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29日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杨朝晖
国医大师王绵之曾对阿胶有着这样的评价:阿胶就是阿胶,它是因得到阿井水炼制而成,驴皮胶就是驴皮胶,它们是有区别的。阿胶是天赐,东阿水是合成得不到的,没有此水,就没有阿胶。所以一定要保护好东阿地下水。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说:“东阿有井大如轮,深六七丈,岁常煮胶以贡天府。”
唐代的《元和郡县治》也记载,太宗派遣大将尉迟恭到东阿县,修缮并封存阿井,只有官家才可以启封取水,炼胶进贡。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东阿亦济水所经,取井水熬胶,谓之阿胶。”
由此可见,东阿地下水来源于古济水。在隋唐之前,济水和长江、黄河、淮河并称为四渎,是古帝王每年要祭祀的大水,它发源于太行山王屋山太乙池,现在在河南济源县还有济渎庙。后来由于黄河改道侵占了济水下游的河道,济水变成了一条地下河。
据乾隆帝《济水考》记载,“清莫过于济”,就是说,大江大河中最清澈的就是济水。并称其水质重,比其他水每立方重8公斤左右。书中特别说明,济水有龙德,若隐若现,有时在地下,有时在地上。
按清代大医学家陈修元的观点,济水合于心,人之血脉宜伏而不宜见,宜沉而不宜浮,济水制胶正于血脉相宜。
现代地质勘探表明,东阿县地下水还融入了部分来源于泰山山脉的地下溶水。所以说,东阿水得两山之精华,别处无法得到。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最新出炉的这份检测报告显示:东阿县地处泰山山脉与太行山脉之间,依黄河,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东阿水文地质单
元。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地下水是由“两山一河”及大气降水经过层层渗透与过滤汇集而成。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造就了东阿阿胶水源地优质的水源。
化学研究显示,东阿地下水为岩溶地下水,属低矿化度、重碳酸型饮用水,富含锌、铁、钙、镁等有益微量元素及适量的矿物质元素,能达到锌型、偏硅酸型、锶型等天然饮用矿泉水的标准。用此水炼胶利于杂质去除,对于提升阿胶质量功效起到关键作用。
在東阿阿膠的煉制過程中,這種富含游離態礦物質的“聖水”因穩定性能好,加熱後不結垢,所以可以分離其中的雜質,使之自然去除雜質,取其精華。而在服用後,水中的大量礦物質可助藥性快速散發,這也是東阿阿膠效力更強的玄妙所在。
事實上,東阿水不僅是道地阿膠的地下密碼,按照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提供的分析結果,長期飲用此水,可調節新陳代謝、排除酸性廢物,對心血管系統、泌尿生殖系統及骨骼健康有利,可起到預防疾病的作用,其中豐富的鈣、鎂離子,是最好的生命激活劑。
煉制阿膠的水,只有東阿縣有。王綿之認為,目前用現代科學解釋不了的問題,不一定是不科學的。傳統的阿膠制作工藝一定要保留,制作方法不要輕易改
動。目前科技手段還不能完全揭示中藥的作用機理,中藥的許多問題還沒有搞明白,只有保留了中藥的傳統工藝,多年以後,當我們還能看到中藥生產原貌時,才有
可能進一步揭示中藥的奧秘。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所長柳長華教授對阿膠潛心研究多年,從大量文獻中確認,阿膠是3000多年前先人思想的產物,是基于魯西南自古
有至中和理念的偉大創作。我們知道中藥最講究道地性,在這一點上,阿膠的地域性表現極為突出。阿膠之所以被歷代醫經典籍推崇,對大補類藥評價惜字如金的李
時珍甚至稱其為聖藥,是與東阿縣的地下水密不可分的。作為傳統醫藥申遺委員會專家組秘書長,柳長華呼吁,保護東阿阿膠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更要加強保護東
阿縣地下水的這一獨有資源,才能使東阿阿膠這一傳承了幾千年中華養生智慧的國藥得以世代相傳,福祉千秋萬代。
國醫大師王綿之老先生已經離開我們,但當年到他家拜訪,即將離開時,他的一句叮嚀仍在耳畔︰“你們工作忙,平時該服些阿膠,但一定要用地道的東阿阿膠。其他地方做的膠也很好,但仔細比起來,還是不同的。”
如果喝過東阿水,你永遠會記得那種入口流玉液的感覺。上品東阿阿膠是水“養”出來的。
(中国科技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