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海水侵蚀掉较软的砂岩,留下坚硬的结核,结核突出形成头部,砂岩就像是颈部,随着海浪的侵蚀及地壳的抬升, 颈部越来越长,也越来越细,终有一天,颈部无法支撑头部的重量而断裂,结束蕈状岩的一生。
烛台石的造型在台湾是绝无仅有的,当驻足于烛台石前,不禁要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烛台石的形成当然也和结核脱离不了关系,烛火其实就是岩层中的一颗球形结核,当海水侵蚀砂岩时,较硬球形结核就突出地面,海浪拍打结核,会绕着结核四周流动,而侵蚀结核周围的砂岩,于是向下挖出一圈沟槽,由于结核外围的一带环圈比较坚硬,海水依着环圈的形状向下切割雕出圆锥状的外形,形成烛台的部分,一个维妙维肖的烛台石便产生了。
一个形状像姜的结核,表面被挤压出纵横交错的裂缝,经海水把四周较软的岩石侵蚀掉后,一块姜石便突出地面 了。
风化窗和蜂窝岩的形成原因是一样的,结核上原本的生物碎屑被海水溶解,在结核表面形成一个个小洞,密密麻麻 像蜂窝一样,称蜂窝岩,海水继续侵蚀,小洞逐渐扩大,就是风化窗。
2000万年前生活在浅海的海胆,死后被泥沙掩埋, 而石化成化石。
野柳的海胆化石属于「沙钱类」,喜欢生活在沙地上, 身体扁平圆形,有如钱币因而得名。一个完整的沙钱海胆,表面通常有5瓣如梅花般的花纹,每个瓣状纹外侧是梳齿状,内有足孔,海胆由此伸出足管来呼吸。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