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华丽精彩的京剧《赤壁》
(2012-05-07 09:04:00)
标签:
京剧《赤壁》原创文化 |
分类: 评论 |
有人说,凡是需要大力振兴的事物,必是华丽贵族的最后精彩。不必说典雅的皇家芭蕾、莎士比亚戏剧、汤显祖戏剧,哪怕是风靡20世纪的电影也不例外,其中更应包含着古老的京剧艺术。看着2008年的新编京剧《赤壁》,仍让人有亦喜亦忧之感。
如果说梅兰芳曾经使京剧让世人倾倒,但在他的晚年已是夕阳西下。当年组排新编京剧就是为了挽回流逝的观众。在新编剧集大成的基础上,现代戏经过过滤筛选,凝练而成的样板戏,至今不衰的有《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虽然对程式化京剧的传承有点以偏概全,但在昔日是当年的流行曲,今日仍不失为戏剧经典。
《赤壁》占现代声光舞美之天机,契合了现代快节奏,摒弃了京剧慢板慢悠的叙事结构,将意识流、蒙太奇的手法融汇于古老的京剧艺术,让人耳目一新,使古老的艺术焕发了生机。唱腔行云流水、高亢挺拔、荡气回肠,念白唱腔均是京腔京韵,使人耳熟能详。
全剧共6场,铜雀起端,舌战群儒,联合抗曹,草船借箭,厉兵秣马,火烧战船。续尾曲:孔明祭江。《赤壁》构思独到,整个剧情浸蕰着中华文化,不拘泥于《三国》典故,意识流中常现唐诗宋词精粹,蒙太奇与声画相连。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曹孟德当年雄视天下,占中原后欲一鼓而下江南。英雄好功亦好色,垂青二乔是他的战争注脚。“功盖三分国”的诸葛亮与“羽扇纶巾”的周公瑾,当年正是“雄姿英发”,岂能让曹操轻取天下。他们联手拒曹,借来东风催火焰,“樯橹灰飞烟灭”,英名满天下。
《赤壁》剧中将小乔塑造成一个有血有肉、文武双全的巾帼英雄。一出场便用计毒酒激周郎,继而演兵场上劳将士,最后杀入敌阵逞英豪。第6场,她一杆银枪,拨云见月,手挑枪战。格斗中,似银蛇翻腾;旋转时,恰莲花绽放、柳絮飞扬,英姿飒爽。
草船借箭一场,融曹操横槊赋诗与亮、瑜泛舟江上,两两相向。裘派铜锤大吕、杨派庄重老到须生,还有叶派清亮小生,三声交相辉映,激昂悠扬。最让人叹息的样板戏中缺失小生假嗓,《赤壁》中将小生的柔美展现的淋漓尽致。于魁智、李胜素、孟广禄、李宏图,再加上艺术名家张继刚为他们铺呈,明星版《赤壁》像一道亮丽的彩虹,现雨后奇观。
京剧《赤壁》绕过了《三国》故事中的周瑜鸡肠小肚情节,改鲁肃随船为周瑜草船亮琴音,至为成功。尾声祭江借诸葛之口晓喻天下,兵者乃凶器当慎用,读书人本当以仁义兴邦。一将功成万骨枯,万世功名犹愧比山长青、水常绿之江山天下。
赤壁显英豪。《赤壁》虽好,但威猛远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孔孟的仁德、老庄的无为、梁祝的爱情之咏叹,堪比世界级经典的俄国芭蕾、欧洲的“卡门”情叹。
京剧美在于程式化,如何传承是个常新的话题。现代戏革命题材难以驾驭程式化,《赤壁》中也未能详尽程式化之精美。如何完整地尽善尽美展示京剧程式化之美,决定着京剧生存发展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