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散记】(之一)清音阁下留清音

标签:
双桥清音清音阁桥桩赵朴初峨眉山 |
分类: 旅行日记 |
清音阁下留清音
仲夏的一天,我们在峨眉山崎岖的小径上攀行,被远处浑厚持续的溪水声所吸引。那水声,象清淳的山风,象悦耳的乐曲,使人感到分外惬意。循着水流声,我们便来到了被称为“双桥清音”的地方。
白龙江和黑龙江流下的水在这里汇合,对直冲在“牛心石”上,水花飞溅,激浪翻腾。二水之上的两座石拱桥,如彩虹凌空。站在桥上,凭栏俯视,左边岩壁上,几股飞泉,如白练抖动,直落峡中。满峡水声轰鸣,不舍昼夜。下到溪中,濯足戏闹,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单一清新的水声,加上“双桥”,置身其中,仿佛仙境。难怪人们要把这里誉为“双桥清音”。
在二水之间的石梁上,清音阁凌空高耸,形势险峻,周围林木郁,色如翡翠,把这座古老的寺庙衬托得更加古雅庄严。在阁中静坐,随着山风的吹拂,水声的缓急,可以感到思逸神弛,满耳清音,心中杂念全无,进入了一种神奇的境界。
禅师诗句证桥流,
流到宫川古渡头。
今日流还一片石,
清音长共月轮秋。
“日中诗碑亭”建于九十年代初,仿茅草盖顶,典型的日本式小亭。过去,这里只是一片丛林,人迹罕至,如今有亭,有碑,不远处还有铁索桥,成了峨眉十景“双桥清音”的又一处新景点。来到此处,我们驻足良久,默念着中国佛教界领袖,赵朴初先生的诗作,寻觅着诗中记载的一则讴歌中日两国人民友谊的感人故事。
在碑的另一面,镌刻的日本高僧良宽大师的《题峨眉山下桥桩》诗中终于找到佐证:
不知落成何年代,
书法遒劲且清新。
分明峨眉山下桥,
流寄日本宫川滨。
“良宽没有踏上中国的土地,然而他过去崇敬的中国诗人(李白)的心灵,今天仍然引导着我们得以在峨眉建立这块诗碑。我们坚信,这将使汉诗连接世界人民的心,必然带来永恒的和平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