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春田狐》与《火焰》看儿童图画书的改编(内容篇)

(2010-09-24 12:05:08)
标签:

改编

火焰

西顿

朱成梁

图画书

春田狐

育儿

分类: 巴士到站了/阅读
      《火焰》,是朱成梁先生根据西顿的动物小说《春田狐》改编的一本儿童图画书。
      这本书,讲的是狐狸妈妈“火焰”和狐狸宝宝“斑点”、“红毛”生活在森林里。森林遭到了人类的破坏,火焰带着孩子逃跑的路上,斑点掉进了猎人的陷阱,被抓走了。火焰想尽一切办法救自己的孩子,它战胜了猎狗,但面对手持猎枪的猎人,却不知道该怎么办。后来,森林里的狐狸都来帮火焰,吓跑了猎人,斑点又回到了妈妈的怀抱,与家人团聚。

      初看本书,觉得内容很弱,过于简单。因为封面上写着“西顿 原作”,所以我总认为,原著应该更有看头。

      在看《火焰》时,我并未看过原著。最近,终于购入西顿的《野马飞毛腿》,第一篇便是《春田狐》。
      《春田狐》讲述的是母狐狸维克森的故事,它和丈夫刀疤脸、四个孩子一起生活在森林里。孩子刚出生不久,需要食物。于是,维克森便去西顿的叔叔家偷鸡吃。但后来,刀疤脸被人打死,维克森的四个孩子死了三个,最小的一个被抓。维克森想尽一切办法营救自己的孩子,但最终发现,要救出孩子是不可能的。所以,它找来了有毒的食物,毒死了自己的孩子,并从此消失在这片森林。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基本上能死得都死了。刀疤脸被中枪的时候我心里“突突”了一下,然后就看到小狐狸被铁锹拍死、被猎狗咬死,最小的一个被抓——可还是被自己的妈妈毒死了。

      我们来对比一下《春田狐》与《火焰》不一样的地方——
      《火焰》,摘取了《春田狐》中的一小段内容。最主要的情节,即火焰跳上铁路,让猎狗被火车撞死的部分,在原著里并未正面描写,而是西顿自己的猜测。
      原著中一开始,狐狸一家是父母儿女双全:刀疤脸和维克森,加上四个孩子;而改编后,只有母狐狸和两个孩子。
      原著中,母狐狸维克森失去了丈夫,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从此消失在森林里;而改编后,狐狸妈妈火焰在森林中所有狐狸的帮助下,成功救出了自己的孩子。
      原著的故事,发生在北美,作为故事背景的猎人以及森林都很具有北美风格;而改编后,故事挪到了中国东北,很具有东北特色的木头房屋,以及穿着典型的东北猎户服装的大汉。
      原作中,关于人类对动物生存环境的侵犯,是通过狐狸一家的故事来展现的;改编后,作为图画书,朱成梁先生在画面上直接展现了出来:树木被砍伐。
      原作中,并未提及母狐狸是否是红色,根据原文描述,刀疤脸可以蜷缩成一团,伪装成石头,说不定作为公狐狸的刀疤脸,兴许是灰黑色的;改编后,狐狸妈妈成了火红色的狐狸,在稍显暗淡的故事里,很显眼。

      可以看到,最大的两个方面的改编:一是结局,从原来的悲伤结局改为了正面的结局;二是角度,从原来的人类的角度改为了狐狸的角度。


      西顿是伟大的动物小说家,他的小说,总有一种悲悯的情怀在里面。但也正是这种情怀,令西顿的故事充满了悲伤。
      在《中国儿童文学6人谈》里,对于童话作品的分类,曾看到过这样的说法。即格林式童话(民间童话)——安徒生童话(文学童话)——幻想小说。前两者的内容,主要表达对美的追求与赞颂,后者主要是对现实的批判。
      图画书与童话是不同的门类,但从童话的分类可以看出,“小说”与“童话”是不同的。而图画书,作为通常给年龄段更小的孩子看的书,与小说就更不同了。
      所以,要把小说改成图画书,势必要进行精简。这个精简,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故事角度上,各方面,都要改动。


      看完《春田狐》再来看《火焰》,才发现作为一本改编图画书,《火焰》有很多优点。朱成梁先生以一个积极正面的结局代替了原先悲伤无奈的结局,让小读者看到希望——我想,这也是朱成梁先生自己给自己的一个希望。
      从小到大,我们一直在学习“人类战胜大自然”。听故事,也多是听人类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了大自然,给人类创造了多大的福利。但由于地球环境的逐渐恶化,我们也开始反思,人类,究竟给大自然带来了多少破坏?我们在说“某某某徒手制猛虎”这类故事的时候,在说“哪哪哪又盖了一栋大楼”的时候,又给大自然的动物、土地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了多么糟糕的结果。
      《春田狐》里,狐狸最终没有战胜人类;《火焰》里,人类却被狐狸吓跑了。
       这是一个巨大的反差。
      前者是反映现实,而后者则不仅要告诉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更要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愿望。
      《火焰》的文字也是朱成梁先生自己重新撰写的,与原著完全不同。文字简单通俗,没有什么花哨的部分。不过,也正是这样,才符合儿童图画书的阅读方式。


      说到这里,该表达的基本表达完了,我来总结一下。把小说改编成儿童图画书,大致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 可以摘取原著中的一小部分为图画书的主要情节,综合原著中的其他小情节,整合成一个故事。
      ②. 为了拉近与中国孩子的距离,可把故事发生地改到中国来(当然,需要故事有可能发生在中国才行)。
      ③. 图画书毕竟是表达真善美,所以,更倾向于有一个积极正面的结局(这个不是绝对的)。
      ④. 图画书的文字要尽量简洁易懂,主要目的是把发生了什么事讲清楚,而不是原文照抄照搬。


      说到改编,其实你怎么改都行。不过,根据读者对象,还是有一个标准的。小说改成儿童图画书,除了具备图画书的一些基本特征外,作者想表达的观点倾向,也要明确简洁。
      怎样用最简单的故事与画面,以及儿童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改编者的感受,这必得经过努力,才能做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