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心中的灯
------------心灵成长的目标
外一章:又见“祥林嫂”
星期六的下午,有位听过我讲座的妈妈未经预约,按照名片上的地址直接找了来,坐下之后喋喋不休地讲了一个多小时:孩子不爱学习、撒谎、偷钱,打、骂、讲道理,软硬兼施什么办法对孩子都没有用;与老公常常冲突,紧张而无联结的关系、她的子宫肌瘤、自己自卑的心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带来的愤怒、没有朋友可以支持和倾诉、对未来的担心......看得出她很痛苦。她的话被我打断了几次,我问道:“你只是想找个人倾诉呢还是想解决问题?你想改变这种情况吗?真的想改变吗?”她回答说非常想改变,回答完这句话之后,一次次地,又回到她的故事中,继续讲她和她的儿子、家庭的故事。当我给她清楚地讲明她的孩子、生活、身体、关系,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她一直在用一些无效的、错误的方式和孩子、老公、同事沟通,用压抑的方式处理情绪,
要想改变就要停止使用无效的老方法,要改变就要读书并且参加家长课堂,每周抽出一个晚上来学习,要改变就要先于孩子成长。她的回答是要带孩子出去旅游,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时间坐下来读书,况且自己是中学毕业,水平太低了,跟有学问的人在一起,感到很有压力。最后离开的时候,她只说会考虑我的建议。
以这样的方式来咨询的家长不止她一个。有些妈妈、爸爸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找我咨询,在讲明问题的过程中,常常泣不成声,眼泪不停地流下来。他们知道的是什么样的成功也不能弥补孩子教育的失败。但是他们对自己想要什么其实并不清楚,对于改变痛苦的现状,更难以痛下决心,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踏上成长和先于孩子成长之路。常常地,他们只是在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反反复复地用各种故事说明:教育孩子是失败的,自己是愤怒的、悲伤的、迷茫的,对未来是没有信心的。一次咨询之后,这些家长就消失了,继续忍受着各种各样的痛苦,既没有出现在免费的读书会里也没有出现在收费的家长课堂里。
这就好像,我们的身体生病了,某个部位痛的很厉害,跑到医院里看医生,花了很长时间跟医生谈疼痛和痛苦,医生说:要吃药,要打针,要手术,要花钱,要花时间来治疗这个病。我们说好好好,然后拿着处方回家,把处方供在香案之上,每天绕案三周,念念有词,虔诚祈祷,就是不服药、不打针、不手术。是因为没有钱、没有时间吗?大概不是!现在大家都不差钱,差的是观念和心胸。
自助者,人恒助之,自助者天助之。对于这个妈妈,这样的家长,作为亲子教育方向的心理咨询师,我能帮助她,也很想帮助她。只是,她并不伸出手来接受帮助。即使孔子再来,也只能忍心“见死不救”。
没有人能给我们帮助,除非我们自己要求!没有人能改变我们,除非我们自己要改变!
心灵成长的目标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是活着的,但是我们总想要更有活力,更加幸福和平静,因为,我们一直没有活出应有的、我们想要的活力、幸福和平静:这就是我们的状态。有些日子我们是那么有活力,感觉快乐、幸福、满足,也有些日子我们感觉自己已经滑入内心无情聚集的死亡地带。然而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装聋作哑,忽略了可以活得更充实的机会。最可怕的事情是我们活着,却从未意识到存在于我们身上的巨大潜力,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人,或是可以成为什么人。如此众多“我”辈,尚未开发、认识自己,未尝到狂喜和平静的滋味,未充分实现自己,就已衰老,死去,这不是最大的悲哀吗?!
这种状态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年龄、学历、经验、金钱不够,而是我们内在没有成长,心灵异常匮乏,潜能被阻碍和忽略,爱被掐断和阻塞。
当我们走在心灵成长的路上,读书学习、参加训练、扩展转化信念和心胸,经过一段时间,如何衡量我们进步与否呢?
心灵成长的目标在于提升觉察的能力,经由觉察,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选择、肩负更多的责任、增长更多智慧。觉察包括:了解环境,了解自己、接纳自己,能与别人会心接触。觉察能力的提升与丰富化,本身就是疗愈和成长。当我们时时事事带着觉察,我们就能体验到更多,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重要的未完成事件开始会浮现出来,我们就可以活在当下,整合资源并有力量加以处理,得到足以修正自我的知识,从而学习到对自己的的情感、思维和行为负责。没有觉察的能力,我们就会被限制性信念束缚、被负面情绪控制,被角色异化,没有工具进行人格转变,没有力量承担责任,没有方法对孩子起到身教的榜样作用,活在痛苦和时间里,活在没有活力的疲倦、无力状态里。
心灵成长的目的和目标绝不是“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而且哪里也不会有这样一位老师,可以保证我们成长之后再也不会遭遇失败、疾病、破产、意外。成长,只会让我们更有觉察力,更能做自己,更有智慧,更能整合资源、发掘力量,更能及时演出最好的父母,更能活在当下。
当我们持续处于发现自己与再改造自己的历程中,我们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认同感并非是静态的,在我们面对新的挑战时,就能发现自己的存在(人格)有新的面貌。经过持续的成长,我们能够:
1、觉察能力愈来愈强,对自己的觉察愈来愈多。
2、逐渐承担起自己经验的责任(相对于过去要别人为自己的情绪、思想及行为负责)。
3、学习技巧与领悟正确的价值观,使它们既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又不会侵犯到别人的权利。
4、更能觉察到自己所有的知觉。
5、接纳能力愈来愈强,不但有能力去负起本身行为的责任,更能接纳自己和他人行为的结果。
6、从寻求外在环境的支持,转变成寻求内在的支持。
7、渐能向别人要求帮助和支持,同时也能给与别人帮助和支持。
大部分人都只能发挥自己部分的潜能,我们的生活是定型的、陈腐的,我们一再地扮演相同的角色(限制性信念造成强迫性重复),而极少有能力、自由、选择和智慧再创造和丰富我们的存在(人格),更别提去充分利用此时此刻(当下)的各种可能性。因此,如果我们能够发现自己是如何地在阻碍自己并阻碍我们的孩子发挥更多的潜能,那么我们就可以学习到许多方法来使我们的生活更充实。而使我们和孩子的潜能更多发挥出来的基础在于,我们要使生活中的每一刻都充满朝气蓬勃的态度。换而言之,心灵成长的主要目标,就是使我们和我们的孩子生活得更充实。
延展阅读:《亲子关系的三重门》、《生命中的三重门》、《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小孩?------父母学校入门》
、《点亮心中的灯 二》
地址:http://105683779.qzone.qq.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