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八景”史话
杨绍礼
战绪忠
到过北京、西安、南京的人都知道,那里有本地著名的“八景”。说起胶州这个依山傍海的地方,也有美丽的八景,如果按照文字记载,胶州八景当始于明朝,“永乐时之志已有八景矣”(《增修胶志》),弘治、万历以及清乾隆十七年又多次修定“八景”,一直到民国时期,前后500多年。现将历史上八景的各个版本进行介绍并对照。
一、永乐“八景”
明永乐七年(1409年),浙江慈溪举人王振宗来胶任学正,选定“八景”,并咏“八景”诗:
1、文庙松风
文庙青松高百尺,偃蹇虬枝撑铁石。秋风吹动碧龙髯,便觉波涛起川泽。
寒声透入鱣堂深,仿佛朱弦鸣素琴。圣人一去不复作,杏坛千载留余音。
文庙,即孔子庙。其故址在原市政协和机关托儿所院内。
2、双井神泉
鬼斧何年凿双井,平波露出青天影。千寻石甃碧台封,云液无波镜光冷。
辘辘声里露花湿,素绠银瓶朝暮汲。须知此地有神灵,夜半曾闻蛰龙泣。
双井神泉,即双女井,明初两女同日殉夫跳井而亡,为纪念烈女,在井边建一碑一亭。故址在今云溪新村墨水河(非西部之墨水河)岸边。
3、庸生古道
胶东大儒人不识,至今遗像青山侧。荒祠寂寞几经年,涧草岩花自春色。
穹碑几立当亭心,篆立磨灭苍台深。天寒日暮鸟声绝,黄叶潇潇风满林。
《增修胶志》载:濯砚泉在治西北七里,砚里庄村南。旧志云:“有两眼涌出。”明万历年间,始凿为池,池内种植荷花,相传此泉牛马不敢饮,谓庸生灵异云。泉东有小路,名庸生古道,当地居民对庸生敬若神灵,称古道为神仙路,通向庸生祠。祠周古柏参天。
4、双女荒冢
郭外青山势孤耸,寒天落日明荒冢。当年二女冰骨埋,兽石嵯峨碧云拥。
马鬣年深春草长,至今贞节凌秋霜。惆怅芳魂招不起,沧溟万里空茫茫。
《增修胶志》云:“宋代王氏双女为救母跳海自杀,群众壮其义,在双岭上择地筑双女冢。”旧冢旁有双女祠,今废。
5、云溪晚钓
素练澄澄秋万里,云溪派接沧溟水。白头渔夫了无忧,一竿独钓斜阳里。
孤鹭横飞天宇宽,绿蓑不怕秋风寒。得鱼何处卧明月,扁舟夜泊芦花滩。
云溪晚钓,在原胶城南门外云溪河上,明永乐年间,河道很宽、很深,向东入唐湾海口,有渔父,乘小船,头带苇笠,身披蓑衣,钓于河上。
6、慈云晓钟
朱幡宝盖火煜煜,金碧楼台耀晴旭。大风吹出五更钟,散吏高眠犹未足。
玉露华飞霜气清,蒲牢吼海蛟龙惊。老僧入定俏无语,桫椤影转残月明。
慈云寺原址在今寺门首街,建于唐末天顺元年(890年),是胶州名刹,系佛寺中最雄伟庄严的庙宇之一。
7、唐港秋潮
落日海门潮正长,潮声怒挟春雷响。须臾雪浪驾天来,银练晴拖一千丈。
此时自觉心气豪,仗剑便欲屠神鳌。狂风不起飓风息,扁舟万里堪游遨。
清乾隆时期编著《胶州志》云:“云河(云溪河)径城南门外,又东入唐家湾(又名唐湾),东入海。”用秋潮、秋吟来形容港口的繁忙场面。
8、石桥夜笛
明月满天清露滴,万籁不鸣秋寂寂。石桥流水暗琮琤,疑是鲛人横玉笛。
凄凄切切老龙吟,怪声飞出寒潭深。停舟侧耳竦毛骨,世间殊觉无知音。
石桥,即小珠桥,于今太平路跨云溪河的石桥。时乃江浙闽商人居集之地,他们白天辛苦一天,夜间组成乐队一起欢乐,兼发思乡之幽情。
(二)弘治八景
又过了近百年,明弘治十年(1497年),长洲(今苏州)人进士曹暠任胶州知州,他认为“永乐八景”都在胶城附近,不免偏狭,所以又选出“八景”,为:
胶河澄月、珠山飞云、柏栏忠义、介根古迹、石耳献奇、天泽昭应、铁橛樵歌、麻湾渔乐。
(三)万历八景
又过了近百年,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修胶州志,退休邑人河南驿传道按察司副使赵慎修续八景,即:
陇树春云、山城晚照、莲塘横晓、柳径含烟、溟峰吐月、石濑秋吟、古墓寒烟、遥村霁雪。
“赵氏续八景”,乍看题目比较难了解经考证,“陇树春云”是指七宝山风景区,今属胶南市,“山城晚照”指现今里岔古牧马城。“莲塘横晓”应该是濯砚泉,该泉系汉大儒庸谭洗砚处,原有两处泉眼,万历间凿为池,种植荷花,百姓敬之为神,传说牛马都不敢饮池中之水。
“柳径含烟”,系张应报恩寺,是胶州四大古寺之一,其靠河沿岸杨柳成行,风光绮丽。“溟峰吐月”是大小珠山,“石濑秋吟”是在今李哥庄镇石拉子。“古墓寒烟”中之古墓仍是双女冢。“遥村霁雪”指艾山。
(四)乾隆八景
又过了160多年,即清乾隆十七年(1758年),又修胶州志,云南嶍峨县进士周于智来胶任知州,更订了胶州八景,“新八景”的题名、咏诗及序言,都较前有新意。为:
1、双珠嵌云
累累形胜隐苍烟,九曲谁将一线穿。神女倦游何处去,双珠抛在水云边。
双珠即今大珠山小珠山,今属胶南市。小珠山两峰突起,群峰皆在其下。大珠山绵亘百余里,东插入海,势如巨鏊。二山错立天表,云气出没不绝,夏季犹盛,远望累累若珠,故称“双珠嵌云”。
2、胶河澄月
一片晶光映碧流,长川夜色尽澄秋。浮槎从此凌波去,定到清虚府里游。
胶河源出铁镢山,曲流百余里,入胶莱河,水色清澈,历历鉴沙石。环绕胶河,堤柳烟舍,掩映其中,每当秋空云敛,皓月沉潭,静境虚明,恍然玉宇。
3、石耳争奇
艾山秀丽挺拔,为胶州诸山之冠,东西各五里有奇石二,对峙若耳。东耳势危神耸,如鬼斧初削,石东部有石洞,传说是汉末大儒郑玄授徒处。西耳嶙峋刻露,幽峭青苍,观者无不称奇。
4、灵岛浮翠
灵山岛在今胶南市南岸黄海中,距陆地近点10公里,主峰海拔574米,孤悬水中,四季长青,蕴翠欲滴,时与波光相乱,称海上仙山。明代曾在岛上养马,又名养马岛。
5、铁橛悬泉
铁橛山在今胶南市,海拔595米,山势矗兀而色黑,《增修胶志》载:山顶有悬崖如盖,名滴水崖,有泉从石孔中滴出,涝天不溢,大旱不干,玩之如明珠时倾,又似闻流水一曲。
6、少海连樯
去住帆樯日几回,潮声人语竟喧豗。试从估客闲相问,可是船从返照来。
少海连樯,由塔埠头(今营海镇码头村)至淮子口(胶州湾入黄海的峡口)名少海,旁列店铺,排列成街道。每秋冬之交,风顺流畅,商贾云集,千樯林立。
7、介亭春树
介根古城遗址在今南关办事处城子村附近,即古莒国,有故介亭遗址。每春天四周翠色,树木繁花,又离胶城不远,确系胶人游乐之佳境。
8、麻湾渔乐
胶莱河汇大沽河、小沽河入海处,名麻湾口,水阔烟深。秋季尤忙,八月间,网船群集,网网鱼满,欢呼之声响闻数里,忙了一天,月明夜静,芦花深处笛声相合,船水相映,其乐无穷。
(五)另外还有道光“八景”,即:
介根古迹、石耳献奇、天泽照应、铁橛樵歌、麻湾渔乐、胶河澄月、珠岭飞云、柏栏忠义。
(六)民国“八景”即:
天坛赏荷、虹桥碧荫、海庙蒹葭、墨河垂柳、碧霞山会、山门旭日、佛院停云、鱼市朝烟。
本人认为,胶州八景经上述多次更订,乾隆年志定的八景较前后更觉恰切,突出了胶州风景名胜的特点,其中“八景”中多海港风景,有唐港秋潮、石桥夜笛、麻湾渔乐、石濑秋吟、少海连樯等,反映了胶州海上贸易和渔业的繁荣兴旺,是胶州历史繁华与兴隆的见证,同时也是胶州美丽风景的历史记录,如今所说的胶州八景多指此。今后,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胶州当有更美更多的“八景”出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