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仲子
(2011-10-23 11:42:26)
标签:
孟子 |
分类: 王力《古代汉语》(一) |
陈仲子(滕文公下)
原文:
匡章曰:“陈仲子岂不诚廉士哉!居於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井上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将食之,三咽,然后耳有闻,目有见。”
孟子曰:“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虽然,仲子恶能廉!充仲子之操,则蚓而后可者也。夫蚓,上食槁壤,下饮黄泉。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亦盗跖之所筑与?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抑亦盗跖之所树与?是未可知也。”
曰:“是何伤哉?彼身织屦,妻辟纑,以易之也。”
曰:“仲子,齐之世家也。兄戴,盖禄万钟。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而不食也,以兄之室为不义之室而不居也,辟兄离母,处于於陵。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己频顣曰:‘恶用是鶃鶃者为哉!’他日,其母杀是鹅也,与之食之。其兄自外至,曰:‘是鶃鶃之肉也!’出而哇之。以母则不食,以妻则食之;以兄之室则弗居,以於陵则居之。是尚为能充其类也乎?若仲子者,蚓而后充其操者也。”
译文:
齐国人匡章说:“陈仲子真是一个廉洁之人啊!他住在於陵,三天不吃饭,耳朵听不见,眼睛也看不见。井台上有被金龟子的幼虫吃掉了一半儿的李子,他匍匐着爬去拿来吃掉,吞了三口,然后耳朵才听得见,眼睛才看得见。”
孟子说:“在齐国的士人之中,我认为陈仲子确实是巨擘。虽然如此,他哪里能算得上是廉洁呢?假如要一以贯之地体现陈仲子的操守,那只有变成蚯蚓才行。蚯蚓,吃地上的枯土,喝地下的泉水。陈仲子呢,他所住的房子,是像伯夷那样廉洁的人建的,还是像盗跖那样的强盗建的?他所吃的粮食,是像伯夷那样廉洁的人种的,还是像盗跖那样的强盗种的?这是不得而知的事情啊。”
匡章说:“这有何关系?他亲自编织草鞋,他的妻子漂治麻缕,用这些东西去交换他们需要的东西。”
孟子说:“陈仲子,来自齐国的世家。他的兄长陈戴,在盖邑的俸禄有几万石。他认为他的兄长的俸禄是不义之财而不肯吃,认为他的兄长的房子是不义之室而不肯住,他离开了兄长和母亲,去住在於陵。有一天回家,看到有人赠送他的兄长活鹅,他就皱着眉头说:‘要这种呃呃叫的东西做什么!’过些天,他的母亲把鹅杀了,把肉给他吃。正好他的兄长从外边回来,就说:‘你吃的正是那种呃呃叫的东西的肉。’他赶紧出去吐掉了。他因为是母亲的食物就不吃,只吃妻子的;因为是兄长的房子就不住,只住於陵的。这算是能把自己的操守体现在一切行为中吗?如果要像陈仲子,那得变成蚯蚓才能体现他的操守吧。”
我思:
一.我早前看过一个故事,大概是讲某地居民喜食活驴肉,他们惯于把驴绑于某处生取其肉,驴肉尽而驴方死,手段极其残忍。这个故事使我从此拒食驴肉。后来有人赠我驴胶补血颗粒,不曾细想,常喝,不觉有异。及至@老鹤在云端
二.陈仲子反对骄奢淫逸,提倡廉洁自律,这我很赞同。可陈仲子后来隐居长白山,因为“不入污君之朝,不食乱世之食”的思想,竟要到活活饿死的地步,这又是何苦呢?当知生命可贵而光阴无价,如果学会变通,放下执拗,天地自然会开阔,也不至于饿死了。当然了,作为义薄云天的高洁之士,“不入污君之朝”也许是正确的选择,苟活于污浊之中对陈仲子来说,不如死去。但“不食乱世之食”该作何理解?难道人世间竟全无清白处不成?隐于於陵,不也像孟子说的要住他人盖的房子,吃他人种的粮食吗?这区别竟似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