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如果还是按照增加了辨识度却又容易陷入桎梏的标签的思路,用固有的世俗眼光去听这张《登陆计划》,恐怕要大跌眼镜。从第一个音符开始,就完全没有了“网络”的属性,没有了“中国风”,而是一张非常“洋气”的专辑——本来是沈音科班出身、从小听昆曲的汪苏泷,用非常西洋化的手法和编录方式,用很多手握格莱美的幕后大神,用很多让人想象不到的混声唱腔,唱出了很多华语乐坛前辈都唱不出的“洋气”。
无论是《苏璞》、《银河》还是《奇怪》,这种扎实而又融合色彩浓厚的歌曲,让汪苏泷一举登陆和方大同、李荣浩同个序列,旋律和配器都不再和“网络歌曲”有什么瓜葛。其实依照既定的轨道,在当前华语乐坛的荒腔走板和怪力乱神,怎么说都还是洗脑“神曲”更有市场;很多歌手及团队也是花费重金去美国颁奖礼等各个场合“镀金”,或者动不动就是洛杉矶录制、格莱美加持,但真正出来的效果却是让人哭笑不得。这张《登陆计划》不会让人哭,不会让人笑,没有那么多噱头,更不是什么Low爆的“神曲”,而是可以让人坐下来反复聆听,每听一遍都会发现一些细节的讲究,比如《浪漫曲》模拟查理·帕克的吹奏,《苏璞》的悲悯,《银河》的自省。
尽管这张《登陆计划》有资深的葛大为和新锐的HUSH出色的词作,但还是觉得汪苏泷自己在《银河》的填词很见功力,除了词曲咬合、韵律这些基本功,也很欣赏他“我和你都在一个小小银河,却刚好避开每一个大大的漩涡,宇宙间秘密有很多,星空靠近就不闪烁,不炙热不冷漠不独特”的创作和认知态度,太多人都在追求特立独行,“不做第一,只做唯一”,汪苏泷却是用一种宏大的视野诉说渺小,宇宙的星星很多,难免会遗忘几颗,但登陆了银河,就是一颗星,是星星就有其存在的角落,哪怕是没有耀眼的烟火,哪怕是表面斑驳,也可以真真切切地存在。
方大同毕竟有在美国耳濡目染,李荣浩也有陈坤、赵薇等“众星拱月”,汪苏泷却走了另一条路,从网络平台中一直摸索着怎么做出真正属于自己的音乐。汪苏泷是网络催生的一代,却终于破壳而出,一番修炼后乘上作品的翅膀登陆银河,不疾不徐地前进,一步一个脚印的琢磨,相信这颗星不会用坠落证明自己来过,哪怕不炽热也会持续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