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文/富捷
效应
香港有丁蟹效应,大陆有J效应。丁蟹效应,郑少秋饰演《大时代》丁蟹一角后,凡其新戏公映,港股便现不同程度下挫。J效应,我所创。J,我名,只要我账户新高,大盘便跌,每每满仓调股,大盘便涨。
缘由
丁蟹效应形成,反身性所致,越怕越减,越减越跌,越跌越怕,循环往复,愈发强化。J效应,不然,我所有平台总粉仅四万,甚至有朋友戏称我为扫地僧,人气稀疏,岂能聚成主流偏见?可是,提出本效应前一年到今,就是一路应验。何故?
有大资金关注我?有神秘力量存在?亦或纯属巧合?
历史
账户新高,大盘跌,是我偶然觉察的现象,统计时间较长。二零零九年下半年,账户新高,大盘调整。二零一一年上半年,账户新高,大盘调整。二零一五年下半年,账户新高,大户调整,二零一六年下半年,账户新高,大盘调整。如此长周期频现,无一例外,显然,排除偶然。
满仓调股,大盘涨,则是近年众粉们发现的现象。二零一六年上半年,满仓调股,大盘起涨,二零一七年上半年,满仓调股,大盘又起。此现象,倒才统计一年半,周期尚短,仍有待观察。
逻辑
那么,是否还要观察数年,才能搞明白其中缘故?不。坦率讲,这些年,我真没仔细思考过两者间的相关性,可就在近日,见市场起来,忽觉有必要重谈本效应,顿然,找到其中道理。
说到底,此现象,照是价值规律所致。排除早年体系尚未完善阶段,只看近三年发生情形,你会发现如下特征。
账户新高,大盘跌,此阶段,通常我手头各股多已逐一高估,逐一减仓。此时,大盘整体估值亦往往处在高位,主流偏见达到极点,故,沙堆坍塌。
满仓调股,大盘涨,则多在好股众多,估值低贱时。同样,那刻,大盘整体估值多半已低,于是,重新起涨。
不过,满仓调股阶段,大盘整体估值仍可能处在高位,依旧会挫,然,不管大盘咋跌,手头各股通常呈现抗跌,甚至逆势上行。
强化
未来,或有极大可能本效应愈发灵验。码完本文,发现J效应的股民增多,信众增多,主流偏见逐渐形成,不过,纵使哪天J效应真全民皆知,我也无视,永不会由本效应指导操作。
所为
创造本效应,非装屄,炫耀。芒格好造词,我也好造词,如此做,无非一路来,偶见此现象,有趣,记下,于是,取名,解读一番,方便日后引用。
不管J效应日后会否越来越灵验,明确讲,任何时候,我都不可能以本效应指导操作,我永远只以估值贵贱作为操作的唯一准则。
当账户新高,逐一减仓,已然,控制了风险,哪天重新满仓,显然,早就事先发现机会。
说到底,收益高低只取决估值的准确性。算准了,效应愈发灵验,算准了,亦无需再以此效应指导操作。实质上,它不过是验证工具。
2017年3月9日
交流:新浪博客(富捷);新浪微博(富捷);微信公号(富捷);微信(chinalanfu);雪球(富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