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休闲旅游

(2009-10-04 07:30:12)
标签:

概念

旅游

分类: 热门话题

【荐】学会休闲

 

宋 

 


  春日周末,难得的好天气,于是想去郊外走走。按照当下的时髦说法,我们是典型的“无景点旅游”,甚至是“无目的旅游”——车子开上高速路,还在讨论到底要去哪里。最终决定去稻香湖,一个此前去过多次的天然公园。

  稻香湖位于海淀西北,三面环山,景色天成,不仅有600多亩水面的天然湖泊,还有宽阔的稻田和大片的空地,更重要的是距离市区只有30公里,因此成为京城市民游玩的好去处。

  果然,车子拐到湖边,便见湖岸边、树丛里、土丘上,到处是三五成群的游人。湖边小路停满了车辆。由于不通公交,因此来者大多是自驾一族,或家人亲友同车而来,或驴友同道相约至此。一路看过去,各家的装备、行头都颇为齐全和专业——帐篷、吊床、防潮垫、气垫床、烧烤架、木炭盒,甚至还有人带了煤气罐。三三两两,或钓鱼,或烧烤,聊天打牌,踢球嬉戏。其中烧烤的人最多,架起炉子,燃起木炭;各类食材,抹上调料;烤者悠然,食者尽兴。面对自然湖景,摇曳水草,青青灌木,依依垂柳,享受美味,好不惬意。

  然而,环视四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随处丢弃的垃圾、塑料袋,还有一块一块被烧焦的草地。随意停放的车辆让本就狭窄的小路变得更容易堵塞……或许因为大家都把这里当做“野地”的缘故,行为举止便不似在城市公园里那般受约束了。

  的确,现在的人越来越懂得享受生活。罗素说过一句话:“是否能够聪明地休闲,是对一个文明的最终考验”。记得前年在欧洲旅游时,在一个宿营地里遇到一对德国夫妇,攀谈中他们得知我们来自中国,表情非常惊讶。他们印象中的中国人,“很好,但只是工作、工作、拼命工作”。实际上,这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人,特别是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人们对休闲生活的追求更加强烈和普遍,爱玩儿、能玩儿、会玩儿的人越来越多。每到周末,车友会、驴友组织、户外俱乐部都会举办各种活动,就是拖家带口的中年人,也会抽空带着家人到郊外放松。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享受休闲,各级政府也想方设法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休闲空间和游憩场所。这的确是令人喜悦和欣慰的事。

  实际上,对于城市居民来说,能够以闲适之心、消遣之情欣赏荒野、享用荒野是非常难得的。国外的城市规划和旅游规划因此非常重视对荒野地的保护和利用。除了重要的科学价值之外,这些荒野地为人们提供了放松的场所,人们从天然的荒野之中所获得的体验,是城市和博物馆所无法给予的。我不大清楚,稻香湖周边的这块充满自然气息的空地,究竟是有关部门特意为居民留出,还是因为各种原因客观上被“荒废”的,但无论如何,包括我们在内的无数北京市民着实受益匪浅。而作为受益者,我们更有责任、有义务去保护它。

  国外旅游专家认为,发展休闲,并不仅是把道路修筑到美丽乡下的工作,而是把感知能力修筑到尚不美丽的人类心灵的工作。对游人来说,学会休闲,不只是要学会玩儿,更重要的,是学会尊重公共空间,尊重自然环境,尊重花草荒野。这正如著名学者约瑟芬·约翰逊所说:“应当让人们懂得和尊重树木的权利、山岳的崇高、个体的完美以及荒野的价值”。或许如此,我们才是真的学会了休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自得其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