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阿阿胶交流会(深圳)纪要

(2012-10-17 21:22:36)
标签:

东阿阿胶

保健品

美食

青岛特产

杂谈

分类: 东阿阿胶

金屋藏娇群友 深圳-上山 2012年10月17日

秦总香港出差,路过深圳,在申万组织下抽空与深圳机构投资者做了简单交流,主要内容如下:

秦总发言概要:

公司半年报出来的时候大家的担忧是有道理的,这种担忧一方面是由于资本市场和做实业的行业不同,另一方面大家对阿胶的理解也可能不同。秦总认为,尽管上半年财务指标不理想,但今年以来的调整都是在公司掌控之中的良性调整,因为这一过程中,终端一直在良性、持续的增长。调整伴随着旺季的来临,在三季度末已经结束,渠道库存已经恢复到过去三年的正常水平。未来,公司的发展,核心是把握好公司的战略方向和支撑点,将继续贯彻“十大举措”,重点做好:1、阿胶块的价值回归继续推进;2、进一步发掘阿胶浆的潜力;3、开发桃花姬的潜力,以及开发其他35个亿元级别的衍生品品种。

1、阿胶块的发展:前两年大幅提价是基于原料大幅上涨和通胀上行预期,价格提上去了,后续的工作没有跟上,导致公司、经销商和消费者的整个链条出现了不畅。未来不会这样了,未来公司的核心是持续做好消费者的教育和消费者的需求开发,只有人群的持续扩大,才不会有天花板,一直在思考可口可乐和麦当劳的运作模式问题。

今年在全国开展的熬胶活动,可以达到三个效果:一是开拓新消费人群,使开拓新人群从战术提高到战略的高度;二是起到促销的作用;三是宣传了滋补理念。

要做到扩大消费人群,未来要打好三大战役,可概括为:广东汤(养生、保健汤)、山东礼(山东的特色礼品,不送烟酒送健康)、江浙沪膏(滋补、养生和治病、开拓新膏方人群)

重点说一下江浙沪膏和广东汤。

江浙沪膏:

膏方先在江浙沪试点,成熟后向全国复制。开展一人一脉、一人一方的个性化服务,未来熬胶将逐渐向医疗膏方过渡,而价值将会十倍空间的提升(膏方一般由50味左右中药构成,其中阿胶价值量3%,一个好的膏方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

广东汤:

未来公司将和岭南汤王佘教授合作,开发阿胶汤料,设想使阿胶像味精和鸡精等调料一样走进广东人的厨房,广东成功后向全国推广。

2    复方阿胶浆:气血双补,是目前所有口服液中性价比最高的产品,因为是药字号,持续提价不现实,所以核心还是扩大受众人群,主要是做好: 1、肿瘤病人的受众和用量增加;2、作为经期保健产品推广,公司内部小样本试验结果表明:复方阿胶浆对月经前后的身体不适有效率超过92%,目前公司在山东大学和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女学生中扩大试验样本,尽管这样做可能效果比较慢,但公司会按照这个思路做经期保健;3、进一步开拓贫血病人。

3    桃花姬:定位于快消品,改为30元的小包装,重点在北京做,随后全国推广。

整体目标2016年,阿胶块30亿、阿胶浆20亿,桃花姬10亿。

问答:

1、             行业竞争问题:

秦总认为,宏济堂、太极以及福胶等的扩产,对行业发展有促进,过去10年来,一直是公司一个人在奋力拓展行业发展和投资者教育,现在更多的公司进来与公司一起开拓行业,会对东阿这样的行业龙头很大的促进。更过公司的涌入,会推动养殖户的积极性,会加速阿胶行业的价值回归。毒胶囊事件后,阿胶增加了重金属检测项目,会打击小厂商。

2、             驴皮资源问题:

原料的短缺是常态,公司会守住15001800吨的底线。促进国内毛驴饲养是根本,由于国外政局不稳定,国外收购只是过渡之道。最终形成国内养驴热潮才是根本,而这取决于多企业共同推动,提升毛驴的价值。目前,公司全力打造内蒙全产业链基地,明年78月份建成。公司自建的驴皮收购渠道是非常完善的,覆盖几乎所有的屠宰户。

3、             库存监控问题:

目前公司的信息系统对于经销商、直供终端能够全覆盖,对于分销商,以前无系统监控,只能人工统计,目前80%可以通过信息系统自动获得。

4、             电子商务:

近期公司会拿到网络批准文号,以不影响实体店的积极性的前提下,公司会稳步开展网上销售,先在忠诚的消费者中建立相对封闭的系统。

交流时,秦总习惯性的以讲故事方式开展,占用了不少时间,另一方面交流时间仓促,大家的很多问题没有来得及问,交流就遗憾的结束了。总体的感觉,尽管面临很多的挑战,公司依然在按照正常的轨迹前进,秦总是个不断反思和宏大叙事的人,未来如果能有职业化和更具有具体执行力的人相助(这一举动目前公司正在进行中),阿胶的明天将更美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