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台湾行】台北县-野柳

(2009-10-30 22:34:40)
标签:

野柳

台湾行

地质作用

伊丽莎白女王

台北县

分类: 旅行日记

 

【台湾行】台北县-野柳   台湾  野柳 
               

                                  2006年10月14日

 

【台湾行】台北县-野柳

 

 

 

  过了基隆,向西北方约15公里处,来到台北县万里乡,野柳地质公园。这是一个狭长的海岬。导游介绍,野柳景区,陆上部分有53公顷,海域部分更大,达到400多公顷。于海蚀风化及地壳运动等作用,造就了海蚀洞沟、蜂窝石、烛状石、豆腐石、蕈状岩、壶穴、溶蚀盘等绵延罗列的奇特景观

 

 

 

【台湾行】台北县-野柳

 

 

   “女王头”(伊丽莎白女王头像)           俺老崔  摄影

 

 

 

  女王头,台湾旅游业的一张名片。蕈状石是野柳最具代表性的地形景观,尤其是“女王头”雍容尊贵的形态,早已成为野柳地质公园的象征。女王头本身就是一个蕈状石,形成原因和其他蕈状石大致相同。由于它的颈子修长、脸部线条优美,神态像极昂首静坐的尊贵女王,大家才特别称它为“女王头”

 

 

 

 

【台湾行】台北县-野柳

  

     糕                     俺老崔  摄影

 

 

   野柳奇岩,是世界奇观之一。它是波浪侵蚀、岩石风化及海陆相对运动、地壳运动等地质作用的影响乃生成罕见的地形、地质景观,极具观赏、研究价值。化石,古代生物的遗体(如骨骼、牙齿、外壳等)或遗迹(如足迹、钻孔等),埋藏在沉积物中,经过很长时间岩化作用而成。

 

 

【台湾行】台北县-野柳

  

 

  烛台    烛台石的‘烛火’其实是岩层里坚硬的球形结核,因较能抵抗海蚀,而露出锥形顶部,海水沿其边缘回流激荡,产生环状沟槽,由于结核外围有一带坚硬的环圈,海水便顺此环圈向下侵蚀、切割,形成圆锥状外形。

 

  【台湾行】台北县-野柳

 

   姜石


【台湾行】台北县-野柳

 

  仙女鞋

 

【台湾行】台北县-野柳

 

   蜂窝

 

【台湾行】台北县-野柳

 

 

   野柳,为突出于北海岸的狭长海岬,经千百万年的侵蚀、风化的交互作用,逐渐形成蕈状石、烛台石、姜石、壶穴、棋盘石、海蚀洞等地质奇观,让全长1700米的海岬,成为台湾最负盛名的地质公园。

 


【台湾行】台北县-野柳

                                                     

【台湾行】台北县-野柳

 

  野柳标志:伊丽莎白女王头像                            

 

【台湾行】台北县-野柳

 

  野柳一角     

                          

  2005年10月23日,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发布。此次活动由《中国国家地理》主办,全国34家媒体协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浓墨重彩推出的“专家学会组”奖项则别具一格,分成了山、湖泊森林草原沙漠雅丹地貌海岛海岸瀑布冰川峡谷、城区、乡村古镇、旅游洞穴、沼泽湿地等15个类型。其中,野柳被评为中国最美八大海岸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