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对峙,伊水悠悠,绝壁龛窟几多留;聚万佛,遗残颜,唐风魏骨越千年!

▲龙门,距离洛阳约12公里,两山对峙,伊水中流,古称“伊阙”
洛阳伊水河畔,虽艳阳高照却清风习习,时值初秋,酷暑已退,微风拂过只觉清凉惬意。此处距洛阳约12公里,两山对峙,伊水中流,古称“伊阙”,隋炀帝迁都洛阳改称“龙门”。这里山清水秀环境清幽,更有北魏直到北宋历经四百余年所雕刻的近十万座佛像,人文、风俗、佛家故事和书法碑刻一应俱有,堪称时刻宝库、艺术瑰宝!
▲伊水之畔,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而两朝的造像则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时代风格。北魏时期崇尚清秀瘦美,佛雕造像追求的也是秀骨清像式的艺术风格:面部瘦长、双肩消瘦、胸部平直、坚韧质朴,如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等雕刻造像极具代表。而唐代以胖为美,所以唐代的佛像脸部浑圆、双肩宽厚、胸部隆起、刀法圆润自然流畅,达到了佛雕艺术的顶峰!
▲潜溪寺
▲万佛洞
▲莲花洞
▲网红“剪刀手佛像”
沿伊水前行,一路看过造型不一、各具特色的佛像,清风徐徐,水波不兴,不知不觉到了奉先寺,巍峨高大的卢舍那大佛像赫然出现在眼前。作为龙门石窟的标志,卢舍那大佛规模宏伟、气势磅礴,雍容大度、气宇非凡,周围环绕着弟子迦叶、阿难,表情矜持、雍容华贵的菩萨,英武雄健的天王,咄咄逼人的力士。群雕以其宏大的规模、精湛的雕刻高踞于中国时刻艺术的巅峰,实乃中国时刻艺术的典范!
▲卢舍那像龛群雕,菩萨
▲卢舍那像龛群雕,菩萨和阿难
▲卢舍那像龛群雕,菩萨、天王和力士
卢舍那大佛丰满圆润,睿智而慈祥,据说乃是一代女皇武则天为自己歌功颂德仿照自己面容所造。面对着群山和滔滔伊水,她静静地端坐着,眉梢嘴角含着浅笑,头微低,俯视的目光同朝拜者的目光交汇,显得圆融和谐,安详自在,令人敬而不惧。有人说卢舍那佛像是“东方维纳斯、东方雅典娜”,包含着巨大的艺术魅力,她和她所代表的龙门石窟充分展示出魏、唐时期能工巧匠们用巧夺天工的技艺为后人留下的伟大的文化遗产!
▲卢舍那大佛丰满圆润,睿智而慈祥
▲卢舍那大佛眉梢嘴角含着浅笑,头微低,俯视的目光同朝拜者的目光交汇,令人敬而不惧
▲礼佛
▲卢舍那大佛为释迦牟尼的报身佛,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