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行
--“西藏的瑞士”林芝
2008年7月9-11日

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它们是好朋友,马在外面拉东西,驴子在屋里推磨。贞观三年,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出发经西域前往印度取经。17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回到长安。它重到磨坊会见驴子朋友。老马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浩瀚无边的沙漠,高入云霄的山岭,凌峰的冰雪,热海的波澜……那些神话般的境界。驴子听了大为惊异,惊叹道:“你有多么丰富的见闻呀!那么遥远的道路,我连想都不敢想。”“其实,老马说,我们跨过的距离是大体相等的,当我向西域前进的时候,你一步也没停止。不同的是,我同玄奘大师有一个遥远的目标,按照始终如一的方向前进,所以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你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围着磨盘打转,所以永远也走不出这个狭隘的天地。
这个故事的后续是:驴听后若有所思,开始反思自己的驴生,立志要开始伟大的旅行,并确定了西藏这个不远不近的目标,驴甚至上网研究了很久,收集了很多资料,还召集志同道合的驴友,购买了大量的装备,并开始长时间的盼望,直到出发和完成旅行。驴终于离开了磨盘。
摘自《听火车的宝贝》博文

抵达西藏林芝机场(2008年7月9日)
又是夏日,这是进藏的最佳时节。友人将去西藏,向我打听与援藏同事的联系方式,自然引发出我对一年前西藏之行的美好回忆。
西藏,这是一片圣洁的土地。对于西藏,很多人都觉得神秘,甚至恐惧。为防止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我们没有直达拉萨,而是选择取道海拔较低的林芝,以逐步适应。带着向往,带着好奇,我们从成都飞抵进藏的第一站——林芝。林芝素有“西藏的瑞士”的美称。林芝机场刚建成,过去人们进藏,很少有机会到这里。我们所到的林芝地区行暑所在地八一镇,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的驻地之一。这里的原生态很少被破坏,还是一块难得一见的“处女地”。下榻后,同行者多数还能适应,没有什么高原反应。

林芝地区行署所在地 八一镇
因解放军入藏第一站而得名

林芝,当年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的驻地之一

福建、广东援建的建筑栉比鳞次

林芝地区第二小学
在林芝,我们沿着川藏公路,饱览藏东南的旖旎风光。林芝的三天,我们到布久镇参观了宁玛教派的重要寺庙喇嘛林寺(桑多白日寺),游览了鲁郎原始森林和海拔4720米的色季拉国家森林公园。看到了有“神树”之称,2500多年树龄的“柏树王”,领略了高原罕见的卡定瀑布的妩媚,体味了太昭古城作为茶马古道驿站的神韵,目击了“中流砥柱”固若金汤的风采。印象最深的要数尼洋曲,雅鲁藏布江和巴松错。
参观宁玛教派的重要寺庙喇嘛林寺(桑多白日寺)

鲁朗原始森林(色季拉山口)
海拔
4728米

有“神树”之称,2500多年树龄的“柏树王”

高原罕见的妩媚的卡定瀑布

尼洋风光

美丽的河流——尼洋曲沿着318国道,蜿蜒流淌

美丽的河流——尼洋曲


林芝地图
从米拉山口缓缓流向林芝镇的尼洋曲,是贯通林芝东西的一条美丽河流。日复一日流淌的清清河水,分明在鸣奏着雪域高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乐曲。岸边世代居住着门巴族和珞巴族人,也有少量的藏人。门巴人的木屋用圆木作成,与藏族民居风格全然不同。在尼洋曲的河滩上,大片大片的柳树林,树冠呈球形,没有内地垂柳的婀娜多姿,随风摇摆。据说,西藏的柳树,是当年文成公主进藏时带到当地的。因此,人们又称之为“公主柳”。
棵棵柳树碧绿的身影,倒映在青蓝色的江水中,显现在黄褐色的山影前,娇柔之中透出了一股高原特有的刚毅之气。汽车在川藏公路上奔驰,透过车窗,我们看到这些柳树,与江水,河滩构成了不同的点.线.面,林间,水边不时出现成群的牛羊和低头觅食的马群。行走在尼羊曲畔,仿佛置身于一幅幅天然的风景画之中。

雅鲁藏布江边的“公主柳”
尼羊曲与雅鲁藏布江汇合处

尼羊曲与雅鲁藏布江汇合处,“公主柳”透出高原特有的刚毅之气。

藏族人民的母亲河——雅鲁藏布江
尼羊曲,流到林芝镇境内,与雅鲁藏布江汇合。有趣的是,坐上船,行至汇合处,可以清楚地看出尼羊曲的清澈与雅鲁藏布江的混浊,真可谓“经渭分明”。
雅鲁藏布江是藏族的母亲河,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它流经西藏四个地市,流域面积24万平方公里。在我国境内长达2000多公里,江面开阔,水流缓慢。船在江上行驶,我们饱览沿江一派雪域风光。

南迦巴瓦峰,偶尔露峥嵘·西藏林芝

南迦巴瓦峰在对面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峡谷

南迦巴瓦峰导游牌

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2005-03)
当南迦巴瓦峰出现在眼前时,雅鲁藏布江即进入大拐弯峡谷。我们登岸观景,远眺白雪皑皑的南迦巴瓦峰,俯瞰蜿蜒曲折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雪域高原的美景所折服。南迦巴瓦峰,在藏语中可以解释为“直刺天空的长矛”,这一名称源自《格萨尔王传》中的“门岭之战”的故事,故事中把南迦巴瓦峰描绘成“长矛直刺苍穹”。从这充满阳刚之气的名字中,不难体味出南迦巴瓦峰的刚烈和不可征服。

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合影
南迦巴瓦峰与加拉贝垒峰紧束雅鲁藏布江,悬崖直落江面,形如两扇巨门,甚是壮观。上世纪末,国务院正式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命名。全长近五百公里的大峡谷,其中最险峻,最核心的地段近百公里,至今无人问津。其艰难与危险,堪称“人类最后的秘境”。大峡谷之深,侵蚀下切达5000多米,平均深度5000米左右,大大超过深度为3200多米的秘鲁科尔卡大峡谷,更远远超过深度为2133米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大峡谷之长,比号称世界上“最长”的科罗拉多大峡谷还长56公里。
踏上西去拉萨的征途
林芝-巴松错-拉萨

“绿色之水”
巴松错

巴松错 扎西岛上的(唐代) 错宗寺

尼洋河中的中流砥柱

中流砥柱

大昭古城驿站

茶马古道驿站
巴松错,是林芝地区最迷人的风景之一。她在工布江达县境内,离县城50多公里。走在湖畔,绿色的湖水,泛着绸缎般的光泽,显得有点神秘,不愧是红教的著名神湖。湖水清澈见底,四周雪山倒映其中,湖面飞禽翱翔,水中游鱼如织,处于大山之中,十分宁静。
三天之后,我们沿着尼洋曲,一路西行,去久已向往的雪域圣地拉萨。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我转过所有经轮,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纹。
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了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跑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保佑你平安喜乐。……
----仓央嘉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