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烧出曜变天目油滴盏

标签:
文化 |
1、油滴盏有个明显的特征,即油滴,所谓的油滴是什么东西,是瓷土里面含的铁质,而且含铁量非常高。油滴盏上的大大小小的白色点子都是铁质渗出造成的。这种铁质渗出不是年代久远的问题,而是烧制过程中发生的,也就是一烧出来就有的。
http://s15/mw690/001Nij7Igy6PiQwlUKO0e&690
http://s4/mw690/001Nij7Igy6PiQxvZdNe3&690
这些渗出点呈片状,刚烧制好的颜色接近黑色,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银白色,然后再向铁红色转化。这就是为什么在我的盏上不同的光线下可以看到银白色向铁红色转移的原因。
2、油滴盏和钧窑有类似之处,即有大量气泡,气泡大、小结合,在烧制过程中部分会破裂,釉厚的地方也会破裂。
http://s9/mw690/001Nij7Igy6PiRwVG0E68&690
http://s1/mw690/001Nij7Igy6PiRAPwXK00&690
3、曜变是在火温过高、通风较差的情况下发生的,理由有两个,一个是曜变大部发生在盏内侧,在同样的窑火中,盏内的通风肯定差,温度也高。第二个温度不高气泡不会爆裂。一般说来古代烧窑温度上去比较难,因此生烧现象时有发生,汝窑就有生烧现象。而建窑器的胎土质含铁量高,没有一定的温度更不行,所以有时会产生窑温过高。而窑工本身是不喜欢窑温过高的,一方面浪费柴火,一方面罐形器、瓶形器在过高的温度下容易变形,所以有经验的窑工一定是控制窑温的高手。这虽然保证了大部分窑器的烧制成功,但也减少了出现窑变的几率。所以倘使想要产生窑变,只有一个办法,突然加高窑温。不信可以试试。
我这三个看法是通过实物观察得到的,并不是窑工的专业知识,“贡献”给各位仿伪者作参考,希望你们早日把曜变天目盏烧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