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路线-怎么去乡城县旅游
(2009-09-04 16:31:50)
标签:
娱乐 |
在乡城居住的人口中,躲族22263人,汉族1365人,余为蒙古、回、苗、彝等民族。乡城是躲语"卡称"的汉语音译,意为"手中佛珠"。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由于乡城境内的三条河像一条丝线,把坐落在两岸的村寨串连在一起,如同一串串佛珠。
没有图纸的寺庙
乡城的寺庙文化在整个躲区都相当有名。坐落于县府所在地桑披镇上的桑披古寺,由于住寺活佛声看很高,扩展了寺庙在康巴地区的名气。我们到那里的时候,1996年开始破土施工的桑披新寺已经落成,正在进行内部装修。新寺选址在宏伟的巴姆山腰上,站在新寺,就能俯瞰到桑披小镇全景。据说,建筑新寺的工匠们根本不需要设计图纸,他们都是凭借感觉和经验来修建寺庙。寺庙主殿为四层楼高的错落式建筑,占地2000多平方米,从外观看壮观挺拔、气势宏伟。我们很荣幸地见到了活佛却麦罗绒旦优,他身体高大,满脸神相,和蔼可亲,待人热情。他今年53岁,原来在县城公路段做驾驶员,1988年~1996年到印度学习佛教,回国后,就来到了曲披岭寺,现已接任方丈。
乡城是躲传佛教盛行的地区,县内有躲传佛教五大教派中的四大教派,分布在27座寺庙中。这里,随处可见佛塔、转经堂、玛尼堆,经幡等佛事物品和供佛场所,着名度仅次于桑披寺的热打乡曲披寺,依山傍水,建寺已达600余年,至今仍香火壮盛。
文成公主传“疯装”
乡城属康巴地区,康巴人讲究穿着是出了名的。进进乡城,无论是在为我们献上青稞酒和哈达的欢迎仪式上,还是放纵歌喉、狂欢舞蹈的场面中,我们都会被乡城女子五彩斑斓的衣饰所吸引。
乡城女子的衣饰,当地称为“疯装”。说起它的由来,乡城人都可以讲述一段美丽神奇的传说。传说唐代,文成公主进躲,途经乡城巴姆山,细雨霏霏。婢女为公主避雨,随手扯下当地的芭蕉叶,披盖在她的背上,这便是乡城妇女连衣裙背上的一块称之为“贡热”的装饰绿布的由来。
走进躲族人的家庭,都会看到很多家庭房屋的一侧,放着一排木制的或铝制的箱子。难以想像,里面放的一律是全家人价值连城的节日艳服以及各种金银宝石装饰品,其中自然大多是妇女的衣饰。
从整体看,“疯装”融合了汉、躲、纳西三个民族的风格,隐约使人感受到唐代女子衣裙的韵味。当地又称“疯装”为“热乌”,裙摆有内折外折各54个,合起来是108个,用料以氆氇为上等。布料一般要用7米左右,胸襟处镶嵌10块三角形布料,中间为金丝绒,上下为红、黑、黄呢料,和当地躲房柱上的吉祥幡颜色一致,代表财富、福寿、牲口、先知和土地,裙边以羊毛搓成的粗布染红镶之。与疯装配合的装饰名堂更是多,大量使用金银、红珊瑚、绿松石等名贵材料。这种精心缝制的“疯装”,是用于婚礼、节日及佛事活动之中的艳服。
乡城的男子衣饰与整个康巴地区融为一体,无论躲衣、躲袍、躲裙,特点都是袖长、腰宽、襟大,穿上后尽显英雄气概。
白色躲房仙女赠
乡城的田园风光十分迷人。镶嵌在“康巴江南”绿色田野中的白色躲房如同一颗颗闪亮的珍珠,别具一格。相传,很早以前,一位心地善良、纯洁美丽的仙女来到了乡城。她看到乡城躲房的土房墙全是黑幽幽的,与四周优美的环境极不协调,就朝硕曲河方向的躲房上播撒了观音菩萨给的“白土”。随手撒下的“白土”,有的撒在了墙上,有的撒在河边的岩石上。落在墙上的,墙立即变得雪白、纯洁;落在岩石上的,成了现在人们修筑新躲房用于粉刷的“白土”。
乡城的躲房墙体都以土壤的干打垒筑成,室内木柱密布,屋子的大小以柱头多少而定,少的35根,最多的达到118根,柱子越多屋子越大。乡城躲房一般三层或者四层,底层做为养猪养牛的畜圈,中层是住房,分为厅堂、经堂和客房卧室。厅堂和灶房在一起,在厅堂中间摆放一个三脚架或者大炉子,有顶天立地、勾红画绿的躲式大厨柜,摆放着各种盘子、碗以及盛放食品的容器,擦得非常干净。很多家庭的经堂内庄重厉穆,香烟缭绕,房屋正面墙的佛龛中,供奉着躲传佛教的佛像以及家躲的各种经书和宗教用品。
与云南的香格里拉相比,乡城更像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美丽村姑,她那奇尽的自然风光,古朴的民俗风情,神秘原始的人文景观,终将冲破时空的藩篱,焕发出青春的神韵和迷人的魅力。
乡城县最佳旅游季节
乡城县交通
逢双号开行,第一晚在康定住宿。第二天在桑堆下车。也可在泸定下,游览后再到康定住一晚,然后乘车抵达稻城。
有长途班车,但时间不固定,有时会因路况不好而改为两天一班,甚至会停开,出发前一定要到客运处询问清楚。行程122千米。
乡城县住宿
乡城县美食
被称为高原之船的牦牛,常年生活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原及高山垂直地带,遍食青草,其乳、肉、毛皆有用,可谓全身是宝。其乳提炼酥油后,还可制作各式奶酪;其肉含有较高的蛋白质、纤维,热含量高,色黄味香,炒、炖、拌等均可,是躲家餐桌上的主要肉食品。特别是将牦牛肉的精肉划成条块,拌上盐、油、辣椒面、花椒面等,悬挂于透风干燥处制成的牛肉干,可生吃,可放在火上烤吃,也可蒸吃,是香巴拉一大特色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