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州故郡,倚燕山而壮美;司马古台,矗国魂而威风。长城之最,华夏之骄;云水漫溯,飞龙欲腾。二郎担山,神话随风溢彩;继光御寇,英名传世留芳。和风畅舞,旭日徐升;山盈紫气,城幻龙形。游人赞而风醉,雅士来而诗成。
长城脚下,鸳鸯湖畔:水映青山入画,心怡圣境脱俗。荡舟平湖,桨惊一帘幽梦;驾雾索道,人驭九霄仙风。
拾级而上,热汗凝云;倚城而息,清水赛醴。正慕云中飞鸟,已见城上遗文。字如清风,扫疲惫之形体;砖化美玉,灿怡然之心扉。健步如飞,激情漫起;仰天一啸,放眼四野:青山叠翠,白雾弥城。雄关兀立,将军倚天挥剑;莲花轻萦,仙女临窗品茗。天梯险峻,帝子临凡把盏;瑞气祥和,世人到此凌风。烟云若梦,圣境如诗;凝古韵之厚重,诵今声之激昂!
史海回眸,伤情贯胸:金戈铁马,曾历雄关之险;瘴雾狼烟,多泣史册之愁。城外蛮荒,燃夷人之战火;城内萧条,留兵祸之疮伤。将军百战,寒光冷透铁衣;羌笛一声,怨曲浸湿孤枕。人生一世何用?白骨遍山恨生!谁与神兵定北,谁仗利刃安南?无语流光,有恨古堡。夷矢犹悬城上,倭炮又毁敌楼。国之恨长,民之志大;血肉再筑长城,丹心凝聚壁垒!幽燕血沃,古城春回。
今昔揽胜,崛起千秋壮志;词人观光,笔抒万卷豪情。长城内外,绿满青山如碧;云天上下,霞染岚风流丹。皓首红颜,皆做长城好汗;金发碧眼,遍为古郡佳宾。太白若临当醉,仙子如至放歌。生态风光,悠悠曲赋;雄关古城,熠熠诗篇:
将军何处隐?
剑影化龙形。
一啸冲天起,
五洲仰面听!
【荐】秋色司马台
---长城之最的美景
图.文/柳儿

(司马台长城1)

(司马台长城2)

(司马台长城3)

(司马台长城4)

(司马台长城5)

(司马台长城6)

(司马台长城7)

(司马台长城8)

(司马台长城9)

(司马台长城10)
柳儿我踏秋归来, 整理所采秋色, 从北疆至南国, 又一次全然沉浸在那金色的美景之中。与外地人相比, 北京人去看长城的少,
可能是因为她就立在家门口吧。 我也是出国后才增多了游长城的次数, 这绝没有与老外叫板的意思, 只是在出了国门后,我从心里更加敬重她了,
说起她来也更有自豪感了。不过游司马台长城, 我这还是第一次。
司马台长城位于北京市密云县东北部的古北口镇境内,距北京120公里。它东起望京楼,西至后川口,全长5.4公里,敌楼35座,整段长城构思精巧,设计奇特,结构新颖,造型各异,堪称万里长城的精华。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教授赞誉道:中国长城是世界之最,而司马台长城又堪称中国长城之最。司马台长城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段奇妙的长城历经四百多年的风雨洗礼,至今仍然较好的保存着明长城原貌,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历史信息。那苍老的颜色,斑斑点点的‘伤迹’,大量的文字砖群,技艺精湛的浮雕,完美的建筑工艺和长城磅礴飞舞的身躯,对人们欣赏、了解和认识长城增添了极大的乐趣。
司马台东线长城建在刀削斧劈似的山脊上,仅在2.4公里间,从海拔295米骤然升至986米,长城犹如一条巨龙从湖水中腾空飞起,直指云端。登高远眺,视野豁然开朗,北国风光,百态千姿,层峦叠翠,尽收眼底。蓝天白云,群鸽飞舞,泥土芬芳,沁人肺腑,村落里鸡鸣狗吠,炊烟缈缈,峥嵘气象,令人神清气爽。这一线,您可浏览具有神话色彩的望京楼、猫眼楼、仙女楼和堪称万里长城奇险的瘦驴脊、天梯、空中长城,欣赏变化多端的敌楼、障墙、单边墙等以及神奇的天泉、巨龟石和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西线长城—那翻崇山、越峻岭、起伏盘旋、飞舞腾祥的壮丽奇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