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淮安区旅游业产业发展情况调查与思考

(2020-08-28 19:40:53)

关于淮安区旅游业产业发展情况调查与思考

朱 学 举

淮安区是全省第一批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早在1979年就建立了涉外旅游宾馆和国际旅行社,在全省乃至全国享有较高的旅游知名度。     

一、淮安区旅游业得到充分发展

目前,该区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有18处,其中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两处,即周恩来纪念馆和周恩来故居;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3个,分别是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和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有旅行社9家,持证导游50多名;各类星级宾馆可同时接纳1500名游客住宿;全区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有29处,旅游定点饭店22家,可同时接纳2000人就餐;涉及旅游行业的吃、住、行、游、购、娱等从业人员近三万人,2013年,我区共接待游客438.8万人次,同比增长14.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5亿元,同比增长15.5%。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步得到显现。

1、精心谋划旅游发展蓝图。旅游业是淮安区特色优势所在,也是历史文化名城的灵魂和核心。近年来,淮安区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按照打造苏北最具魅力的文化旅游中心区的目标,做大做强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具体地讲,就是聚集“一个目标”,建设“六大板块”,突出“八大重点”。聚集“一个目标”,实现由旅游资源大区向旅游产业强区的新跨越,把建成苏北地区最具魅力的旅游中心。建设“六大板块”,就是建设好红色旅游、古镇旅游、名城胜迹、休闲观光、工农业旅游及旅游基础设施等六大版块。突出“八大重点”,就是突出抓好周恩来故居及纪念馆景区改造、河下古镇保护与建设、淮安府衙修复及府衙片区改造、中国漕运博物馆建设、萧湖风景区开发、淮安水利枢纽主题公园建设、新区体育中心和文化艺术中心建设、井神盐业工业旅游示范点建设。

2、高品位做好旅游项目设计树立“经典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 ”的理念,淮安区委、区政府本着“整体保护古城、优化改造旧城、加快拓展新城、全力打造名城”的工作思路,坚持“以人为本、规划先行、打造精品、体现特色、量力而行、建管并重”六项原则,十分注重历史文化的发掘和保护,在重要景观节点中注入传统文化元素,丰富景观内涵,彰显文化名城特色,努力让千年古城焕发青春。发展旅游规划先行,委托国内高资质的专业规划设计单位和知名专家高标准、高品位地完成了10多项旅游建设项目的控规、详规编制和项目设计。区政府投入巨资保护了省文物保护单位、全国保存最完好的漕运部院遗址——淮安漕运总督部院遗址;兴建了彰显淮安“运河之都”的历史地位的全国首座漕运博物馆——中国漕运博物馆;修葺了已有600多年历史,现存全国最大、历史最久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淮安府署大堂,这座曾威震江淮的江苏第一大府初现当年壮观雄姿。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之旅”、“美食之旅”、“生态之旅”、“名胜之旅”、“运河之旅”等五大旅游板块。 

3、大力宣传,提高促销知名度几年来,该区重点打造“伟人风采”、“官衙文化”、“西游记神奇”、“漕运风韵”、“淮扬美食”等几大主题系列纪念品。区旅游局先后南下北上,走出去推介。在省内外多个城市举办旅游促销推介会,与香港凤凰卫视合作拍摄了旅游宣传专题片《凤凰城市·淮安》,在国内播出的同时,被韩国电视一台播放,此外,还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和南京电视台播出了旅游宣传广告,受到广大游客的高度评价。促进了旅游形象宣传和市场推广的有机结合。全区已基本形成了“古镇游”、“府署游”、“红色游”和“名著游”等多元化的文化旅游产品结构体系。区政府累计投入资金4亿多元,拆除了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各类建筑2万多平方米,实施了河下古镇“一河、两街、五景”保护性开发和古镇北入口改造,开挖了城河,维修改造了湖嘴大街和花巷老街,修复中华名小吃文楼蟹黄汤包的发源地古文楼饭店;维修扩建成吴鞠通中医馆;扩充建设了吴承恩纪念馆和猴王世家陈列馆;复建了千年古刹闻思寺;建成了占地百亩、建筑2万平方米的市河水街、御宴龙舟、食船酒坊、西游茶社等旅游景点和服务设施,彰显了河下“千年古镇”、“文化古镇”、“不夜古镇”、“美食古镇”的魅力与神韵,河下古镇已成为独具淮安特色的运河历史文化遗存经典景区。古城淮安依托丰富的旅游产品与“名人故里、文化名城、漕运之都、美食之乡”的旅游品牌,已成为省内外旅游界关注的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上的亮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淮安区的旅游工作虽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但作为旅游大区和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旅游对该区经济的带动作用还没有充分凸现,离旅游强区这一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制约旅游业发展的因素还很多。主要有:

1、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目前城区18个旅游景点隶属于10个主管部门,资源配置处于条块分割状态,造成了无法统一规划、无法有序开发、无法整体宣传、无法联合经营、无法打造完整的地域旅游形象的局面。不少旅游景点还没有改革改制,人员老、散、弱,包袱很重。

2、旅游产品结构单一,质量不高。全区旅游景点以人文景点为主,目前除“周字号”的两个景点和吴承恩故居外,其它旅游景点都存在产品体量较小、内涵不够丰富、品种结构单一、展示手段陈旧、可看性不强等问题。导致游客在景点消费很少甚至没有消费,留不住游客。

3、旅游设施投入不足,专业人才缺乏。因财力拮据等原因,政府投入不足。全区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文化旅游资源大多处于老城区,基本被各个企事业单位占用或处于密集的居民区包围之中,改造的拆迁和改制成本成为制约旅游开发和旅游招商的瓶颈。此外旅游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就连旅游局机关旅游专业人才寥寥无几。

三、开创淮安区旅游业新局面的关键措施

要以规划为龙头,以项目为载体,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我区旅游资源优势,必须坚持三个结合,把淮安区建成苏北地区最具魅力的旅游中心区和旅游目的地城市。

1、财政投入和多方筹建资金相结合,以大投入促进大开发。要多渠道开辟资金来源,通过对国内外招商引资和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及省、市支持两条腿走路的方法。以旅游总体规划为龙头,一方面,请专家高手,高水平策划包装一批有市场潜力、有发展前景、有预期效益、适合民间投资的旅游项目,通过各种渠道向海内外招商。另一方面,结合淮安区旅游资源特点,有针对性的策划编制一批旅游项目,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

2、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以大促销拓展旅游产业大市场。

按照“主攻长三角,接轨宁镇扬,协同徐连盐。”的思路,培育和开拓旅游市场,提高楚州旅游产品的知名度。举办“五百”活动,即长三角地区“百家旅行社老总淮安区踩线活动”;“百名记者淮安区采访活动”;“百名文学创作者淮安区采风活动”;“百名书画爱好者淮安区写生活动”;“百名摄影家淮安区创作活动”。强化联合促销,在全区各大宾馆、饭店放置淮安区旅游宣传折页和旅游交通图。在周恩来纪念馆等重点景点设立全区旅游门票超市,形成联合促销的整体优势,做大我区旅游业的市场份额。同时走出去推介,主动与强势媒体合作,宣传推介淮安区旅游。推出“周恩来故乡红色游”、“运河文化遗产游”、“古典名著寻根游”、“淮扬美食文化游”等特色旅游线路,做出品牌,扩大影响。

3、整合旅游资源和顺管理机制理相结合,以大要素做成大产业。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它包含“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缺一不可,只有通过风景区与旅游一体、资源与市场结合、开发与保护统一,统筹发展六个要素,旅游才能真正形成大产业,产生大效益。

20141028

作者单位:淮安区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