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取巴蜀之将领大多不得善终?历史怪象(图)

标签:
为何取巴蜀之将领大多不得善终历史怪象杂谈 |
分类: 巴蜀文化 |
自巴蜀之后,凡割据擅命者不过一传再传。而从东方举兵临之者,岁多以得携,将帅辄不利,至于死贬。汉伐公孙述,大将岑彭 来歙,遭刺客之祸,吴汉几不免魏伐刘禅,大将邓艾 钟会皆至族诛唐庄宗伐王衍,招讨使魏王(李)继岌,大将郭崇韬 康延孝皆死。国朝(宋朝)伐孟昶,大将王全斌 崔延进皆不赏而受黜,十年乃复故官。
我在阅读史书时发现宋朝以后的将军也有这样的。下面介绍一下他们的结局。我要加几个人,有东晋的桓温(在世呼风唤雨,死后被列为奸臣) 袁乔(与成汉军战,战死),南朝宋(其实年代在东晋,但是<宋书>有本传)的朱龄石(北伐撤退时被夏国赫连勃勃活捉而死)北周的尉迟迥(攻克成都,后来反叛杨坚被杀)元朝的汪德臣(围攻钓鱼城被炮石击伤而死) 蒙哥汗(病死在钓鱼城下)明朝的傅友德(被朱元璋杀死),清朝的豪格(被多尔衮迫害至死) 鳌拜(他的故事我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 张广泗(也是个欲加之罪的牺牲品,因失误军机被乾隆赐死)等。
以下是统计过的攻取四川的将领列表
岑彭、来歙、吴汉、邓艾、钟会、桓温、朱龄石、袁乔、尉迟迥、李继岌、
郭崇韬、康延孝、王全斌、崔延进、汪德臣、蒙哥、傅友德、豪格、鳌拜、张广澌……整理/巴蜀爷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