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17.06.28
(2017-07-30 17:22:02)| 分类: 股票研究 |
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17.06.28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其他(深交所联合深圳证监局在公司举办“践行中国梦·走近上市公司” 投资者开放日活动)
参与单位名称及人员姓名
1、通过广发证券、万联证券、安信证券、东吴证券、申万宏源、红塔证券、中投证券、华福证券、东莞证券、财达证券、上海证券、太平洋证券、国信证券、西南证券、国金证券、世纪证券、华西证券等报名的80余名投资者;
2、证券时报、深交所信息公司全景网、第一财经电视、第一财经广播等8人;
3、深圳证监局、深交所相关领导。
时间
2017年6月28日下午14:30
地点
公司会议室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姓名
董事长、总经理:武永强
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文朝晖
战略总监:刘天喜
证券事务代表:陈地剑
证券事务助理:杨桥桥
公司其他工作人员。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一、签署《调研来访承诺书》;
二、深圳证监局领导致辞;
三、深交所领导致辞;
四、公司情况介绍;
1.拓邦公司发展历程和高速优质增长
公司成立于1996年,今年是上市10周年,是一家专业从事智能控制器研发、为智能社会智能化提供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在行业高速增长通道中加速成长。
2.行业发展机遇和拓邦核心竞争力
智能控制器行业三大机遇:专业化分工增量、产品升级增值、智能物联新时代;立体化的核心竞争力:体系壁垒、技术壁垒、客户壁垒。
3.拓邦三大发展战略和投资布局
平台化强企增强核心竞争力,差异化发展推动高速优质增长,智能+升级共建开放生态;内生外延共同发展。
五、回答调研提问,主要问答简述如下:
提问1:武总增持原因?
回复:最主要的原因是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公司从几年前已开始布局,进入新一轮上升通道,智能化社会发展的需求,加速行业的发展。
提问2:行业竞争格局,市场占有率,竞争对手比较有竞争力的?
回复:A股同行业发展控制器业务的上市公司有5家,我们属于行业规模最大的。国际上有欧美的代傲、施耐德(原英维斯)、EGO等专业控制器公司,是随着整机厂商发展起来的老牌控制器公司,具有很深的技术积累及竞争力、占据一定的行业领导地位,也是我们想成为的全球一流的智能控制器服务商的目标之一;
行业内A股上市公司收入总规模不到100亿,全球总体千亿至万亿级市场,总占比不大,已有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欧美老牌公司,我们需要通过技术创新等方式来分享此部分市场;还有一部分是一线品牌厂商份额的外放、EMS份额的合作;
通过提高技术含量、提升产品附加值,面对万亿级的市场,我们有很大的市场挖掘空间。
提问3:物联网是否必须通过控制器才能实现,数据是家电厂商拿到,还是我们拿到?
回复:简单的物联不一定需要控制器,如RFID,如果是大型的设备、家电必须以控制器为入口,为本地化大脑执行服务,我们是某些物联领域的入口,并不是所有物联的入口。
数据类似于“石油”,目前还没有说要卖数据,我们对数据的定位是通过数据的积累使机器更加智能化。
提问4:上市10年,市值70个亿左右,A股中小企业估值在下跌,我们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哪里?2014年-2016年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比较低,后续通过什么方式提高?
回复:行业内的上市公司可能会越来越多,行业并不存在不可跨越的门槛,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我们的平台化建设及同时面对多个客户的能力。技术虽然可以暂时的领先,并不会一直的领先,比如电磁炉技术我们是国内第一家,在国内基本领先10年,至今已非常成熟。我们在研发的大力投入可以使我们在某些技术方面可以做到至少领先半步,同时发挥公司平台化的优势;
ROE近几年下降是由于14年、15年展开了两次非公开发行,总体财务杠杆有所下降,及公司投入新建的重庆意园、惠州工业园等固定资产导致资产周转率下降等因素共同所致。后续随着投入项目开始产生效益,ROE有提升的空间。
提问5:国外收入占比超过一半,在国外市场的收入、利润情况?
回复:随着智能控制行业逐渐向中国聚集,国内外技术差距越拉越近,类似中兴,华为走向世界,由于国内供应链、工程师等各方面优势,国外客户更愿意选择相比欧美厂商具有成本优势的国产控制器产品。
提问6:2016年研发费用1.37亿,增长50%;客户结构是纺锤形,近几年,会有某几家成为过亿的情况?参股公司情况:合信达、研控业绩预计,德方纳米排名,大咖光电的工业内窥镜介绍?
回复:研发费用的投入增加,是根据当年研发方案体量预计未来几年业绩进行投入,作为技术型公司,非常看重研发投入,研发的投入能直接推动未来的发展;
公司每年对事业部都有具体客户指标,比如超过千万客户有指标目标,今年预计千万级客户会超过40个,纺锤形客户结构有一定的弹性优势,同客户共同成长;
合信达增长受益于其自身积累的技术及客户资源,煤改气也有积极推动作用,研控一季度同比增加,后面的具体数据公司公告会披露;德方纳米是我们的参股公司,目前创业板IPO排名在一百多名。
提问7:研发会不会被动,主要靠客户来推动?
回复:公司业务形态有三种,引导客户用我们的方案属于JDM,目前占比不大;ODM模式是客户提出需求,我们通过研发设计到生产交付;OEM则是客户已有设计方案,由公司生产交付。公司的发展战略是做精OEM,做强ODM。公司也会努力做一些发明创造和客户以JDM模式开发新产品。
提问8:控制器有多个细分市场,产品线是否相互适用?
回复:所有的控制器最终的表现形式是一样的,都是嵌入式系统,虽然研发平台会不同,到最后的生产过程是相似的,生产线可以公用,不同的产品可以在同一产品线生产,产能暂时性紧张,但产品小批量,多品种不适合外发,公司有丰富的产线建设经验,会尽快扩充产能,产能不会成为公司发展的瓶颈。
提问9:和美的合作,专业化分工外放的进展,锂电池未来布局?
回复:单一客户占比过高会有一定的经营风险,通过优化客户结构,使这种风险越来越低;跟美的现在开始逐渐合作,作为整机厂商,要面对各种外来竞争压力,控制器外发给没有竞争关系的专业厂商来做,更省时省力。
新能源车用锂动力电池竞争力不如比亚迪,ATL等公司,战略调整到储能及与控制器协同,将已有产能充分利用,通过提升自动化程度、改进生产工艺,在不降低产品性能的基础上,降低锂电池单位成本。这块业务和我们培育多年的高效电机一起成为智能控制器核心业务的两个翅膀,形成一体两翼的业务形态,在业务上的协同效应及一体化战略已经得到很好的实施和落地,而且可以相应的提高行业壁垒,增强客户粘性。
六、参观公司
随后公司领导及公司工作人员陪同来访嘉宾参观了公司展厅、智能家居体验馆、实验室和生产车间。
附件清单(如有)
无
日期
2017年6月28日
□特定对象调研
□媒体采访
□新闻发布会
□现场参观
√其他(深交所联合深圳证监局在公司举办“践行中国梦·走近上市公司” 投资者开放日活动)
参与单位名称及人员姓名
1、通过广发证券、万联证券、安信证券、东吴证券、申万宏源、红塔证券、中投证券、华福证券、东莞证券、财达证券、上海证券、太平洋证券、国信证券、西南证券、国金证券、世纪证券、华西证券等报名的80余名投资者;
2、证券时报、深交所信息公司全景网、第一财经电视、第一财经广播等8人;
3、深圳证监局、深交所相关领导。
时间
2017年6月28日下午14:30
地点
公司会议室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姓名
董事长、总经理:武永强
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文朝晖
战略总监:刘天喜
证券事务代表:陈地剑
证券事务助理:杨桥桥
公司其他工作人员。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一、签署《调研来访承诺书》;
二、深圳证监局领导致辞;
三、深交所领导致辞;
四、公司情况介绍;
1.拓邦公司发展历程和高速优质增长
公司成立于1996年,今年是上市10周年,是一家专业从事智能控制器研发、为智能社会智能化提供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在行业高速增长通道中加速成长。
2.行业发展机遇和拓邦核心竞争力
智能控制器行业三大机遇:专业化分工增量、产品升级增值、智能物联新时代;立体化的核心竞争力:体系壁垒、技术壁垒、客户壁垒。
3.拓邦三大发展战略和投资布局
平台化强企增强核心竞争力,差异化发展推动高速优质增长,智能+升级共建开放生态;内生外延共同发展。
五、回答调研提问,主要问答简述如下:
提问1:武总增持原因?
回复:最主要的原因是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公司从几年前已开始布局,进入新一轮上升通道,智能化社会发展的需求,加速行业的发展。
提问2:行业竞争格局,市场占有率,竞争对手比较有竞争力的?
回复:A股同行业发展控制器业务的上市公司有5家,我们属于行业规模最大的。国际上有欧美的代傲、施耐德(原英维斯)、EGO等专业控制器公司,是随着整机厂商发展起来的老牌控制器公司,具有很深的技术积累及竞争力、占据一定的行业领导地位,也是我们想成为的全球一流的智能控制器服务商的目标之一;
行业内A股上市公司收入总规模不到100亿,全球总体千亿至万亿级市场,总占比不大,已有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欧美老牌公司,我们需要通过技术创新等方式来分享此部分市场;还有一部分是一线品牌厂商份额的外放、EMS份额的合作;
通过提高技术含量、提升产品附加值,面对万亿级的市场,我们有很大的市场挖掘空间。
提问3:物联网是否必须通过控制器才能实现,数据是家电厂商拿到,还是我们拿到?
回复:简单的物联不一定需要控制器,如RFID,如果是大型的设备、家电必须以控制器为入口,为本地化大脑执行服务,我们是某些物联领域的入口,并不是所有物联的入口。
数据类似于“石油”,目前还没有说要卖数据,我们对数据的定位是通过数据的积累使机器更加智能化。
提问4:上市10年,市值70个亿左右,A股中小企业估值在下跌,我们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哪里?2014年-2016年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比较低,后续通过什么方式提高?
回复:行业内的上市公司可能会越来越多,行业并不存在不可跨越的门槛,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我们的平台化建设及同时面对多个客户的能力。技术虽然可以暂时的领先,并不会一直的领先,比如电磁炉技术我们是国内第一家,在国内基本领先10年,至今已非常成熟。我们在研发的大力投入可以使我们在某些技术方面可以做到至少领先半步,同时发挥公司平台化的优势;
ROE近几年下降是由于14年、15年展开了两次非公开发行,总体财务杠杆有所下降,及公司投入新建的重庆意园、惠州工业园等固定资产导致资产周转率下降等因素共同所致。后续随着投入项目开始产生效益,ROE有提升的空间。
提问5:国外收入占比超过一半,在国外市场的收入、利润情况?
回复:随着智能控制行业逐渐向中国聚集,国内外技术差距越拉越近,类似中兴,华为走向世界,由于国内供应链、工程师等各方面优势,国外客户更愿意选择相比欧美厂商具有成本优势的国产控制器产品。
提问6:2016年研发费用1.37亿,增长50%;客户结构是纺锤形,近几年,会有某几家成为过亿的情况?参股公司情况:合信达、研控业绩预计,德方纳米排名,大咖光电的工业内窥镜介绍?
回复:研发费用的投入增加,是根据当年研发方案体量预计未来几年业绩进行投入,作为技术型公司,非常看重研发投入,研发的投入能直接推动未来的发展;
公司每年对事业部都有具体客户指标,比如超过千万客户有指标目标,今年预计千万级客户会超过40个,纺锤形客户结构有一定的弹性优势,同客户共同成长;
合信达增长受益于其自身积累的技术及客户资源,煤改气也有积极推动作用,研控一季度同比增加,后面的具体数据公司公告会披露;德方纳米是我们的参股公司,目前创业板IPO排名在一百多名。
提问7:研发会不会被动,主要靠客户来推动?
回复:公司业务形态有三种,引导客户用我们的方案属于JDM,目前占比不大;ODM模式是客户提出需求,我们通过研发设计到生产交付;OEM则是客户已有设计方案,由公司生产交付。公司的发展战略是做精OEM,做强ODM。公司也会努力做一些发明创造和客户以JDM模式开发新产品。
提问8:控制器有多个细分市场,产品线是否相互适用?
回复:所有的控制器最终的表现形式是一样的,都是嵌入式系统,虽然研发平台会不同,到最后的生产过程是相似的,生产线可以公用,不同的产品可以在同一产品线生产,产能暂时性紧张,但产品小批量,多品种不适合外发,公司有丰富的产线建设经验,会尽快扩充产能,产能不会成为公司发展的瓶颈。
提问9:和美的合作,专业化分工外放的进展,锂电池未来布局?
回复:单一客户占比过高会有一定的经营风险,通过优化客户结构,使这种风险越来越低;跟美的现在开始逐渐合作,作为整机厂商,要面对各种外来竞争压力,控制器外发给没有竞争关系的专业厂商来做,更省时省力。
新能源车用锂动力电池竞争力不如比亚迪,ATL等公司,战略调整到储能及与控制器协同,将已有产能充分利用,通过提升自动化程度、改进生产工艺,在不降低产品性能的基础上,降低锂电池单位成本。这块业务和我们培育多年的高效电机一起成为智能控制器核心业务的两个翅膀,形成一体两翼的业务形态,在业务上的协同效应及一体化战略已经得到很好的实施和落地,而且可以相应的提高行业壁垒,增强客户粘性。
六、参观公司
随后公司领导及公司工作人员陪同来访嘉宾参观了公司展厅、智能家居体验馆、实验室和生产车间。
附件清单(如有)
无
日期
2017年6月28日
前一篇:有色行业个股简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