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城长-北京-龙泉峪

(2009-11-05 04:55:23)
标签:

景点

旅游

分类: 旅游指南
长城-龙泉峪

http://news.xinhuanet.com/travel/2009-10/27/xin_12210062715026711817315.jpg

    

   【摘要】一般长城都是延绵不断的,但在十三陵东边龙泉峪的山梁上,这里有一段约5公里的长城,东西两端都是断开的,为什么呢?

 

    龙泉峪长城在十三陵北20多公里的山上,位于昌平、延庆、怀柔三区县交界的地方,属于延庆县管辖,在莲花山前的山梁上。龙泉峪长城是明代内长城的主线,长城由东向西自大水峪关进入怀柔之后就没怎么太大的断过,经过著名的慕田峪、箭扣、北京结、黄花城、西水峪之后延伸进了延庆县的龙泉峪。

 

http://news.xinhuanet.com/travel/2009-10/27/xin_1221006271502968421116.jpg

花岗岩的岩石和城墙浑然一体

 

    龙泉峪长城,墙体是用当地出产的大块花岗岩筑成,有的就建在巨大花岗岩上,和岩石浑然一体。特别是当年的建造者,还将原有的花岗岩石按长城基石的造型,雕刻出条状花纹,不仔细看,你是分辨不出来的。这里充满历尽沧桑的风貌,景色壮美。该段长城东接西水峪、黄花城、地势平缓、敌楼密集。向北还有四道平行构筑的长城,乃长城沿线最奇特之景。 

 

http://news.xinhuanet.com/travel/2009-10/27/xin_13210062715022032720317.jpg

象鼻石--你能看出两头象么?

 

http://news.xinhuanet.com/travel/2009-10/27/xin_13210062715024371259118.jpg

保存很好的城墙

 

    这里长城最显著的特点有二:其一,这里有四道相对平行的长城,如果秋高气爽,你登上山顶敌楼北望,可以看到北边还有三道平等的长城;其二,这是一段孤立的长城,东西两端都没有长城连接,其东端到龙泉峪东的658高地嘎然而止,西端到26公里垭口西的658高地后,长城就销声匿迹了。

 

 

http://news.xinhuanet.com/travel/2009-10/27/xin_13210062715026871498119.jpg

龙泉峪长城的西端--658敌楼

 

http://news.xinhuanet.com/travel/2009-10/27/xin_13210062715028281296820.jpg

长城的东端--山险

 

    但是,如果你仔细考察,你会发现,东边的557高地断头只是一个假象,高地东边,长城又逶迤向黄花城方向延伸过去。这就是长城建设中的"山险"现象,即依据陡峭的山势形成天然的屏障,而无需人工的一事。但长城向西确实没有了,直到过了十三陵的石佛寺,长城才又重新浮出地面。为什么这一段没有长城呢? 

 

 

http://news.xinhuanet.com/travel/2009-10/27/xin_14210062715020001702221.jpg

山上金黄的杏叶

 

    这得回忆一下当年大明王朝修筑长城的历史。嘉靖二十九年(庚戌年 西元1550年)八月,数万虏骑于古北口西黄榆沟拆墙入,经石匣、密云折南,途怀柔、顺义、通州薄京师。沿路大掠之,明陵寝外缘亦遭劫难。此便为令人蒙羞的"庚戌之变|"。

    彻骨之痛,促使朝廷加强戎务。十二月,兵部奉旨议修边事。三十年正月,兵部协调开始大规模筑边。嘉靖三十年,黄花镇至横岭段边墙成。嘉靖三十四年,横岭至镇边城挂枝庵尾端边墙成。近五百年来,边墙依然起伏龙行于北京北部崇山峻岭之中。

 

http://news.xinhuanet.com/travel/2009-10/27/xin_14210062715022811950022.jpg

龙泉峪向东--西水峪长城

 

    应该说朝举全国之力修这一道边墙,应该一气呵成,但《明实录北京史料》(第四册第551页)中记载:"天启二年(西元1622年)九月辛丑 巡关御史梁之栋陈昌、保情形言:……登八达岭,平(凭)高拒下,其险在我,可守也。逾岭数百步即岔道堡,地属宣府。东至穿(川)草花顶约十里,即陵之祖山。不修边墙者九十里……"很明显,这时大明朝就是"不修边墙者九十里"。为什么会在中间留下这一缺口呢? 

 

 

http://news.xinhuanet.com/travel/2009-10/27/xin_14210062715025152399923.jpg

这里的山路十八弯

 

    好在前人给我们立下了文字依据:《明实录北京史料》第三册 蓟辽总督刘应节隆庆五年二月疏中指出:"山陵重地,欲修筑墙墩,以固封守,而风气所关,不便宜作,宜令内外守备,多植树木,以滋保障"。明代所说"山陵",属专有名词,专指三面环山的明陵。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若在陵寝周边修筑边墙,会破坏风水,只可内外多植树木。

    原来事关皇禁,"不便宜作",换了今天的话就是不得动土!

 

http://news.xinhuanet.com/travel/2009-10/27/xin_14210062715027502012724.jpg

金秋十月,山上枫红杏黄,姹紫嫣红,十分壮观

 

    PS路书:八达岭高速--昌平或昌平西关出口--西关环岛直行(十三陵方向)--从十三陵水库西侧经五孔桥直行--胡庄路口直行(长陵方向)--长陵岔路口左转(泰陵、赤城张家口方向)--经下口、上口、解字石村--S212的26公里过山的垭口即是。

                                    谭玉平撰文并摄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东南亚名海滩
后一篇:他山之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