢固,人们将他尊为“书圣”和中国书法文化的代表。

   

http://pic.zhuokearts.com/2006/11/14/c824a3ae-d675-46b0-9111-162f6058612d.jpg

 

 

    王羲之(303—361),琅邪临沂人,字逸少。后移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他一生曾任秘书郎、参军、刺史、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等职,人称“王右军”。后称病去职,与东土诸名士优游自适以终老。

  王羲之出身于名门望族,伯父王导、王敦以及父亲王旷,都是曾经左右东晋形势的重臣。王氏家族与当时的皇族司马氏平起平坐,地位显赫。王羲之虽然父亲早逝,寄养在伯父王导家中,但这并不影响他具有优越的生活条件与良好的学习环境。据说他小的时候不善言辞,长大成人后却善于思辨,并以骨鲠著称。

  王羲之少时学卫夫人书法,后来得到叔父王虞的指导。他的家族中擅长书法的人很多,伯父王导、王敦都精于书法。王导还将有“江东法帖之祖”之谓的《宣示表》传给王羲之,可见对王羲之书法才能的器重。在这样的环境中,他能够博采众长,转益多师,终于“备精诸体”,创造了全新的书法艺术境界。

 

 

 

 http://www.yingbishufa.com/ldbt/pic/2044_01.jpg

 

 http://www.yingbishufa.com/ldbt/pic/2044_02.jpg

 

http://www.yingbishufa.com/ldbt/pic/2044_03.jpg

 

 

http://www.yingbishufa.com/ldbt/pic/2044_04.jpg

 

http://www.yingbishufa.com/ldbt/pic/2044_05.jpg

 

http://www.yingbishufa.com/ldbt/pic/2044_06.jpg

 

http://www.yingbishufa.com/ldbt/pic/2044_07.jpg

 

《十七帖》(1/3篇幅)

 

 

    王羲之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文字,从篆书系统向隶书系统转变是—次关键性的变化。我们现在汉字应该都属于隶书系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表意文字。隶书系统的文字在以后的岁月里繁衍出很多变体,如行书、草书等,这个过程都发生在汉代,隶书本身也最终演化成为今天常见的楷书。

    在王羲之之前,这些书体都有一定的规模,但还是不够成熟。比如钟繇楷书,相对来说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张芝草书也属于质朴一路。王羲之书法在他们的基础上取代了前人,成为一种全新的文字范式。王羲之之后的书法家当然也不可能停留在模仿王羲之的书法上,比如唐朝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他们将楷书推向了更为标准化的境界。但是,宋朝的文人书法家大多认为,他们的楷书有刻意安排的痕迹,虽然在实用方面是够标准的,但与王羲之相比,却显得有些不自然。

    正因为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境界符合中国人的审美理想,字形姿态丰富但不过分张扬,气息冲和,刚柔相济,既有法度,又有极高的审美境界,所以在他之后的很多朝代的书法家都愿意接受他。人们把羲之尊为“书圣”,恐怕就是这个道理。

 

 

 

乐曲《阳春白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