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胶州历代书画家考略

(2010-11-03 07:46:12)
标签:

纳善

胶州

兰馨

顺治帝

擅书

文化

分类: 人文连载

胶州历代书画家考略

李沛庆

 

王纮,字经千,清早期胶州人。少贫,为学务根柢,文有古人风格。工书法。举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当时已知名。初授临淮令,有治声。充江南戊子(1708年)乡试同考官,以丁忧归。雍正初,起复调宛平县,执法不避权贵。入为部曹,复外迁,任浙江布政使,值大饥,奏请赈恤,活数十万人。擢安徽巡抚,雪刘宁等诬伏数十案,杜干谒、清吏治、建书院、饬营伍,每疏上,皆蒙旨褒奖。内迁刑部侍郎。乾隆元年(1736年)转礼部。乾隆帝以纮为两朝望臣,事关秩宗者辄咨询于纮。一日,问纮家产几何,纮顿首曰:“频年获赐,俸余置田四百亩。”帝颔之,曰:“亦穷官耳。”乾隆四年(1739年),以工部侍郎致仕。年七十五卒于家。

王廷兰,字纫秋,清中期胶州人。道光元年(1821年)举人。擅长书法。官馆陶县训导、莘县教谕、署新城训导、汶上训导。在任清正廉洁,喜诱后进。廷兰天资颖悟,读书别有心得,尤精于易理。

王岐毓,字伯岐,清初胶州人。早负文名,邻邑争延为师。工书法。由康熙二年(1663年)举人除山西石楼县知县,颇有政绩,岁余告归,囊空如洗,民咸攀辕送之。

王思,字睿子,号东山,清早期胶州人,王如春之子。康熙戊子(1708)副贡,擅书。

王奋庸,字熙载,号槐荫,清早期胶州人,乾隆壬午(1762年)举人。工诗,擅丹青。

王纳善,字子陈,号冠峰,明中期胶州人。岁贡,初选舒城训导,后迁贵州平越府教授,以教授苗民礼仪斯文为务,使其风俗由尚威武而变为知礼仪。晚年告归乡里,八十五卒。

纳善之父王九思,字敬夫,号西淳,有文誉。时王守仁以良知之说倡天下,海内风靡从之,而九思独以敦行励品为务,赵完璧即出其门下。晚年曾与州中诸名宿历游二崂,赋诗为乐,其诗后人广为传颂。纳善承其家学,辞官归里后,以诗酒自娱,日与赵完璧昆仲相唱和,曾三次被推举为乡饮正宾。九思、纳善父子皆擅丹青,惜传世不多。

王垓,字汉京,明末胶州人(此前之书均为清人,误,今予订正——编者)。喜丹青,擅书法。其先居湖广麻城,后徙即墨鳌山卫,自其祖王辑始居胶城,遂为胶人。祖及父文炤明季皆官通判,垓由顺治六年(1649年)进士授行人司行人,康熙二年(1663年)使封琉球,垓为副使,时同官以重洋远涉,海氛未靖,多避其役,垓概然往,入境宣布朝廷威德,馈赠一无所受,异域耸服。累升户科给事中,典试浙江,后官浙江巡道,分巡宁绍,垓严整防务,以据海寇,民赖以安。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冬董理七郡造舰事于宁波,以寒得疾,卒于官。

王重度,字复元,清胶州人,监生。性笃厚,乐施,多有善行。能书善文,有《裕善堂遗言》一书传世。

王夏,字大村、蜀子,清早期胶州人,克掞从子。著作宏富多佚失,有《周官释略》六卷行世。擅书法。

王葆崇(1855-1908),字小姚,一字孙嘏,号次山,清末胶州人。光绪附贡,官鸿胪寺序班,赏六品衔。后无意为官,回故里以教书、办学自娱。擅书法。葆崇著述甚富,其子鸿图所编《助息园遗书目录》著录葆崇著作三十三种。

王朝栋,字臣一,清胶州人。好丹青。

王楫,字济之,号涵冲,明中后期胶州人,王心学之子。万历己亥(1599年)岁贡,官乾州知州。工书法。著有《吏隐斋砚谱》,为王楫与温如玉、张应召同订,其论砚以澄泥为上品。

王镒,字玉璞,号璞园,清胶州人。擅书法。有《璞园杂志》二卷等传世,其自序云:“择掌故、传略、经解、诗话之切要者,随笔记入,有心悟处亦附载焉。”

王僴,字无竟,以字行,明胶州人。擅丹青,性喜为诗,年十六能为清远闲旷之言。师山东方宗李于鳞(攀龙),无竟能冲破流俗,追踪陶(渊明)、杜(少陵)、岑(参)、孟(浩然)诸大家,其气骨卓绝一时,声名播于南北。远近名士,皆以诗文相交。无竟独与诸城刘翼明交最笃厚,后,无竟为仇家所杀,其弟亦因救兄被害,刘翼明发誓为之申冤,狱讼数年,终践其言,又迎养其母,为之刊行遗稿,其事广为传诵,邑人纪圣选撰为《青衿侠传奇》以录此事。

王寯,字轶千,清早期胶州人。乾隆二年(1737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外除四川大足县令,迁绵州知州、顺庆府知府,卒于官。擅丹青。轶千为王士栋次子,士栋字华东,贡生,居大珠山南,与著名诗人高凤翰交往甚密。王氏父子精通诗律,以吟咏为事。筑我山堂、河上草堂,与时之名宿论诗唱和。高凤翰游大珠山,皆寓于王氏家中,高氏《山中二年诗稿·小序》云:“康熙壬寅初,遇华东姻兄我山堂得诗若干首。”检其诗有《我山堂题额四首》、《题河上草堂》、《日夜同轶千兄弟出村南沙埠》、《留别河上草堂》、《送王轶千》等。《题河上草堂诗》云:“岸外平沙沙外烟,桃花千树水沦涟。但教著句如摩诘,何必村名不辋川。”《送王轶千诗序》云:“山南王轶千官大足令,以膺荐如京,便道旋里。少时仍复当还,喜其过候,不忘老病,送之一首。”

王翼周,字维之,清胶州人,附贡生。幼失怙,事母孝,其书法事徐季海不空碑,既耄耋之年仍能作真、行细书,绘有《仪礼图补》八卷行世。年九十八卒。

王大来,字少楚,清中后期胶州人。同治戊辰(1886年)岁贡,工诗画,喜游山水。其先人曾为县令,购得崂山华阴(华楼山北)高弘图太古堂故居,大来或家华阴或家胶州。为捻军事,大来曾久居华阴,著《劳山九游记》。

王敷芳,又名服芳,字秋江,清胶州人,增生。能诗善画,山水得八大山人遗意。亦工铁笔。其画幅、篆章,好古者争相购致。著有《印旨辑说》等。年未四十卒。

王维翰,字墨林,号石泉,清胶州人。善丹青,工诗。著有《槐荫堂诗草》,《山左诗抄》、《续诗抄》均选入其诗。

王毅,字鹖子,清早中期胶州人。读书绝颖悟,年十三,将赴试,母怜其弱龄,止之。毅愀然曰:“儿愿早博科名以释母怀,辛苦弗恤也。”母许诺,乃行。遂补诸生。学使赵佑、谢溶生皆赏其文。家贫,以授生徒养母,文名日盛,生徒益进。毅读经史古文皆有心得,于《四书》传注,抉摘尤精。毅性淡泊自守,接人如霁月光风,望者知为醇儒。擅书法。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始以岁贡部铨临朐县训导,而毅已卒。

王藩,字端揆,清胶州人。岁贡生,能书法。

王懿,字文子,清初胶州人,王如辰之子。工书法。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进士,授编修,改户科给事中。时九门提督陶和气贪横不法,举朝无敢言者。懿上疏发其奸。疏初上,圣祖置其疏于庋阁,后三年,圣祖阅群臣旧疏,诧曰:“此奏何以未发?”乃敕令和气明白复奏,下刑部勘问。诏刑部复议,和气以事实得罪。后懿任顺天府尹,上疏请减琉璃厂民房租;陕西大饥,懿请运山西、河南仓米以救民,皆蒙允行。转大理寺正卿,岁值三法司会狱,时有平反。迁工部右侍郎,充戊戌(1718年)会试副考官,蒙赐御制诗章。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命督屯田巴里坤。雍正初召还,卒于兰州。

史承荫,清中后期胶州人。清末民国期间居青岛,为“少海书画社”主任社员,擅山水。

朱震,字东野,清胶州人。精堪舆之学,擅书法。年九十余卒。

匡文炅,字淑辰,清早期胶州人,匡圣时之子。擅书法。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举人,第二年成进士,历官湖北保康县知县、襄阳天门县知县。辞归后,与故友约为藜羹之会,力学著述不倦,年过八旬,犹能读经枕上,篇终乃寐,以蝇头小楷述不缀。

匡文昱,字仲晦,一字监斋,清早期胶州人,匡圣时之子。精易能书。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举人。以屡踬春闱,遂绝意科名,究心学问,尝语子弟曰:“学者欲求圣贤之道,当切究身心性命之学,以见诸实用,至显达与否,皆次要之事。”

匡圣时,字际可,清早期胶州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颖悟好学,善制义,能书善绘事,不规仕进,尤熟于古今地经,以河道有迁徙,地名有沿革,乃绘禹贡山川,以今舆图释之。

匡兰馨,字九畹,明末胶州人。擅书法。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举人,清顺治六年(1649年)进士,授行人,辞不就,后以考绩优选为吏部主事,迁郎中,擢太仆寺少卿。兰馨立朝正直,建言忠正,多有建树,甚得顺治帝信任。时天下初定,吏道杂乱,兰馨奏上考铨法一百二十条,均被朝廷采用,其考选推荐,以御史、给事中为多,顺治帝曾问其故,兰馨对曰:“以习知民隐耳。”北直隶山西、河南饥荒,顺治帝命廷臣议定赈济办法。匡兰馨上奏,以为等议定办法以后再行赈济,民饿死者必多,请速发内府所藏赈济,顺治帝以为善,发三十万金以赈饥民。顺治十五年(1658年)出京典山西乡试,后以病免官归乡。三年以后,顺治帝询问昔日建言旧臣匡兰馨何在,廷臣具奏因久病归故里,适吏部侍郎缺,顺治帝欲起用匡兰馨,诏未出而顺治帝已故。

匡铎,字淑教,一字松野,明中后期胶州人。翼之之孙,好吟咏,擅丹青。嘉靖44年进士,累官至陕西宁夏道按察司佥事,以疾归里,辟嘉树园于胶城以娱老,卒年78岁。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关于神
后一篇:小说:回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