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0772 读《柏拉图全集》-272 克里底亚篇-02
(2013-04-17 07:08:28)
标签:
《柏拉图全集》克里底亚篇大西岛亚特兰蒂斯波塞冬杂谈 |
分类: 读书 |
克里底亚先是介绍了自己理想中的古代的雅典社会,然后开始讲述与理想中的雅典同时代的大西国的盛况。
克里底亚说,就像我们前面说的那样,诸神用抽签的方式把整个大地划分为几个区域,有大有小,在各自的领地上建立自己的庙宇和祭坛。波塞冬(Ποσειδῶν,Poseidon)得到大西岛(Ἀτλαντίδα,Atlantis)这块领地,把他与一位凡间女子所生的儿子安置在大西岛的某个地区,我们现在就来描述这个地方。从岛的中部直到海边,有一片平原,据说是世上所有平原中最美丽的,土质也非常肥沃。
而距这片平原中心处大约五十斯塔达(σταδίους ὡς πεντήκοντα)的地方,矗起一座四面陡峻的高山,世上没有比它更高的山了。这里说的斯塔达(单数stadion,复数stadia)是希腊长度单位,意译为“希腊里”,一斯塔达约合 606.75英尺,约合185公尺。
山上住着一位原始的“地生人”按古希腊传说,有一种人是从土地中生出来的,称为“地生人”,其实就是当地的土著,名叫厄维诺(Εὐήνωρ,Evenor),还有他的妻子留基佩(Λευκίππῃ,Leucippe)。这对夫妇只有一个女儿,名叫克利托(Κλειτὼ,Cleito)。等她到了可以婚嫁的年龄时,她的父母都死了。波塞冬Ποσειδῶν,Poseidon)爱着这个姑娘,和她做了夫妻。为了使她居住的这座山不受外人侵袭,他切断了山下四周的土地,用大大小小的海和陆地一圈圈地围绕那座山,形成屏障。要是我们能称之为圈的话,从岛中央算起,他一共造了两道这样的陆地圈,三道这样的海洋圈,各圈之间距离相等,使人无法接近,因为当时还没有船舶,也没有航行。波塞冬亲自安排位于中心的岛屿,对神来说这是件轻而易举的事。他从地下引出两股清泉,一股是热的,一股是冷的,使那里的土地长出大量可供食用的各种植物。然后他生了五对孪生儿子,又把整个大西岛分为十块。他把包括孩子们的母亲的住处以及周边地区在内的那块土地赐给第一对孪生子中的头生子,这块土地是十块土地中最大最好的,并指定他的头生子做国王,统治他的弟弟。其他的儿子则封为亲王,每人管辖许多民众和大片国土。接着,他给他们起名字。那位当了国王的大儿子叫阿特拉斯,也就是大洋和整个大岛的名字;这个岛之所以被称作大西岛乃是因为古代的第一位国王是阿特拉斯(Ἄτλας,Atlas)。在希腊神话中,阿特拉斯是肩负天空的神,后来由于看了女怪墨杜萨的头,化成一座大山,就是非洲西北部的阿特拉斯山。大西洋(Atlantic Ocean)一名由阿特拉斯衍变而成。大西岛(Atlansis)这个名字原为阿特拉斯女儿的名字。他的孪生弟弟的那一份领地在这座岛接近“赫拉克勒斯之柱(Ἡρακλείων στηλῶν,he pillars of Heracles)”的一端,与现今称作伽狄拉(Gadira)的地区相对,伽狄拉即现今西班牙的海港卡迪斯。他弟弟的名字在希腊文中叫做欧美卢斯(Εὔμηλον,Eumelus),但用他自己国家的语言来说是伽狄鲁斯(Γάδειρον,Gadeirus),他的名字无疑也是这个地区名字的起源。
第二对孪生子,一个叫安斐瑞斯(Ἀμφήρη,Ampheres),另一个叫厄维蒙(Εὐαίμονα,Evaemon);第三对孪生子,大的叫涅塞乌斯(Μνησέα,Mneseus),小的叫奥托克松(Αὐτόχθονα·,Autochthon);第四对孪生子,大的叫厄拉西普(Ἐλάσιππον,Elasippus),小的叫麦斯托(Μήστορα,Mestor);第五对孪生子,大的叫阿札厄斯(Ἀζάης,Azaes),小的叫狄亚瑞佩(Διαπρέπης,Diaprepes)。这批兄弟和他们的后裔在岛上居住了许多个世代,统治着他们自己的领地以及大海上的其他许多岛屿,此外,还像我们已经说过的那样,他们作为宗主国,还统辖着海峡这一边的民众,远达埃及和第勒尼安(Αἰγύπτου καὶ Τυρρηνίας,Egypt and Tyrrhenia)。
阿特拉斯后来生了许多儿子,都很杰出,国王的王位传了许多代,都由长子世袭。他们拥有巨大的财富,凡是城市或其他任何地方所需要的资源,他们应有尽有。尽管这个大帝国有许多附属国的进贡,但它自身的供给主要来自这个岛本身。岛上有各种矿藏,岛上的森林盛产各种木材,供木匠们制造家具和修建房屋,也能保育大量的野生动物和家畜,甚至还出产许多大象。除此之外,这里还出产现今世界上仍可见到的各种香料,无论用的是草根或草茎,还是从花果中提取汁液,都炼制得很精美。
这个神圣的岛屿盛产一切,品质优良而又多产,而当时这个岛屿还在阳光普照之下。所以,国王们使用这些大地的馈赠来建造和美化他们的神庙、王宫、港口和码头,整个布局大体如下。
他们首先在环绕他们祖居的那几圈海沟上架设桥梁,修建一条出入王宫的大道。他们的宫殿最初就建在他们的波塞冬神和祖先住处的外围,每位国王一继位就大兴土木,最后使王宫达到惊人的规模而又极为富丽堂皇。
他们从海边开挖一条运河直抵围绕王宫的内圈海沟,长五十斯塔达,宽三普勒戎,深一普勒戎。沿着这条像码头一样的运河从海上可以进入这条最里面的海沟,因为他们把这条运河开凿得非常宽,足以行驶最大的船舶。普勒戎(plethron)是希腊长度单位,一斯塔达等于六普勒戎,一斯塔达约合101英尺,31公尺。
此外,他们又在三道海沟中间的两圈陆地上开挖水道,挖在那些桥梁之间,使之足以通过一艘三层桨座的战船,又将水道覆盖,形成地下航路。中心岛即是王宫所在地,其直径为五斯塔达。他们用这些水陆圈和桥梁把中心岛团团围住,这些桥梁宽一普勒戎,全部用石头砌成,每座桥的两端都修建了塔楼和门。他们从整个中心岛和内外几个陆地圈的地下采掘石块,有些是黑色的,有些是白色的,有些是红色的;在采掘石块的同时,他们修建了两个地下船坞,以天然岩石作顶棚。有些建筑物是单色的,有些则采用各种颜色的石块,组合在一起构成内在和谐而又色彩缤纷的装饰花样。他们把最外面的一道城墙抹上涂料,朝外的一面抹的是黄铜,朝内的一面抹的是熔化了的锡,而真正卫城的围墙则用山黄铜涂抹,像火一样闪闪发光。
卫城内的王宫布局如下:王宫中心建有奉祀克利托和波塞冬的神庙,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入,周围设有黄金围栏,这里原是十位国王和亲王的诞生地,也可说是这个种族各支派的发祥地。十大区域的民众每年按季节运送时鲜果品到这里,祭献给各位国王和亲王。波塞冬自己另有一座神庙,长一斯塔达,宽三普勒戎,高度与此相应,但外观上带有非希腊的风格。
他们使用两股泉水,一股是冷的,另一股是热的,水量充沛,水质优良。泉眼四周盖了房屋,种了许多与水质相合的树木,还建有一些浴池。这些浴池有些是露天的,有些则在室内,以便冬天洗热水澡。浴池有好几种类别,分别供国王、普通公民、妇女使用,还有专供马匹和其他负重牲口用的,各种浴池都配有相应的设备。浴后的废水被导入波塞冬的丛林,那里有各种树木,由于土质肥沃,所以都长得异常高大和美丽,然后再通过一些桥边的沟渠将水排人外圈海沟。
如果经过三个最外面的港口,可以看到有一道城墙,从海边开始,与最大的海沟和海港的距离均为五十斯塔达,两端衔接在通人大海那条运河的出口上。在这道城墙以内,居民住宅鳞次栉比,港口和运河中船舶相拥,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贾云集,喧嚣熙攘的人群昼夜不绝。这个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据说是一片高原,它的海岸十分陡峭,但是城市周围却是一片平原,平原以外又被绵延到海边的高山环绕。这片内陆坐北朝南,北方来的冷空气对它没有影响。
当时环绕这片内陆的山脉,其数量、宏伟、美丽都是现今存在的任何山脉所无法比拟的。山间有无数富庶的村庄,又有众多河流、湖泊、草地,给各种野兽和家畜提供丰富的饲料和饮水,还出产不同种类的木材,充分满足各种类型制作的需要。
一方面是由于原始的地理构造,另一方面是由于历代国王的长期经营,这片平原上形成了完整的水道运河体系。每两条运河之间的距离为一百斯塔达。这些运河用于把木材从山里流放到城里来,还可在生产中利用舟楫之便。城市与城市之间也有一些渠道可供交通。这里每年实际上有两次收获。农夫在冬季靠天空降雨,夏季则靠水渠引水灌溉。
至于他们的人数可以这样计算,每块份地都有一名军事小头领进行管辖,面积约为一百平方斯塔达,份地的总数达六万。位于山区和国内其他部分的份地数量也是巨大的,全都按照规定划分为不同的地块,并按照自然区域或村落指定头领。
每位头领按规定都应当提供这样一些军备和士兵:六分之一辆战车(the sixth portion of a war-chariot)这里说六分之一辆战车,战车怎么可以是六分之一呢,看来应当说六分之一的兵力是战车,总计可有一万辆战车、每一辆战车有两匹马及两名驭手、两匹不带战车的马、一名持轻盾的战斗兵、一名能骑马的驭手;此外还有重装兵两名、射手和投手各两名、轻装掷石手和标枪手各三名;还要提供水手四名(总共配置一千二百艘战船)。以上就是王城的兵力部署,其他九大地区情况各不相同,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细说。
同时还有一个完备的行政系统与法律系统,十位国王和亲王在他们自己所管辖的地区和城市里对民众拥有绝对的统治权,他们可以制定大部分法律,还可以按他们的意愿处罚和处死任何人。但是这些国王和亲王之间的权力关系则由波塞冬规定,以法律条文的形式由最早的国王铭刻在位于中心岛的波塞冬神庙的一根山黄铜柱子上。他们每隔四年和五年在这座神庙里聚会,讨论他们的共同事务,查询各自有无违反法律的情况,并且做出判决。那里还有一些有关国王权力的专门法律,其中最主要的是:不许亲王们同室操戈;倘若有人企图在任何城邦推翻他们的王室,其他亲王就应当前往救援;他们应当像前辈们一样共同商议有关作战方略和其他事务;战争指挥权属于阿特拉斯国王。还有这样一条规定:若无十人之中半数以上的同意,国王无权处死任何一名亲王。
当时位于这个区域的国家是强大的,神赋予它神奇的力量,但是后来他们身上的神性由于经常搀合大量的凡俗成分而变淡变弱了,他们身上的人性开始占了上风,于是再也不能承载他们的幸运,他们的行为也失去了分寸。有清醒眼光的人明白,他们开始变得愚蠢,因为他们最珍贵的天赋中最美好的东西正在失去;但对看不清什么是真正幸福生活的人来说,当他们骄横跋扈、以权势凌人的时候,还以为自己是美好幸福的。
众神之神宙斯依据法律统治他的王国,他有慧眼能够识别这类事情,看到这个光荣的种族堕落到邪恶的境地。他想要对他们进行审判,借此使他们重返正道。于是他命令众神到他最荣耀的住处来开会,此处位于宇宙的中心,可以俯瞰一切有生灭的事物。众神到齐以后,他说……,他说了些什么呢,英文本中说:The rest of the Dialogue of Critias has been lost.此后的内容已经轶失了。据克里底亚说,他的故事很长,而现在只说了这一点点,看来轶失的应当是大部分。
这个大西国究竟是否存在,到现在还没有考古结果,有人说可能就是以克里特岛上的迈锡尼文明为蓝本的一个托古改制的理想国。去年有人说考古发现在中美洲的加勒比海中发现了一个古代文明遗址,可能就是大西岛,不过对此也尚未定论。
(说明:在本文中所大量抄录引用的柏拉图著作,中文均出自王晓朝先生翻译的《柏拉图全集》,抄录引用的英文则是从网络下载的由英国学者Benjamin Jowett译自原文的英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