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天南地北之子
天南地北之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636
  • 关注人气:88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样烧出曜变天目油滴盏

(2015-01-19 15:42:11)
标签:

文化

      先说一个问题,昨天我说我的盏高7.1厘米,日本的是6.6厘米,相差0.5厘米,后来我再量一下,原来底足高0.5厘米,所以扣掉这个高度,我的盏和日本的完全一样,这是不是日本人耍的小阴谋?

      仿制天目盏这个问题网上有探讨的文字,认为因为是曜变,也就是窑变本是偶然产生,非人力所为,所以概率太低,我昨天也引用了这个说法。其实这个说法也对,也错。错在哪里,错在不知其成因,所以无从下手。不知其成因又是为什么?其原因实际上是古今中外有几个人能亲手把玩,仔细的近距离的观察和研究?在中国据说一块残片就可以卖到三十万,还非常罕见。至于在日本的那几个,据我了解,要去日本看到这几个曜变盏须得日本文部省批准,而且不能上手。这就是曜变天目盏无法仿制的最主要原因。实际上如果能上手,作为高手,比如建窑窑工或景德镇窑工中的高手不见得仿不出。我这件曜变天目油滴盏因为受到了侵蚀,所以看起来品相差了点,实际上却是非常好的一个样本,因为受到侵蚀后它的内在成分展露无遗,连烧制的秘密也暴露出来了,现在我就把它“暴露给大家”,即使是专门从事仿伪的朋友看到了我这篇文字也不要紧,因为如果曜变天目盏重新烧制成功,那对大众的欣赏非常有益,即使是普通的民众捧个天目盏喝喝茶又如何?赏心悦目!

1、油滴盏有个明显的特征,即油滴,所谓的油滴是什么东西,是瓷土里面含的铁质,而且含铁量非常高。油滴盏上的大大小小的白色点子都是铁质渗出造成的。这种铁质渗出不是年代久远的问题,而是烧制过程中发生的,也就是一烧出来就有的。

http://s15/mw690/001Nij7Igy6PiQwlUKO0e&690

http://s4/mw690/001Nij7Igy6PiQxvZdNe3&690

这些渗出点呈片状,刚烧制好的颜色接近黑色,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银白色,然后再向铁红色转化。这就是为什么在我的盏上不同的光线下可以看到银白色向铁红色转移的原因。

2、油滴盏和钧窑有类似之处,即有大量气泡,气泡大、小结合,在烧制过程中部分会破裂,釉厚的地方也会破裂。

http://s9/mw690/001Nij7Igy6PiRwVG0E68&690

http://s1/mw690/001Nij7Igy6PiRAPwXK00&690

3、曜变是在火温过高、通风较差的情况下发生的,理由有两个,一个是曜变大部发生在盏内侧,在同样的窑火中,盏内的通风肯定差,温度也高。第二个温度不高气泡不会爆裂。一般说来古代烧窑温度上去比较难,因此生烧现象时有发生,汝窑就有生烧现象。而建窑器的胎土质含铁量高,没有一定的温度更不行,所以有时会产生窑温过高。而窑工本身是不喜欢窑温过高的,一方面浪费柴火,一方面罐形器、瓶形器在过高的温度下容易变形,所以有经验的窑工一定是控制窑温的高手。这虽然保证了大部分窑器的烧制成功,但也减少了出现窑变的几率。所以倘使想要产生窑变,只有一个办法,突然加高窑温。不信可以试试。

我这三个看法是通过实物观察得到的,并不是窑工的专业知识,“贡献”给各位仿伪者作参考,希望你们早日把曜变天目盏烧出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