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汤桶和重箱

(2014-01-28 16:27:27)

大家好。

我是卡车。

记得当年初学日语的时候,先生讲到日语读音的音训之分,提到“汤桶”和“重箱”读法,颇为有趣,至今记忆犹新,不知现今的日语老师还会这么教么?

日语在其发展历程中,不但吸收了大量汉字,还引入了许多汉语的发音,称为「音読(おんよみ)」,绝大多数双音节词和汉语的发音类似,因此中国人学日语要比欧美人容易上手。与此相对,日语历来就有的发音,则叫「訓読(くんよみ)」。

比如“吃”,音读可以是「飲食(いんしょく)」,训读则是「食(た)べる」;比如“路”,音读可以是「道路(どうろ)」,训读则是「道(みち)」;“到达”,音读是「到着(とうちゃく)」,训读则是「着(つ)く」;“认可”,音读是「認可(にんか)」,训读则是「認(みと)める」,不胜枚举。

以上的例子中,同样的汉字「食」、「道」、「着」、「認」,却有着「しょく?たべる」、「どう?みち」、「ちゃく?つく」、「にん?みとめる」这些不同的发音,前者就是音读,后者则是训读。

音读和训读不是泾渭分明的,日语有一些好玩的单词,属于音训读的杂交体,有些是前半段训读、后半段音读;有些则是前半段音读、后半段训读。管这类词叫“音读”不对,叫“训读”也不是,日本人挠头,必须得起个名字啊,结果就从这两个读法中找了两个典型的例子来命名,前训后音的,叫做「湯桶(ゆとう)」,因为这个「ゆ」是日语固有的读法,这个「とう」则是模仿汉语的发音;前音后训的,叫做「重箱(じゅうばこ)」,这个「じゅう」是汉音,「はこ」显然就是日本民族自己的发音了。

典型的「湯桶」读法,有「大勢(おおゼイ)」(众多)、「株券(かぶケン)」(股票)、「敷金(しきキン)」(押金)、「手数(てスウ)」(手续)、「手帳(てチョウ)」(手册)、「鶏肉(とりニク)」(鸡肉)、「豚肉(ぶたニク)」(猪肉)、「見本(みホン)」(样本)等。

典型的「重箱」读法,有「残高(ザンだか)」(余额)、「試合(シあい)」(比赛)、「台所(ダイどころ)」(厨房)、「馬鹿(バか)」(笨蛋)、「番組(バンぐみ)」(节目)、「本棚(ホンだな)」(书架)、「本屋(ホンや)」(书店)、豚汁(トンじる)」(猪肉酱汤)等。

嗯,说到这里,大家可能早就想笑了,这个「湯桶」和「重箱」的叫法真是滑稽,它们究竟是虾米样的东西?冷不丁这么一想,一下子还真反应不过来。这也不奇怪,日本人之所以选这两样东西做读法名称,因为它们都是日本传统的事物,日本人认得,我们未必认得。

先说「湯桶」,稍精日语的同学一定会在内心深处提醒自己,这个“汤”是“热水”的意思,不是soup的意思。呵呵呵,我们先看看汤桶的样子。

http://s15/mw690/001NjS7pgy6G92xnxJIee&690

这是干嘛用的呢?这就是最典型的汤桶,盛荞麦面汤的方壶,一般是漆器,也就是说「湯桶」其实是一种餐具。此外,浴室里用来盛热水往身上浇的那个也叫「湯桶」,茶道中也有装热水的容器,也叫「湯桶」,但是这两个「湯桶」,都读作「ゆおけ」,都是训读。只有餐桌上用的,才是真正的「湯桶(ゆとう)」。回到上面的话题,荞麦面的汤,不是单纯的热水,而是煮面后的汤汁,严格意义上说,还真是soup,此「湯桶」中的,还真是“汤”。

好了,我们再来看「重箱」,又有同学举手了:“我知道,这个重箱肯定不是很重的箱子……”好吧,算你说对了。「重箱」是这样的。

http://s14/mw690/001NjS7pgy6G92z5JXT3d&690

明白了吧?这个“重”,用汉语拼音来读,不是“zhong”,而是“chong”,也就是层层叠加,用来装食物的箱子。传统的「重箱」有四角、六角,两层到五层等多种规格,有点类似于做工考究的月饼盒,也有点像我们的蒸笼。「重箱」中装上格式菜肴,叠在一起,提起就能走。待到吃的时候逐一取出,各色料理,摆开阵势,来势汹汹,令人垂涎。

http://s9/mw690/001NjS7pgy6G92AXvhC28&690

更多日语学习知识,请光临樱花国际日语。

更多资讯,请浏览樱花国际日语官方微博与我们互动交流:http://t.sina.com.cn/164490956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都有套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