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小学教师频频借调影响学校教学 教师借调该休矣

(2014-04-01 11:39:33)

中小学教师频频借调影响学校教学 教师借调该休矣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蒋夫尔   2014年04月01日 10:12:47 http://www.xinjiangnet.com.cn/images/2011content_zh.jpg教师借调该休矣" TITLE="中小学教师频频借调影响学校教学 教师借调该休矣" />
    核心提示:“昨天,我还在机关办公室加班加点赶材料,今天就接到通知,让我交接完手头工作回学校上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H县政府某机关办公室秘书黄云峰(化名)对记者说,“感觉有点儿突然,一年没摸教科书了,现在要回学校教书,还真有点儿陌生。”

  能说会写的中小学教师,频频成为基层机关单位借调的对象,在不少地方,“借调”教师现象较普遍,在有的地方甚至超过教职工总数的10%。这种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校教学的正常秩序。  

  新疆网讯 “昨天,我还在机关办公室加班加点赶材料,今天就接到通知,让我交接完手头工作回学校上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H县政府某机关办公室秘书黄云峰(化名)对记者说,“感觉有点儿突然,一年没摸教科书了,现在要回学校教书,还真有点儿陌生。” 

  黄云峰的正式身份是一名中学教师,一年前被借调到H县政府某机关办公室做秘书、写材料。如今,得益于新疆全面清理在机关借调的中小学教师政策,他将和数千名被借调到机关工作的教师一样,重回阔别多日的讲台。 

  能说会写的教师,频频成为被借调对象 

  平常喜欢写点文章的黄云峰,文笔不错,在学校被称为“笔杆子”。一年前,当地县政府某机关缺写材料的工作人员时,他被借调了过去。“人事关系和工资待遇都留在学校,但工作却在机关,被借去干活儿。” 

  H县政府某机关办公室王主任这样评价黄云峰:能说会写,上手快、出材料快,能吃苦,深得领导喜欢。王主任告诉记者,如果不是这次清理决定,他很想留黄云峰再在机关工作两年。H县所处边远贫困地区,人才缺乏,会写材料的人更缺乏,当初借调黄云峰,也是“迫不得已”。 

  H县的情况并非个案。记者了解到,在新疆很多地区,能说会写的中小学教师,往往成为政府机关“借调”的对象,在部分地区,“借调”教师甚至超过教职工总数的10%。 

  位于南疆的和田地区,既是少数民族地区,又是边远贫困地区,共有教职工2.7万名。然而,当地教育部门负责人表示,被借调的在编不在岗的教师就有2998人,比例超过当地教职工总数的10%。 

  说到教师被借调,黄云峰所在学校的周校长的说法与王主任的说法出奇一致:“迫不得已。”周校长对记者说,“上级有要求,学校只能服从。本来学校教师就紧张,面对上级机关的借调要求,想拒绝也难以说出口。” 

  黄云峰被借走后,语文教师就少了一名。周校长只得聘用一名教师担任语文课教师。聘用教师的工资得由学校发放,这无形中增加了学校负担。 

  除了被借调到机关单位工作的教师外,还有的借调现象发生在学校之间,即边远地区的教师被借调到城市周边学校,或将农村教师借调到城市学校。借调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解决教师短缺问题,另一方面部分教师为了进城。记者了解到,这种借调现象所占比例较高。 

 

教师被借走,严重影响学校教学和管理 

  “教师被借调,肯定会影响教学。”周校长说,“一般情况下,借调的都是能干的教师,有的还是学校的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影响很大。” 

  洛浦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刘万钦告诉记者,因教师借调导致教师资源配置失衡,乡镇和县城教师分布不均衡。由于借调教师工资关系不在工作单位,导致教师队伍管理混乱,不能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此外,教师职称晋升也受到影响。据了解,近5年来,洛浦县教育系统共借调教师446人,其中,系统内部借调373人,乡级政府和其他单位借调共计73人。 

  采访中,很多地方教育部门或学校负责人都表示,边远贫困地区教师本身就短缺,整体素质也有待提高。教师频频被借调,对教育改革发展,无异于雪上加霜。 

  一位中学校长这样对记者说,“一个萝卜一个坑”,是边远地区教师岗位的形象写照。一旦一名教师被借调,那么,这门课就有可能无法开设了。 

  新疆社会学者朱峰表示,教师长期被借调,会扰乱正常教学管理秩序。机关单位如果缺人手,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补充人员,不能打教师的主意。 

  朱峰分析认为,一些机关之所以青睐借调教师,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教师素质高能力强,工作上手快,好用;二是机关领导出面打个电话,或者单位发个函就能把教师借来,好借;三是不用承担待遇问题,教师都有编制,拿财政工资,好省。 

  朱峰的观点也得到基层政府部门负责人的认同。一位机关办公室主任对记者说,如果走正常程序补充人员,需要时间很长,有的一年也未必能到位,而借调人员则相对“方便”。 

重拳限期清退,借调在编教师重回讲台 

  连日来,新疆各地都在清退被借调的在编中小学教师,借调教师都已陆陆续续回到学校,回归讲台。记者从和田地区教育局了解到,目前,该地区3000多名在编不在岗教师全部回到借调之前的学校。 

  洛浦县是全疆最早进行清理在编不在岗教师的县。洛浦县县委副书记、县长艾克拜尔·吐拉洪告诉记者,他上任不久即发现该问题严重影响教育教学,于是从2013年8月开始着手清理。洛浦县采取“一刀切”,凡是被借调的教师,都必须回到原学校。目前,被借调的教师全部清理完毕。 

  大量教师被借调的问题,也引起了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今年1月2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编办、教育厅、人社厅、财政厅等五部门联合向各地发出通知,要求清退各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借调的中小学、幼儿园在编教师,进一步加强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管理,稳定教师队伍。 

  新疆明确规定了清理任务完成的最后期限——今年3月31日前,需完成所有被借调的中小学在编教师的清退工作。同时,自治区要求,即日起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再擅自借调中小学、幼儿园在编教师。凡违反者,一经发现,将按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领导和经办人责任。为防止再出现类似现象,新疆决定建立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编制使用管理和专项检查制度。每年不定期进行督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有专家指出,新疆此举旨在进一步加强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管理,稳定教师队伍。这样的工作,教育部门和学校做不了,必须依靠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下决心进行清理。 

  截至发稿时,记者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喀什市、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等地的教育部门了解到,当地清理在编不在岗教师工作已完成。自治区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数据正在统计上报之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