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清:少年强,中国足球方能“疾风劲射”
标签:
评论文化 |
分类: 读书杂谈 |
少年强,中国足球方能“疾风劲射”
李泽清
是冯潇霆和巩汉林因为中国男足的“冯巩”口水战,是中国女足巾帼不让须眉亚洲杯夺冠,还是身边的足球爱好者在绿茵场上正在挥汗。提到足球无论你首先会想到什么,中国足球可以说从来不缺乏关注度,它是很多爱好者业余时间不可或缺的运动项目,也是大家茶余饭后像关注乒乓球、跳水、滑冰等体育竞技项目一样的焦点。
中国女足不得不提,中国男足尤其不能不提。倒不是因为性别的偏见,也不是因为诸多主持人、网络意见领袖等因此经常论资排辈或辩论高下,仅仅是因为他们太需要被“拯救”。时下的青少年有太多机会可以进入足球场,无论是出于爱好锻炼身体还是心中奔赴着伟大理想,哪一种目的都是对足球文化的传递,体育竞技的精神不论输赢都应该让参与者得到鼓励并给与掌声。
国产体育题材动画片《疾风劲射》正在央视少儿频道热播,一个身处叛逆期的少年季峰有着体育天赋却倍感迷茫,是出国留学还是留在国内,看似是一道选择题,其实父亲并没有给太多余地。即便是到了机场,季峰仍然和父母上演一出机场逃跑的公路剧情。阴差阳错之下,与青训教练结下不解之缘,最终他毅然决定踏上足球追梦的道路,正式加入炎虎足球队。
凭借着精致的画面和富有生活气息的剧情,这部动画片的代入感轻易就让人能沉浸式体验,仿佛又被拉回到那个青少年时代,尽管当时的自己没有这样的机会也愿意像季峰父亲那样给孩子一个机会。这是一部全家欢的动画片。从孩子角度,不仅让少年能够学会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学会抉择,学会相信,学会勇气,学会努力,也能体会到朝着梦想前进的道路注定会布满荆棘,但成功后的喜悦没有什么可以轻易代替。作为家长,通过本片也能理解,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培养孩子的道路中做好引导员,而不是在左右两边选出唯一的方向,用固定的裁判思维去决定孩子的路线。
夺冠从来都不是目的,但夺冠是唯一能证明自己实力的方式。体育运动是竞技,也是哲学的实践。
当季峰成为球队无法替代的前锋时,我们便也不难理解,成长的代价需要的不仅仅是汗水。面对质疑的压力,口水的抨击,这些都不应该成为个人或集体追寻进步的强大阻力。你当然不能完全阻隔全部的声音,饱含期待的眼神应该成为巨大的动力,尽管那些眼神可能直接或间接的写满“不相信”。学会自我屏蔽外因干扰是一个成熟人士的常规科目。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可以欣然看到中国足球场在成倍增长过程中,这意味着大众参与的力度更强,广度更宽。广泛参与的基础上,随之而来的是相关产业经济的拉动。不过要想中国足球强,还是离不开要先努力实现“少年强”。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机会遇上伯乐,也不是每个人出生嘴里就含着金钥匙能将出国留学作为人生必选项,稍纵即逝的青春也不会原地停留等待有缘人拾起勇气、力量,当然还有全身心投入的热爱。从了解到参与到尝试到喜欢再到不可分割,足球的魅力需要导师的引导,也需要时间累积更多的付出。
《疾风劲射》是一部意义大于现实的作品。在文艺创作领域需要更多文艺工作者能够学会“放弃迎合,拒绝跟风”,当千篇一律的古装玄幻、耽美等题材进入大小屏幕的时候,如果谁能率先为孩子的未来出品寓教于乐、启迪思想的作品,那必然是会对“快餐文化”举起一柄利剑。青少年需要天马行空的创意世界,也需要面对现实社会学会勾勒自己的人生轨迹,这便是每个人的“中国梦”,合在一起就是我们的“中国梦”。
不要小觑体育动画片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力。要知道,《灌篮高手》《足球小将》《网球王子》等作品的大火,曾经让多少人为之狂欢,迄今仍然颇受追捧。体育竞技无国界,在动画片等内容产品上也是如此,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时代的便利性,通过数字内容将每个人心中的体育梦点燃是紧扣时代脉搏的跳跃。
让好苗子长得壮壮的,让少年强成为中国足球的苗圃,寻找到骄傲和希望。尽管我们无法避免舆论的正反,但必须毫无理由的选择相信光芒始终就在前方。无论生活还是体育竞技,输赢不可避免,但只有胜利才会让人看到曾经的努力有多么正确。《疾风劲射》固然是一种非常美好的象征,一种愿望的表达,但只有拼命争取机会赢得机会和珍惜机会的人才会笑到最后。这便是向上的力量,积极的力量,体育竞技的力量,体育强国的力量,任何价值都无法拿来与之轻易衡量。(删改版刊于《湖南日报》4月1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