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蜀中散记】(之一)清音阁下留清音

(2010-04-09 22:31:47)
标签:

双桥清音

清音阁

桥桩

赵朴初

峨眉山

分类: 旅行日记

清音阁下留清音              

 

                       1998年08月06日

 

 

 

 【蜀中散记】(之一)清音阁下留清音

 

 

仲夏的一天,我们在峨眉山崎岖的小径上攀行,被远处浑厚持续的溪水声所吸引。那水声,象清淳的山风,象悦耳的乐曲,使人感到分外惬意。循着水流声,我们便来到了被称为“双桥清音”的地方。

 

 

 【蜀中散记】(之一)清音阁下留清音

    峨眉山寺庙

 

  【蜀中散记】(之一)清音阁下留清音

 

  冬天的峨眉山(2006年)

 

 

白龙江和黑龙江流下的水在这里汇合,对直冲在“牛心石”上,水花飞溅,激浪翻腾。二水之上的两座石拱桥,如彩虹凌空。站在桥上,凭栏俯视,左边岩壁上,几股飞泉,如白练抖动,直落峡中。满峡水声轰鸣,不舍昼夜。下到溪中,濯足戏闹,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单一清新的水声,加上“双桥”,置身其中,仿佛仙境。难怪人们要把这里誉为“双桥清音”。

 

 

【蜀中散记】(之一)清音阁下留清音


 

 

在二水之间的石梁上,清音阁凌空高耸,形势险峻,周围林木郁,色如翡翠,把这座古老的寺庙衬托得更加古雅庄严。在阁中静坐,随着山风的吹拂,水声的缓急,可以感到思逸神弛,满耳清音,心中杂念全无,进入了一种神奇的境界。

 

 

【蜀中散记】(之一)清音阁下留清音


 

 十年前,正是在这里,赵朴初先生曾留下这样一首诗:

 

禅师诗句证桥流,

流到宫川古渡头。

今日流还一片石,

清音长共月轮秋。

 

 这首诗镌刻在清音阁旁的“日中诗碑亭”中的石碑上。


“日中诗碑亭”建于九十年代初,仿茅草盖顶,典型的日本式小亭。过去,这里只是一片丛林,人迹罕至,如今有亭,有碑,不远处还有铁索桥,成了峨眉十景“双桥清音”的又一处新景点。来到此处,我们驻足良久,默念着中国佛教界领袖,赵朴初先生的诗作,寻觅着诗中记载的一则讴歌中日两国人民友谊的感人故事。

 

 

 

 【蜀中散记】(之一)清音阁下留清音
    

  冬天登峨眉山(2006年11月)


    【蜀中散记】(之一)清音阁下留清音
   

 

  在峨眉山金顶(2006年11月)

 


在碑的另一面,镌刻的日本高僧良宽大师的《题峨眉山下桥桩》诗中终于找到佐证

 

不知落成何年代,

书法遒劲且清新。

分明峨眉山下桥,

流寄日本宫川滨。

 

 亭旁的碑上,记述着碑亭的由来,还绘制了当年桥桩漂流的路线


 原来在清代道光年间的一个夏天,峨眉山山洪爆发,冲垮了清音阁下的木桥,一根桥桩顺流而下,沿江漂流,流入大海,慢慢漂流到日本新泻县海边的宫川滨。日本高僧良宽大师拣起这根桥桩,见到上面有“峨眉山”字样,知道是来自佛教圣地,便视为宝物珍藏起来,并在上面题了诗。他由此萌发朝圣峨眉的心愿,但终未能如愿

 

 

【蜀中散记】(之一)清音阁下留清音


 

 直到十年前,为了了却良宽大师的遗愿,日中友好汉诗协会副理事长棚桥修二先生专程来华修建此亭,立下良宽大师《题峨眉山下桥桩》题诗碑,成为中日两国人民源远流长的友谊见证。诚如碑记中所写:


“良宽没有踏上中国的土地,然而他过去崇敬的中国诗人(李白)的心灵,今天仍然引导着我们得以在峨眉建立这块诗碑。我们坚信,这将使汉诗连接世界人民的心,必然带来永恒的和平友好。”


 如今赵朴初先生也已作古,可以欣慰的是赵朴初先生和高僧良宽两位大师的诗行,正如“万古清音”将长留于清音阁下,长留于中日两国人民的心中。

 

                                                                                                                           

                                                     

                        原载<<东台日报>>2000年6月12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