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富捷
一季报已近收官,这期间有众多企业业绩出现明显分化。我手头组合也有不少各股的业绩脱离了市场一致给予的预期。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那些业绩低于预期的股我已全部去除,而业绩超预期的都已逐步加仓。我的持股终于开始向集中靠拢,目前已经减至15只股。
最近卖出的股有特变电工、祁连山、江铃汽车、凌云股份,这些股的业绩均不同程度低于预期,当然一季度的业绩不可代表全年,但是当不确定这些企业未来业绩时,我必须卖出,无论盈亏。我追求的是稳定较快增长。
另外又继续增仓一些股,比如三一重工、中联重科、贵州茅台、洋河股份、泸州老窖、东阿阿胶。这些股的业绩均继续高增或稳增。
按照我的组合投资模式,我不允许一个组合中有利润增速低于20%的企业出现,每一个季度我都会审视一遍所持各股的业绩状况,任何时候,我的组合中都必须只留有业绩优秀企业。
在我一生中,我会买入无数企业,但是多数企业都可能只是暂时搭便车,我只是搭乘它开得最快的那段,不会长期持有。其实所谓的长期持有并不是一种主动行为,而是因为某些企业其业绩一直优秀,也就是所谓的这辆车一直都开得很快,从来都不减速,那自然就变成了长期持有。我们要时刻跟踪企业业绩增速变动情况,不能盲目长期持有。巴菲特一生也持有过无数企业,但是他每个季度的企业名单都有变动,他所谓的长期持有经典案例也就那么几只,可乐、吉利、华盛顿邮报等。其实从概率的角度讲,只要你用心选择持有15-20只股,最终总会有那么几只让你持有10年以上,这几只股会一直持续稳定增长,让你没理由卖它,那你持有的这几只股就被动的成为了你所谓的成功投资案例。到时候搞不好你就出名了,记者采访你,问你怎么眼光那么好,看的那么准。其实很多时候所谓的长期持有都是很虚的东西,不是你买之前就下了10年不卖的决定,而是当你每一年去审阅他的业绩,你发现他的业绩一直都很优秀,你不得不继续留着它。
懂我的意思吗?因此可以长期投资的企业是一种小概率事件,而绝大多数情况下,至少对我而言需要不断的搭便车,不断选择短期内业绩较快增长且估值低的企业。所谓的短期不是几个月,是2-5年。当然这里头会有许多判断错误的案例,那么当业绩不理想或是看不懂时我就会果断弃之。做投资无需追求每家企业都赚钱,这跟做风投是一样的,你可能投资9家企业都是亏损的,但是最后1家企业上市大赚你就能赚很多。以我的理论得出的结论,做股票跟做风投是一回事,所谓的组合配置就是为了抓住仅有的几只可以持续高增长的企业,而所持有的多数企业只是过客,有的判断错了割去,有的业绩不再增长了除去。
所以,当每次处在业绩披露期时,我都会频繁调仓,我是富捷,我不是格雷厄姆也不是费雪,我只按我的理论执行。
更多文章
『投资思想』 『宏观经济』 『高效学习』 『市场数据』 『企业分析』
『内幕阴谋』 『投资调查』 『个人账户』 『杂谈闲扯』 『读书札记』
『微博汇总』 『书籍推荐』 『年度总结』
QQ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