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水浒西江月词杂文原创杂谈 |
分类: 杂文 |
http://s8/small/620eadb8t8190f875a747&690
《水浒传》通篇洋溢着侠义豪情。那份忠肝义胆,那股豪情侠骨,让人开篇欲罢不能,读罢掩卷长思。每章起伏跌宕,高潮处击节长叹:“是真男儿!”生当为武松,死亦愧林冲,即便是个黑旋风,也不乏“潇洒”!
不必说武松打虎、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单道“及时雨”宋江也不平凡。虽不能安邦、定国,小小一刀笔吏,善好结交江湖豪杰且颇有美名;生于乱世,江湖义气汇于一统,“孝义黑三郎”名播江湖,颇具号召力。虽文不及吴用、朱武,武不及武松、林冲,却颇有人缘且工于心计、长袖善舞,又能见人下菜碟。同是李逵,始称“李大哥,”继而“你这黑厮!”最后对李师师戏称他是“家生的孩儿!”远胜晁盖不知应变,卢俊义一条道走到黑。
梁山虽人人英雄,却非惺惺相惜,好在有个宋江,能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并非是英雄就能胜天下!宋江本无韬略,一切皆为“逼上梁山”。北宋岌岌可危,但宋江等血义男儿,仅吴用等“智取生辰纲”之战略战术,“杀到东京去夺了鸟位”谈何容易,不免复蹈“要当官,杀人放火受招安”的覆辙。
梁山时值北宋内乱四起,游牧民族虎视眈眈,招安焉有好结果,终不免“猪羊入屠夫之家,一步步来寻死路。”免不了“煮豆燃豆萁”的结局。千百年来,游牧民族时常入侵中原,为着掠夺资源。马背上易得天下,治守天下得下马方可。试看满清入主中原似“泥牛入海”,把整个融入了中华。
虽则如此,梁山英雄的豪情侠骨似忠魂永驻,慰藉了千百年来平民百姓的心灵,是民众一盏永不磨灭的明灯,“官逼民反”是民众最好反击的利器。
多少年来,人们为论证、探求《水浒》立意论点颇多,皆为传记生存至今而庆幸。人们为英雄造传而欢呼,因金圣叹腰斩《水浒》而不平,《荡寇志》更为人不容,“好在投降”也是一家之言,但终不改《水浒》的文学价值。
作者施耐庵虽颂扬了梁山英雄,也描绘了众好汉的招降“不归路”,他最终的立意,并不在尚武志勇,而是在探寻民众和谐相处的内在力。试看作者在书中第47回写的一首《西江月》,也许能从中窥见其立意的玄机。
《西江月》全篇如下:软弱安身之本,刚强惹祸之胎。无争无竟是贤才,亏我些儿何碍!钝斧锤砖易碎,快刀劈水难开。但看发白齿牙衰,惟有舌根不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