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佐藤学的《教师的挑战》

(2014-01-09 22:10:39)
标签:

佐藤学

宁静的革命

教育

分类: 学习文摘

这是佐藤学《教师的挑战》一书中的一个序,它是这样命名的——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创造。整个序中包含五大内容,它们是宁静的革命、从一节课说起、相互倾听的关系、“串联'和”反刍”、愿景。单单从这本书的序中的五大部分我们就可以基本了解这是一本怎样的书。我整整用了4天的时间读完这本书,看的我是热血沸腾,这就是我现在在实验中升本教育教学所需要的理论观点和实践。

宁静的革命:课堂教学的悄悄变革,它是还原学习的一种表现。它是小课程,大教室理念的深化。这种宁静的革命,体现在不同的教室中。在学习方式上表现为从各自呆坐的学习走向活动性的学习,从习得、记忆、巩固的学习转向探究、反思、表达的学习;在教学的方式上标下为从传递、讲解、评价和教学转向触发、交流、分享的教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除了日本在内的东亚国家和地区之外,那种以黑板和讲台为中心、众多儿童整体规划地排座的课堂,以学科为中心,让儿童习得教师所传递的知识、技能、然后借助考试来加以评价的教学方式已经进入历史博物馆。参访欧美诸多国家的课堂,20名左右的儿童分成四五人小组围坐在一张课桌椅边,展开合作学习,教师以课堂学习的设计师或是儿童学习的促进者的姿态展开教学活动。在这些教师里,教科书是配角,儿童以有探究价值的题目和课题为中心,借助大量的资料和多彩的活动追求高品质的学习。

21世纪的学校教室里应该不仅追求学习的“量”,而且追求学习的“质”,要求终身学习的主体形成。课堂中宁静的革命就是在这种历史变化中应运而生。

相互倾听的关系: 所谓“学习”就是同教科书的相遇与对话,同教室里伙伴间的相遇与对话,同自己的相遇与对话。学习与有三种对话实践——同客观世界的对话,同伙伴的对话,同自己的对话构成的。这就是所谓的“学习的三位一体论”。它是活动、合作和反思所构成的活动性、合作性、反思性实践。作为教师应该学会倾听,倾听的第一个原理是完整地接纳每一个学生的想法。倾听时教学中教师活动的核心。倾听学生的发言意味着以下三个关系之中接纳发言。一是,认识发言时文中的哪些话所触发的,二是认识发芽是其他儿童的哪些发言所触发的,三是,认识发言同该儿童自身先前的发言有着怎样的关联。倾听的第二个原理是在教学中尊重每个儿童的尊严。教师在教学中是否能够形成合作学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尊重每一个儿童的尊严。

串联与反刍:在教学中教师的工作重心在于倾听、串联和反刍。可以说串联式教学的核心。教师在教学中把教材和儿童串联,把一个儿童同其他儿童串联起来,把一种知识同别种知识串联起来,把课堂学习的知识同社会上的事件串联起来,把儿童的现在同儿童的未来串联起来,探讨课堂教学中的教师的活动,无非就在于探讨这种活动是否成为串联活动。而创造合作学习的教师与单向灌输教学的教师的差异就在于是否借助反刍来保障班级全员的学习。

愿景:一切改革都是凭借愿景加以推进。这种床在合作学习的宁静的革命也是凭借愿景来进行的,这种愿景形成每一个教师的教学哲学。在课堂中构筑合作学习的关系是为了儿童培育合作学习、共同成长的纽带。观摩课堂发现的一个令人惊叹的事实是,儿童之中蕴藏着的心心相印,关怀备至的潜在能力。即便对于那些在课堂上喧闹干扰学习的儿童,其他儿童也能宽容大度,而教师往往是难以克制、动怒的居多。而且,只要是这个儿童显示了学习的意愿,儿童们就能报以若无其事的温存,帮助其学习。无论哪一个课堂里都是能发现的这个事实令我感动不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